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哈尔滨的“顶流”养成记,欢迎阅读。
" 南方人太多了,全都是南方人!"
哈尔滨爱建社区的洗浴中心——滨果汤泉空间负责人王宝成告诉新消费日报,最近来消费的客人天天排起长队,因拎着行李箱去店里的客人特别多,他还专门在隔壁租了个房间为顾客存放行李箱。
淄博之后,哈尔滨成了新的顶流城市。
日前,哈尔滨文旅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元旦假期,哈尔滨旅游订单量便同比增长 158%,其中异地客群占比 75%。元旦假日 3 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 304.79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59.14 亿 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看到哈尔滨拥有 " 泼天的富贵 " 后,全国各省市文旅局也急了纷纷跟进 " 抢人 "。
典型的代表如河南洛阳,当地准备了钻石送给游客。还有不少地方文旅局选择到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账号的评论区广泛听取建议,主动改进地方文旅服务生态。
" 哈尔滨抓住了机遇。"旅游行业专家、闻旅主理人周海涛对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哈尔滨之所以能够实现 " 口碑大逆袭 ",尽管有旅游消费复苏的基本盘、冬季冰雪游大热等因素,但核心原因在于政府的积极引导和高效治理,在文旅产业方面主动转变职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为市场提供了更加稳定和有序的环境,并做了很多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布局与服务。
哈尔滨 " 顶流记 "
而就在一个月前,哈尔滨还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2023 年 12 月 18 日,备受无数哈尔滨人期待的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开园首日,游客在现场大喊 " 退票 " 的视频就在社交媒体屡上热搜。
面对 " 冰雪大世界游客高喊退票 " 等词条引发的争议,哈尔滨文旅局当天立即派驻工作人员现场督导办公,景区也发文致歉并连夜整改、退票,出租车,从快从严从重处罚宰客现象。《致哈尔滨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再一次拉高冰城的 " 温度 "。
" 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 " 成了当地政府与哈尔滨市民的共识。于是乎,索菲亚大教堂上空 " 惊现 " 人造月亮;冻梨切块摆盘;中央大街铺地毯;搭建防寒保暖的 " 土豆大棚 "。哈尔滨还把家里的白狐、东北虎,甚至连黑龙江当地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族也被 " 请出山 ", 就为了让南方游客摸一摸他们的驯鹿 ......
从哈尔滨到 " 尔滨 ",再到 " 滨 ",网友对哈尔滨的称呼叫得越来越亲切。" 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 掏心掏肺掏家底,一天一个新花样 "" 再掏只剩下滨了 "" 想去哈尔滨的心情达到了顶峰 " 等一系列热评和热梗,传递着网民对哈尔滨冰雪游的向往和喜爱。
一时间,哈尔滨的景区、餐馆、早市、大澡堂子等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到处都有被昵称为 " 南方小土豆 "" 小砂糖橘 "" 马铃薯公主 " 的南方游客。
快手方面数据显示,市场消费热点助推下,2024 年 1 月 1 日至 8 日,哈尔滨区網域团购商品 GMV 同比增长 965%,美食、旅游、丽人三个类目累计贡献了近 80% 的 GMV。其中,"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成人票 " 成为快手本地生活 2024 年首个爆款商品,近一周 GMV 环比增幅超 116%。
新消费日报记者从航旅纵横获得数据显示,2023 年 12 月 18 日 -2024 年 1 月 15 日期间,国内前往哈尔滨的班機量超 6300 班次,同比去年增长约 50%; 国内前往哈尔滨的旅客量超 93 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约 56%。
这期间国内前往哈尔滨的客源地城市 top10 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青岛、成都、广州、郑州、西安、长沙。另据美团提供的数据,1 月以来,哈尔滨各类休闲玩乐项目热度持续飙升,洗浴中心订单量跃居首位,同比去年增长 225%。
根据携程、同程旅游、飞猪等多家旅游预定平台的数据,哈尔滨不仅是 2024 年冰雪游的 " 当红炸子鸡 ",更成为龙年春节假期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向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自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以来," 带动三亿人上冰雪 " 的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哈尔滨等热门冰雪游目的地很自然地成为了承接这一波政策红利的主力军。
哈尔滨火爆,带动全国文旅局 " 抢人 "
在 " 泼天的富贵 " 来临前,嗅觉敏锐的旅游企业已经开始从供给端提前准备。橙怡旅行以海南跟团游见长,但 2023 年已着手北上拓展冰雪游生意。负责人王军介绍,2023 年双 11 大促中,橙怡旅行飞猪旗舰店首次推出哈尔滨雪乡亚布力 6 日纯玩团,单个商品成交额突破百万元。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1 月以来,哈尔滨的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较 2023 年同期增长超 100%。除了东北客群之外,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的游客居多。其中,北京更是超过沈阳、长春,成为哈尔滨最大的外地客源地。
