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为什么《野孩子》成不了第二部《我的姐姐》?,欢迎阅读。
文 | 犀牛娱乐,作者|小福,编辑|朴芳
中秋档头号种子《野孩子》可能扛不动大盘了。
截至 9 月 15 日,这部已经来到上映第三天的现实题材影片累计票房还徘徊在几千万元。由于映后口碑平平又无高热话题诞生,尽管在宽松的档期环境下,该片仍然有望继续稳坐中秋档档期冠军,但目前来看也很难获得更超预期的成绩,决然没有复制导演殷若昕前一部作品《我的姐姐》的可能。
是观众错过了一部好片,还是《野孩子》真的不值得?
当现实题材 " 失去 " 现实
若人们带着《我的姐姐》的心理预期来看《野孩子》,还真别怪大家想得多。出自同一位导演,选题同样聚焦社会议题,又选中三天节假日档期上映,就连一大一小演员的主演配置都是那么相似。
但事实证明,《野孩子》成不了第二部《我的姐姐》。
内容上,相较于《我的姐姐》中广泛触及的扶弟魔、重男轻女、二胎等多个社会热点议题,《野孩子》着重聚焦于当下社会 " 事实孤儿 " 单一话题。
影片原型出自于《今日说法》里的 " 流浪兄弟 " 真人真事,主要讲述了 21 岁的流浪青年马亮与无人照看的 8 岁小男孩轩轩相依为命,以捡拾废品、偷盗销赃为生的故事。
依托于真实事件背书,《野孩子》原本有着本土版《小偷家族》的 " 形 ",天然具备情绪张力的原型事件,稍加戏剧改编便不难点燃观众情绪。
但由于各种原因影响,这部影片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是低于很多观众预期的。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殷若昕似乎希望能够通过更接近于日常的叙事来渲染情绪氛围,不放大悲惨、不烘托愤怒,有意规避了前作《我的姐姐》中对情绪的无限直给。
事实证明,这并不利于《野孩子》走的更远。
仅从选题角度出发,《野孩子》并不是像《我的姐姐》或是《年会不能停!》那样相对普适、能够引发观众广泛共鸣的选题。故事小众,人物边缘,聚焦的社会话题距离很多观众生活很远,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能够调动观众情绪的其实更多来源于角色塑造与情绪表达。
而四平八稳的叙事方式导致了影片情绪浓度稀薄——这恰恰是决定绝大部分普通观众观影体验的关键。没有情绪共鸣就没有话题度,没有话题度就没有热度,这不但会影响影片的市场表现,也在某种程度上浪费了选题原本的社会价值。
因此可以看到,这部影片的反馈也呈现出了一种两极分化,看进去的观众能够感受到故事中浓厚的人文关怀,用留白发酵情绪,反复体味影片后劲儿;看不进去的,只能当《野孩子》是一部苦情流水账。
它缺乏故事起伏、情绪输出,内容既不尖锐也不落地,而担纲领衔主演的王俊凯也没有为影片带来更多表演层面的正向加成。好好一部现实题材影片,却把温情拍成温吞,情绪力度一下子就打了折扣。
除了主观叙事手法的差异以外,也不排除是创作者出于一些原因无法再用露骨的手法去讲述这个故事,导致了剧本只能浅尝辄止,无法更进一步触碰社会议题的内核。
无论原因究竟如何,总之遗憾的是,似乎现在获得平淡观影体验的观众占比更大。
算起来,《野孩子》已经不是近期第一部因内容 " 尺度 " 落入现实题材困局的影片。曲高和寡的《走走停停》、" 小众 " 温情《来福大酒店》、被网络舆论痛批不接地气的《逆行人生》,最近几个月,我们愈发感受到现实题材变 " 难拍 " 了。
创作固然有难处,但观众也有不选择的自由。
宣发雪上加霜
当然,这次《野孩子》遭遇的难处远不止内容层面。
宣发上也拿了个地狱开局。
《野孩子》原计划于 7 月 10 日上映,当时正式开始预售后不到 12 小时预售票房便突破 500 万元。然而才没过几天,片方就突然宣布撤档退出暑期档。
众所周知,无论因为任何原因,二次定档都会在宣发预算、映前热度等层面对影片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或因此原因,在《野孩子》决定进入中秋档时仅预留了 10 天宣发周期,留给宣发动作及映前热度发酵的时间极短,影片宣发规模也相对有限。
以主阵地短视频营销为例,可以看到,《野孩子》映前宣发主要着力于演员、社会话题等常规方向进行挖掘,但似乎短视频平台用户对该话题共鸣并不够强烈,传播效果较好的几则物料均为主演王俊凯相关主题。
这部影片也确实要感谢王俊凯的粉丝群体。从映前传播到预售票房,得益于王俊凯多年积累下的閱聽人基础,为这部影片前期带来了有效的加成。可惜对于一部院线电影而言,粉丝力量终归是有限的,纵使群体数量再庞大也很难为一部电影全盘买单。
一部现实题材影片的破圈根本抓手是内容品质和话题属性,导演前一部作品《我的姐姐》便是如此。另一位流量型青年演员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也绝非只依靠其个人粉丝閱聽人而出圈。
更何况在《野孩子》之前,王俊凯主演的另一部电影《刺猬》上映已经消耗了一部分粉丝 " 力量 "。曾经拥有过的天时地利人和,《野孩子》已经失去了。
现在,由于《野孩子》口碑、市场表现平平,可能导致原本就不容乐观的中秋档更加低迷。在国庆档到来前,电影市场势必要经历一阵 " 死一般的寂静 "。
而今年以来现实题材影片接二连三的败走,也不由让我们得重新审视这一题材。当观众审美转向、内容尺度受限,现实题材电影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隔靴搔痒,变成需要依靠观众腦补才能理解到位的影片。这样的现实题材,究竟还是不是一个好的创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