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碧桂园赢得喘息之机,欢迎阅读。
作者 | 周智宇
经过两周的胶着谈判,碧桂园在债务展期上取得阶段性进展。
华尔街见闻 9 月 2 日获悉,碧桂园 "16 碧园 05" 展期方案获得了足够的赞成票,最终获得通过。该笔债券将在未来三年里分期支付,碧桂园能够由此在资金面上得到更多喘息空间。
檔案显示,碧桂园展期的议案获得 56.08% 的赞成票,《关于增加 40 个自然日宽限期的议案》获得 50.66% 赞成票,均为压线通过。这也表明,在展期过程中,碧桂园和债权人之间进行了激烈拉扯。
此前,碧桂园对 11 只境内债停牌,涉及本金合计 157 亿元,这些债券均会在未来一年里到期。"16 碧园 05" 是其中最大一笔,余额 39.04 亿元,这也是让碧桂园内部压力最强的一只。按照投资者预期,"16 碧园 05" 的展期方案是为其他债务展期探路,接下来其他债务的展期方案也会参考它。
"16 碧园 05" 得以通过,为碧桂园接下来境内债展期,奠定了一定基础。
这笔债券展期之路不是很顺利,债权人和碧桂园方面经过了两周的激烈争锋。早在 8 月中旬,债权人就收到了碧桂园对 "16 碧园 05" 的展期方案,开始讨论具体展期事宜。为了增加方案的通过率,碧桂园还在随后的公告中,更新了部分增信资产、增加了 " 小额兑付 " 方案。
只是部分债权人对这个方案不满意,认为比其他公司一年,甚至半年的展期方案长。不过也有机构人士表示,这份方案显示出碧桂园的谨慎状态,与其到期后可能进行 " 二展 "、" 三展 ",不如一次性把时间拉长。
也有机构持有人表示对首付比例不满意,也希望碧桂园实控人杨惠妍能够给出个人担保。还有部分投资者希望碧桂园能够先行支付部分利息。
这使得碧桂园和债权人谈判持续了多日。谈判从最早的 8 月 23 日至 25 日,延长到 8 月 25 日至 31 日,最终还增加了一天,直到 9 月 1 日晚 10 点才结束。
也有投资者表示,已在 9 月 1 日收到了该笔私募债的利息。碧桂园为了得到足够的支持票,也尽可能做出了让步。
最终结果不错,碧桂园该笔方案展期顺利通过了。
碧桂园并不能因此轻松下来。下周,碧桂园还有两笔合计 2250 万美元的美元债利息在未按期支付后,30 日宽限期也将结束。有熟悉碧桂园的机构人士认为,碧桂园还在努力中,最终就看能否压线支付了。
碧桂园日前公布的中报显示,截至 2023 年中,其总借贷余额较去年末下降 4.9% 至 2579 亿元,净借贷比率 50.1%。受到年内销售额持续恶化与再融资环境疲软的影响,碧桂园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在手 1305.69 亿元,较 2022 年底减少近 170 亿元。不过碧桂园手头的资金已是堪堪保障保交楼罢了。它仍需要加速售楼、出售资产回血,同时与债权人进行进一步谈判,以时间换空间。
碧桂园方面也表示,将继续积极调整销售及预售活动,以回应市场变化及把握需求。也会继续采取措施加快销售回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回收,并努力盘活业绩较差的资产,包括酒店、办公楼及商铺,并在需要时考虑处置其在物业开发项目的投资,以产生更多的现金流入。
随着近日政策端频频吹风,包括佛山在内的城市宣布认房不认贷、最低首付 2 成,市场也在 " 金九银十 " 之前,逐渐有了暖意。
碧桂园管理层则在中报中表示,公司始终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房地产行业经过这一轮的深刻调整,终将回归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而碧桂园会拼尽全力扭转当前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