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订单高实销少,江淮钇为的声张造势能持续多久?,欢迎阅读。
今年 4 月,江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江淮钇为正式发布,这也是江汽集团在新能源时代的重要战略布局。江淮钇为的首款车型——钇为 3,试图从技术、配置,再到定位,打造符合时代电动化、智能化的全新产品。
据集团发布的 2023 上半年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江汽集团的营业收入约为 223.69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177.72 亿元增长了 25.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 1.55 亿元,与去年同期的 -7.11 亿元相比实现了 " 扭亏为盈 "。
江淮钇为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
虽然集团上半年取得不错的数据,实现了 " 扭亏为盈 ",但细看报告其实暴露出很多问题。报告显示,上半年江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145.8 亿元,同比增长 18.9%;净利润为 2.8 亿元,同比增长 122.6%。然而,综合收入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 . 府补助为 4.5 亿元。换言之,如果没有这些补贴的存在,江汽集团的净利润将会变为亏损,证明其盈利能力尚处在薄弱水平,难以应对政 . 府补贴退坡的压力。
今年 1-6 月份,江汽集团的乘用车销量为 10.5 万辆,同比下降 7.8%。其中,燃油车销量为 9.6 万辆,同比下降 9.7%;新能源车销量为 0.9 万辆,同比增长 14.5%。可以看出,江汽集团新能源车板块虽然有所增长,但所占比例还很低,且增速不及行业平均水平。面对巨变的市场环境,其转型速度仍然没跟上,未能形成以新能源产品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
从最新的市场销量来看,新能源品牌江淮钇为在现阶段还没能达到集团预期的效果。作为新品牌的首款车型,钇为 3 迎来上车市后的首个完整月份统计,其 7 月份销量为 2191 辆,加上首月销量的 1061 辆,累计总销量也仅为 3252 辆。
据此前江汽新能源总经理夏顺礼在发布会上宣称,自 5 月 20 日开启预售以来,钇为 3 收获订单已经突破 10000 辆。然而实际销量与预售订单量相去甚远,当中又存在着多少 " 声张造势 " 的成分?
客观而言,钇为 3 在外观、空间、续航等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作为一个全新品牌,还需要在市场中建立更好的认知度与口碑。同级竞品中,以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车型更具市场影响力与号召力,想要冲击它们现有的市场地位,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动小型车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用户认可,钇为 3 还需要拿出更大的诚意。
江汽集团如何绝地求生?
当前,江淮乘用车因转型滞后、缺少矩阵化的新能源产品布局,未能跟上新能源时代的发展步伐,加上原有的燃油车产品又存在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主力业务发展接连受阻。与此同时,政 . 府补贴的退坡、代工合作模式收入下降等问题也集中显现。江淮乘用车如何及时地出具应对措施?是品牌绝地求生的关键。
从集团到品牌发展层面,江汽集团势必加强技术层面的积累与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产品品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平台和产品线。通过口碑反哺品牌的持续发展。
此外,加快品牌战略转型顺势而为,完善新能源的产品布局;依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推出更符合市场及消费者期待的新产品;集中资源打造爆款车型,提升品牌影响力。渠道革新方面,除却传统销售渠道,深度探索线上新平台玩法,拓展销售渠道和用户触点,也有助于提高产品曝光度与销售转化率。
总结
江淮钇为作为江汽集团全新的新能源乘用车品牌,虽然有着良好的战略意图和资源基础,但在新品牌扎堆诞生的市场上,还没有崭露出众的一面与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想要不被市场所埋没,重蹈思皓品牌的旧路,极为考验品牌团队接下来的运营功底。
(图 / 文 网通社 廖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