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去买“固收+”?产品好卖,业绩抢眼,布局的基金公司越来越多,欢迎阅读。
财联社 9 月 14 日讯 ( 记者 黎旅嘉 ) 今年以来,在权益市场持续下探、风格嬗变背景下,投资者意识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最近一个月开始募集的偏债混基数量明显增多,而此类产品也是年内收益率较为突出的系列之一。此外,不少基金公司也同样发力 " 固收 +" 领網域,部分基金公司更是派出固收老将和绩优权益基金经理,以此提升竞争力。
9 月 13 日,招商基金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显示,旗下招商安和债券型基金在不到 20 天的募集期内,募集资金 12.14 亿元。据悉,在投资策略上,招商安和主要以高等级信用债筑底,同时适当参与权益投资,运用量化红利低波策略。
近年来,随着权益基金净值波动加大,以及公募基金量化投资的崛起,越来越多量化投资加持的 " 固收 +" 产品获得市场青睐。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当下行业对于 " 固收 +" 基金的重视。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3 日,3130 有业绩录入的 " 固收 +" 基金当中,有 2108 只年内收益为正数,占比达 67.35%。
数据来源:Wind
在当前市场波动相对较高的环境下," 稳中求进 " 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重要出发点。稳健的 " 固收 +" 策略基金的确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业内也普遍认为," 固收 +" 基金未来仍是蓝海市场。
" 固收 +" 产品迎集体发力
今年以来,在权益市场持续下探背景下,均衡已成为一些基金公司在布局产品和对外发布投研策略中最常见的一个词。在此基础下,近期不少基金公司也开始再度发力 " 固收 +" 领網域。
9 月 13 日,招商基金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显示,旗下招商安和债券型基金在不到 20 天的募集期内,募集资金 12.14 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在投资策略上,招商安和主要以高等级信用债筑底,同时适当参与权益投资,运用量化红利低波策略,围绕红利因子与低波因子构建模型,优选红利、低波特征股票,力争在债券收益基础上有效地增强组合整体收益,并将组合波动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据悉,该基金拟由负责固收投资的尹晓红和负责权益投资的邓童共同管理。在建仓思路上,拟任基金经理尹晓红、邓童表示,在固收部分建仓过程中,整体考虑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倾向于采取拉长久期和加大杠杆的方式来争取增强收益,同时进行少量的利率波段操作;在权益配置上,根据基于红利因子和低波因子的多因子量化模型进行个股筛选,结合市场情况逐步构建权益仓位。
事实上,具有量化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管理 " 固收 +" 产品的现象早已有之。不过,在权益投资的黄金时代," 固收 +" 的发展始终不温不火,量化投资对 " 固收 +" 的赋能作用也很难体现出来。近年来,随着权益基金净值波动加大,以及公募基金量化投资的崛起,越来越多量化投资加持的 " 固收 +" 产品获得市场青睐。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当下行业对于 " 固收 +" 基金的重视。
在市场波动相对较高环境下," 稳中求进 " 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重要出发点。" 固收 +" 基金,既注重了稳健性与流动性管理,又可适度分享股票市场机遇,成为不少投资者的 " 心头好 "。
上个月," 固收 +" 基金大爆发,市场中先后迎来多只爆款 " 固收 +"。8 月 30 日,华商基金发布合同生效公告显示,由知名基金经理厉骞担纲的 " 固收 +" 基金——华商利欣回报债券基金正式设立,首发募集 26.41 亿元。
除了华商利欣回报,8 月以来还有 3 只产品募集规模超 10 亿元,分别是华宝安元、永赢匠心增利,中欧汇利,其中前两者均超过了 26 亿元。
8 月 2 日,永赢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旗下二级债基永赢匠心增利募集期间各份额合计净认购金额达 26.75 亿元,成为 8 月首只爆款基金。
8 月 24 日,华宝基金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旗下 " 固收 +" 新发基金——华宝安元债券型基金在短短 20 余天的募集期内,募得资金 26.50 亿元。
此外,下半年以来,还有广发集轩、嘉实同舟、兴证全球招益、以及华安沣信募集规模超过 10 亿元,其中由广发知名基金经理张雪担纲投资的广发集轩尤为突出,募集规模达 67.47 亿元。
" 固收 +" 仍是蓝海
" 固收 +" 基金的优势并不在于高收益,而是在于其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和回撤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投资者参与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时面对收益不确定性的投资体验。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 固收 +" 产品适合风格较为稳健,不满足于纯债类产品收益率,希望在适当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
但 " 固收 +" 基金又往往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在牛市行情业绩不如权益类基金,震荡行情业绩波动较大,持有体验不佳。因而,对于大多数绩优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而言,管理一只 " 固收 +" 基金远不如管理一只主动权益基金有吸引力。
不过,随着市场表现持续低迷,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规模不断缩水,越来越多绩优基金经理开始尝试管理 " 固收 +" 基金。
例如,本周二,睿远基金发布了《关于睿远稳益增强 30 天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
图片来源:关于睿远稳益增强 30 天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
此前的 8 月 22 日,睿远基金曾连发两份公告,旗下睿远稳益增强 30 天持有发行,基金管理人和员工将认购 3000 万元,并承诺至少持有 1 年。
睿远基金表示,睿远稳益增强 30 天持有是睿远基金推出的第四只基金,也是首只二级债基金。根据发售公告,该基金对债券资产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 80%,股票及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的投资比例合计不超过基金资产的 20%,其中,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 50%。这意味着,该基金是一只可以投资 A 股和港股的 " 固收 +" 基金。睿远稳益增强 30 天持有拟任基金经理由侯振新担任,侯振新现任睿远基金固收研究部联席总经理、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基金经理。
凭借灵活的配置策略,公募基金 " 固收 +" 产品今年业绩表现稳健向好。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3 日,3130 有业绩录入的 " 固收 +" 基金中,有 2108 只年内收益为正数,占比达 67.35%。与此同时," 固收 +" 基金时隔一年在今年二季度再度迎来净申购。
业内普遍认为," 固收 +" 基金被认为是蓝海市场。去年一度经历大幅回撤,随着基金净值的修复,市场信心逐渐修复,基金公司也开始加强 " 固收 +" 的队伍建设,为 " 固收 +" 产品配置固收老将和绩优权益基金经理,以此提升竞争力。
睿远基金总经理饶刚曾在固收业务的发展规划上表示,需要会做减法,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介入货币类产品和纯债类产品的发行和运作,而将精力完全集中在大类资产配置和价值投资理念为指导下的偏债混合类及 " 固收 +" 产品的管理,固收业务的方向更聚焦,希望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