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凯迪拉克降价8万!车企暗地里的“较量”才刚开始,欢迎阅读。
7 月 10 日,凯迪拉克正式宣布对旗下纯电 SUV 锐歌的售价和权益进行调整,锐歌配置将简化为 3 个版本。定价相比之前下探了 6 万元,起步价不到 38 万元。另外,官方还推出支付定金优惠 2 万元以及安装充电桩活动。
换句话说,凯迪拉克锐歌的综合调价幅度已经达到了 8 万元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在凯迪拉克推出优惠政策之前,包括极氪、特斯拉、吉利、蔚来等在内的车企都对旗下车型进行价格下调。
车企们的一系列举措,似乎象征着 2022 年车市第二轮价格战即将拉开序幕。
从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于今年 1 月降价 2 万 -4.8 万元开始,到湖北省联合多家车企推出政企购车补贴,再到全国范围内扩散,中国车市的价格战已经持续了半年以上。
不可否认," 价格战 " 最初的本意是理想的,无论是车企,还是相关部门,都希望通过优惠的产品价格刺激车市活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战带来的弊大于利。
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1324.8 万辆和 1323.9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3% 和 9.8%。考虑到去年同期疫情对汽车市场的影响,所以价格战对销量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然而,与销量增速缓慢相比,价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深远,令整个车市的价格体系失衡。
除了部分车企旗下产品出现大幅度降价之外,一些车企推出的新车也是打破了原有的产品价格体系,C 级车当 B 级车卖、B 级车当 A 级车卖。
比如说,15 万以下的购车预算,原本只能买到丰田雷凌、日产轩逸等紧凑型轿车,但是零跑 C01 舒享版推出打破了这一格局。不可否认,价格战让消费者获得了更优质的产品体验,但是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却让消费者的观望情绪更浓厚。
在这一背景下,7 月 6 日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 13 届中国汽车论坛上,包括特斯拉、比亚迪、长城汽车、一汽、东风、吉利等在内的 16 家车企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从业内人士的观点来看,由中汽协牵头的这份《承诺书》,更像是一封 " 休战協定 ",能够避免车企们陷入恶性竞争的局面。
不过,仅仅过去了两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发表声明,删除《承诺书》涉及价格负面的表述,遵守《反垄断法》,自主定价,公平竞争。
对于这样的结果,其实也在业内人士的意料之中。因为这份承诺书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应,所以车企们即使签订这份協定后,在明面上不会继续 " 价格战 ",但暗地里的较量并不会停止。
当然,这份《承诺书》并不是毫无意义。这份《承诺书》主要包括两点—价格和营销。营销上,《承诺书》可能会改善友善之间互相攻击、互相内涵的情况。另外,这份《承诺书》或许会成为 2022 年中国车市第二轮 " 价格战 " 的开端。
回顾一下今年上半年的价格战,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两个方面:
一、自主品牌新技术不断落地,提高了自主品牌的产品力以及市场份额,削弱了合资品牌定价权;
二、加速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车,油电同价的趋势愈发明显
换句话说,上半年 " 价格战 " 中,主要竞争关系是 " 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 "、" 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 "。不过,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如果下半年开启第二轮 " 价格战 ",那么竞争关键将会发展变化。
比如说凯迪拉克锐歌,作为凯迪拉克推进电动化的战略车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上特斯拉全新 Model S/X、大众 ID. 家族、极氪 001 等车型,这些纯电产品推出优惠政策,基本上已经在向市场释放出新一轮价格战的 " 信号 "。
只不过,这次 " 价格战 " 战略阵地将会集中在纯电领網域。这意味着," 油电同价 " 并不是价格战的终点,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纯电动车比燃油车更便宜。
毕竟,价格战会对技术的研发起到倒逼作用。最直接的体现是,随着规模化和技术的成熟,软硬體成本将会呈指数级下降。
相比传统燃油车的价格体系,纯电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可塑性强。至于如何构建纯电汽车市场价格体系,关键就在于每一细分市场上是否确立了标杆产品。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今年 3 月曾表示:" 在 10 万至 20 万元的产品价格带,比亚迪有定价权,但公司希望平稳一些。"
仅从比亚迪旗下产品来看,无论是王朝网,还是海洋网,都确实对 10 万 -20 万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构建起到关键作用。
35 万元,在当下的市场上,不过是豪华中大型燃油 SUV 的主流价位,甚至低于一线豪华品牌。这意味,凯迪拉克企图以锐歌作为该细分市场的 " 标杆产品 ",重新夺回定价权。
不过,在价格战尚未落幕之前,定价权落入谁的手中仍是个未知数。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当价格战愈演愈烈,产品价格回归理性,品牌溢价能力难以提高。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