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充电桩玩家也来干储能,「领充新能源」发力“光储充+”,欢迎阅读。
文 | 王方玉
编辑 | 苏建勋
万亿级的赛道才刚刚开启,当下储能市场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玩家们跨界入局,充电桩厂商也是其中一股势力。
在近期举办的 EESA 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上,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领充新能源 ")发布了 100 度电和 215 度电两款分布式储能产品,进一步发力工商业储能业务。这家充电桩起家的创业公司已经将储能列为了两大核心业务之一。
领充新能源的创始人袁庆民曾经担任新能源汽车充电龙头公司特来电副总裁、西安研发中心总经理,后离职于 2020 年 6 月创立领充新能源,成立之初便聚焦两大业务,一是新能源车相关的充换电、车载充电等,另一个则是储能及微电网业务。
" 储能和充电桩的上端都是电网,下端都是电池,技术是非常相似的。充电桩到最后的发展必然要融入到电力系统中,成为电网新型电力系统或微电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储能和微电网的应用。" 袁庆民在接受 36 碳采访时表示。
领充新能源在储能领網域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其前身曾与上市公司特锐德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从 2017 年开始即开始了对储能微电网的研究,因此也得以顺利踩中了近两年来工商业储能从 0 到 1 的爆发式增长。
今年是工商业储能的元年,国内目前已经有 20 多个省份的峰谷电价差已经超过了 7 毛钱,具备了经济性。但袁庆民认为,单纯的 " 削峰填谷 " 模式的工商业储能项目很容易变成内卷的价格竞争," 我们不希望把自己的主攻市场变成唯一只做削峰填谷的市场 "。
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效益已经十分明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领充新能源选择了 " 另辟蹊径 ",主攻微电网市场,并聚焦在 5 大细分场景,分别是低压台区综合治理、新能源配储、工商业储能配电、光储充一体化和风光储微电网。据袁庆民观察,这五大细分场景已经具备了明确的下游需求和较好的经济性。
以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为例,领充新能源曾示范过数十个项目,袁庆民发现从 2020 年起一体化项目逐渐有了经济效益,"2022 年的经济效益已经十分明显。" 一体化项目既能从电价差中套利,又能消纳新能源发电,还能支撑容量,收益来源更加多元化。
目前浙江省由于峰谷价差较高且每天可以 " 两充两放 ",成为了工商业储能的 " 第一省 "。袁庆民表示,单做削峰填谷的话,浙江的收益率是最高的,但如果是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上海市和其他省的收益率也是很高的。" 上海市的充电桩场景里上储能,已经是必然趋势了 "。
今年工商业储能增长十分迅猛,据高工产研(GGII)初步预计,2023 年国内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将达 8GWh,同比增长 300%。但袁庆民认为,对待储能市场不应该盲目乐观,储能市场仍不成熟,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很像是 2015 到 2018 年的新能源车。" 如果说充电桩市场已经处在第二阶段了,储能市场还处在第一阶段。"
" 按照国家规划,新型储能的成熟期是在 2025 年,成熟之后才能具备真正的商业模式。之前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示范阶段,都是大家的一种探索。" 袁庆民表示。
领充新能源的战略规划也遵循了这一重要判断。官网资料显示,在 2023 年到 2030 年间,领充新能源在储能业务上的规划是 " 在微电网产品技术应用、园区级综合能源管理发力,打造重点示范,面向全国推广深化 "。
领充新能源的创始团队成员来自于华为和艾默生。受两家公司重研发的文化影响,领充也同样以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可能在市场方面不如一些别的企业,但是我们的技术发展会比较稳健,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走到最后。" 袁庆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