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诗心三境:知、觉、情的交融与超越,欢迎阅读。
尽管有人认为宋诗过于理性而唐诗则更注重感性,但真正优秀的诗作往往融合了理智、感官和情感。通过分析苏东坡、杜甫等诗人的作品,顾随先生强调了在普遍现象中寻找独特之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诗词中表达真挚的情感。
思考这些问题去阅读,更有收获:
·顾随先生提到诗要有知、觉、情,你认为这三者在诗词创作中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你能否举例说明,宋诗和唐诗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显著的不同?
·文中提到苏东坡的诗句 "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这两句诗是如何体现出知与觉的结合?
·顾随先生强调了在普遍中找出特别的重要性,这在诗词创作中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你认为,为什么我们现代人在创作诗词时往往缺乏那种回肠荡气的情感表达?
·杜甫的诗作如何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和情感深度?
·叶嘉莹先生在记录这些观点时,她是如何理解并传达顾随先生关于诗词创作的理念的?
诗要有:(一)知,(二)觉,(三)情。
有人以为宋诗说理,唐诗不说理,故宋不及唐。此语不然。如陶诗亦说理而好,是诗。南泉说禅 " 不属知,不属不知 "(《景德传灯录》卷八)。小孩子拿诗念,然写不出诗。可见不知不成,仅知亦不成。宋有诗学(知),而不见得有诗。花本身是诗,然无知写不出诗。人有知故能写花,然但有知不成,须有知且有觉。
知是理智的,觉是感官。如李义山: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咏史》)
二句但是知,故不能成为好诗。必须有感,始能成诗。如: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苏东坡《别子由兼别迟》)
虽不好而是诗。二句写自己环境及立身,出发点亦理智。又如: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东坡《赠刘景文》)
" 荷尽已无擎雨盖 " 与上所举 " 雨中荷叶终不湿 " 同义,比义山之 " 历览前贤 " 二句佳,在知外有觉。东坡本领即在 " 雨中荷叶终不湿 " 等句,有感觉。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二句,比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更似诗,盖前二句尚有知,而后二句只是觉。
可见只有知,不能成诗;能成诗,亦须有觉动之。但有觉倒能成好诗,如韩偓《香奁集》中 " 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 "(《幽窗》)二句,没意义,可是好。
理智是冷静的,感觉是纤细的,情是温馨或热烈的。
老杜 "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中有感觉;"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乐府《敕勒歌》)亦妙在感觉。觉的结果常易流于欣赏。欣赏原是置身物外,而又与物为缘。矛盾中得到调和即是欣赏,其根在觉。
"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无马,不是马,然就是马。而但注意纤细的感觉又常流人浮而不实,出而不人。老杜也能欣赏,然另有东西,长于人,短于出,然非不能出。如写无寐:
暗飞莹自照,水宿鸟相呼。
——(《倦夜》)
然老杜之与众不同,仍不在此而在情: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情如火燃烧、江澎湃,回肠荡气。而后人诗都不成,是否冷静的头腦及锐敏的感觉破坏了热烈的情?后人诗学、诗才都有,而往往没有诗情。普通把回肠荡气看成喊、豪气,而老杜不是豪气是真情。
老杜此首五律非无 " 知 ",因此乃其人生观。人只要有一口气在,便当努力去生活。对自己不要太骄(娇)纵,太骄(娇)纵必无成就。而老杜人生观甚严肃,此在中国诗人、思想家中皆不多见。
老杜此首五律亦非无感," 迥立向苍苍 ",形色、音色皆好。若感觉不锐敏,何能如此?长吉之 "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帝子歌》),此诗句有感而无情;" 露压烟啼千万枝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有姿态而无情。
情莫切于自己,然而一大诗人最能说别人,说别人即说自己,说自己即说别人。老杜写马即把马的情写出,写马亦即写自己。
惆怅东风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东坡《东栏梨花》)
有人以此为东坡好诗,其实此情感,诗人写得太多了,太成熟。东坡 "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 二句较此生硬。诗自然是成熟好,而与其那样成熟,反不如生硬。
要在普遍中找出特别。
——选自《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顾随 / 讲;叶嘉莹 / 笔记
延伸学习
>▲ 扫码报名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