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战史拼图:敌军视角眼中的“登步大捷”,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战史探索者 Author 毛豆 123
(注:为遵守相关规定及要求,文中对于特定时期的对岸军队以 " 蒋军 " 称呼,而对现代则使用 " 台军 ",望读者周知。本文仅用于科普,文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图片、文字、旗帜,均不代表本号立场,望周知。)
在当代的 " 台军 " 眼中,登步岛一战被视为 " 继金门大捷后又一次光辉的胜利 ",还流传着 " 南有金门、北有登步 " 的宣传语。
然而,金门、登步两地的成功,并未能扭转当时蒋军在战略上被动的局面。1950 年 4 月 25 日,我三野暨华东军区研究、落实舟山群岛的作战方案,总结此前在两地上出现的一系列失误。而蒋军则根据‘固守定海,收复失岛’的方针,增兵加强防卫舟山群岛,总兵力达到 5 个军 12.5 万人,并全力修建定海和岱山两个机场。
当时,我第七兵团、第九兵团共计 6 个军,组成 2 个登陆集团,在华东海军、空军的配合下,承担攻占舟山群岛的战役任务。
也是在同年的 5 月 1 日,我四野的两个军夺下海南岛后,蒋军下达命令,要求 " 集一切兵力固守台岛 ",于 5 月 13 日至 17 日间展开大规模撤军行动,将原本修筑的一系列机场设施 " 拱手让人 ",登步岛也于 5 月 16 日重回我军手中。
▲登步一战后,蒋经国前往登步岛," 慰问 " 驻防当地的蒋军士兵
▲表 1:蒋军登步岛战役中人员伤亡统计表概览
▲ 1950 年 5 月,宋美龄率 " 妇女团 " 来到基隆港迎接首批自舟山撤出的蒋军第 67 军部队
▲从宋美龄及慰问团手中接过食物的蒋军第 67 军士兵
▲时任第 67 军军长的刘廉一,代表部队向前来慰问的民众、官员表达谢意
▲向慰问民众握手道谢的第 67 军官兵
这里需要特别介绍下驻守登步岛上的蒋军第 87 军第 221 师(代号 " 长江部队 "),该部原为 " 青年军 " 第 208 师。
1945 年 4 月,该部在江西以驻印军编制成立,下辖三团(后新增 " 青年军 " 编练总监部东南分部麾下的 1 个团,共辖 4 团),总人数约 1.3 万人,主要兵员多来自浙江、江西两省。
抗战胜利后,原有的 " 青年军 " 编练总监部撤消,208、209 师改编为陆军第 31 军,两师前往福建实施 " 特种教育 ",接受日语、台语的语言训练,同时要求学习国际法律与宪警常识,本是要前往台岛接收日寇留存日械,并驻守于福州,担任总预备队待命,后未成行,而 208 师则改移驻浙江。
▲台 " 国史馆 " 的档案文献记录显示,1950 年 2 月时,蒋军位于 " 东南区網域 " 陆军部門尚存战力的,有近三分之一驻扎在舟山。在我军取得空优,且夺下海南岛的情况下,蒋介石自然不想让这支 10 余万人的大军再度被 " 包饺子 ",因此选择撤出舟山,想集全力保住台岛
1946 年 6 月," 青年军 " 官兵大部复员,仅上述部队复员人数就高达万余。,志愿留营者约千余人,复员后,部队将留营成员加强训练,以充任基层干部。后部队自上海移驻北京、天津、青岛一带,于当年 9 月将部队缩编为陆军整编 208 师,下辖二旅四团,并奉命继续招训华北地区失学失业的知识青年共约七千三百余人,是为第二期 " 青年军 "。
整编第 208 师一方面继续招训青年,一方面在随到随训的状态下,严格要求入伍青年之训练。部队编制亦因人数增长持续扩编,从原下辖二旅四团,于 1947 年陆续扩编为二旅六团、三旅九团,部队总人数已达 13000 余人的规模
1948 年华北地区战局恶化,9 月时决定将整编第 208 师扩编为第八十七军,下辖第 220、221 及 222 师(原称新编第 33、34 及 35 师,每师下辖三团),并参加天津。天津战役失利后,蒋军第 87 军于 1949 年 1 月 15 日撤至舟山,并将原本三个师缩编为 221、222 两个师,直至 10 月 21 日,第 87 军 221 师驻守登步岛构筑防御工事。
▲ 1950 年 10 月,蒋介石在台中视察自舟山撤回的第 67 军官兵 .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士兵头戴的并不是 " 钢盔 ",而是用草木及竹片编成的 " 遮阳帽 "。此时,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美援也尚未抵达蒋军中。
本文使用的部分参考资料:
60 炮的部落格
" 国史馆 "
"1949 年登步岛战役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