不仅哈尔滨不仅成为国内游客的心头好,到访哈尔滨的境外游客也出现大幅增长。
携程国际站点数据显示,截至 1 月 10 日,近 15 天(23.12.27-24.1.10)哈尔滨入境游订单量环比前 15 天(23.12.12-23.12.26)增长 42%,入境前往哈尔滨玩的客源地国家 top10 为: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
在哈尔滨爆火后,各地文旅局长们也开始躬身入局。
以东北地区为例,不少地方旅游局的文旅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广泛听取意见,吉林省文旅 " 悠游吉林 " 账号疯狂 " 听劝 ",在小红书上 3 天发了 20 多条笔记,24 小时游走于评论区广泛听取建议。沈阳、牡丹江、大连、漠河等地文旅局也在小红书等平台开账户。
一时间,东北的旅游热度飙升飞猪最新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黑龙江省线路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 270%,沈阳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 200%。松花湖滑雪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东北虎林园、天定山滑雪场、松花江索道成为飞猪上门票预订最热的东北旅游景点。
而记者从携程方面获得的数据显示,受哈尔滨持续火爆影响,黑龙江搜索热度涨幅达 54%,河北、重庆、湖北、广西搜索热度均增长 3 成以上,吉林、江西、山东搜索热度均增长 2 成以上。
于是乎,鹤岗局长架起炉子做烧烤;塔河县文旅局长扮成了 " 白鹿仙子 ";作为答谢对四川 " 小熊猫 " 游客的照顾,四川文旅回赠了哈尔滨 500 只 " ‘峨眉记忆’ · 灵猴玩偶 "。洛阳文旅局甚至在高铁站给游客赠送钻石 ……
各地文旅局长们之所以纷纷整活,与国内城市希望通过扩大内需挖掘消费产业的潜力不无关系。同时,淄博、哈尔滨的爆火,也引发了地方主管部门、产业的思考。
哈尔滨爆火,国内文旅产业更新的机会
" 随着社交平台及网络媒体的普遍性,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通过浏览网络平台的游记、体验、旅行视频等来进行旅游目的地前期的了解以及甄别,这种通过亲身体验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性内容更有说服力 "。
日前,牡丹江文旅局方面在接受新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发现很多游客在社交媒体发布自己游记的同时,会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进行推荐、避雷。" 这一现象表明,大众旅游现在已经不再盲目追求低价和热门景点,意味着游客更加理性更加个性化,对游玩体验的满意度达到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牡丹江文旅局方面认为,淄博、哈尔滨的爆火实际上推动了地方文旅产业的转型更新。
具体表现为,市场导向方面:以游客的需求和意见为导向,促使地方文旅产业更加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产业的转型更新;产品优化方面:根据游客的建议和反馈,地方文旅产业可以进行产品优化和创新,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服务提升方面:促使地方文旅产业提升服务质量,注重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
在悟空出行、文旅行业专家杜羽看来,哈尔滨模式的火爆基于两个逻辑,一个是疫情的压抑在 2023 年的集中爆发,从 3-4 月的淄博,7-8 月的天津,再到现在的哈尔滨其实都是疫情结束后大家出行需求的集中爆发,只是火在哪个点而已。
"另外一个就是短视频和直播。" 杜羽向新消费日报记者说道,东北的主播在全国都是非常多的,这波哈尔滨的火爆和主播不遗余力的推广有很大的关系,举个例子哈尔滨有一个便當 15 块的一条街,基本每个做探店的主播走回到这里,这个宣传影响力是非常客观的。
不过,尽管当下的哈尔滨火得一塌糊涂,但也面临着一个与当初淄博相同的问题——如何将 " 流量 " 变成 " 留量 ",这对当前的哈尔滨来说是必要且必须的。
" 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无论是哈尔滨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还是其对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创新、 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持续优化,都值得借鉴。" 在周海涛眼里,几座城的爆火可以说是享受到了自媒体时代下的流量红利。而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地方产品 和风土人情都是加分项,城市加分项越多,流量与实体经济的共振效应则越强。
" 从目的地营销和城市品牌打造的角度,要复制哈尔滨等城市的 " 网红 " 营销模式和成功案例,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对于目的地而言就是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和总体规划,找准品牌定位,然后有目的、有规划地打造城市形象。" 在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对新消费日报表示。
" 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就是要让四方宾客获得超预期的体验,尽可能把本地的好物、美景、服务全網域化、全景式呈现给游客。" 程超功说道,目的地网红营销的核心实际上是做好新时期的传播,那就要深刻洞察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选准核心客群,选对品牌元素,选好传播渠道。同时,还要有体系化的运作,从热点引爆到最终的流量变现,每一步都需要体系化推进,有始有终,精准把握每一阶段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