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争当穷鬼的年轻人,带火“抠门经济”,欢迎阅读。
很多冷门生意 " 死而复生 "。
定焦(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星星
编辑 | 方展博
围绕李佳琦事件的余热还未散去,不少品牌也 " 巧借东风 ",推出低价套装。比如以便宜著称的蜂花,上架 79 元洗护套装,直接承接到了流量,直播 94 小时卖超 2500 万。
虽然有一些人觉得此举有蹭热度之嫌,但毋庸置疑的是,低价确实是目前的刚需,而且特别容易讨好年轻人。
这届年轻人 " 抠门 " 的方式有很多。
有网友发现," 现在年轻人不换手机换手机壳 ",他们还爱指点型逛街(只逛不买)。而在快餐店,时不时就有背着电腦的打工人冲着柜台喊来一个 " 穷鬼套餐 "(商家推出优惠力度最大的套餐)。
他们也大方承认自己 " 抠 "。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有个热议话题是 " 如何用一块钱吃撑一天 "?网友们比着赛地晒自己的 " 省钱大法 "。有人一把绿豆抽成三份,早上绿豆饭、中午绿豆汤、晚上绿豆雪糕,还有大馒头就水吃一天 ……
去年,年轻人的抠门便带火了不少生意,比如千亿市场的临期食品和运动品牌迪卡侬。到了今年,这股风气有增无减,不少人直接称自己在 " 报复性 " 省钱,要做 " 穷凶极恶 " 的攒钱人。
这也让各大社交平台找到了流量密码,各种省钱博主不仅数量猛增,还有了细分。比如一类主攻心理,通过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各种角度解读过极简生活有多爽。一类则是干货派,搜罗当地商家每天的打折促销信息和 " 白嫖 " 活动,多的一天不下百条,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这些帖子的流量也很不错,单篇点赞过万是常有的事。网友们参与互动更是热情高涨,留言能轻松达到上百条。
有网友调侃," 现在应该给老年人推销奢侈品,给年轻人卖地摊货。"2023 年,年轻人的这种 " 反向消费 ",已经在衣食住行上又带火了一批生意,甚至让很多冷门生意 " 死而复生 "。
嘴里吃的:
社区食堂、零食折扣店、剩菜盲盒小程式
再抠也不能不吃饭,但要用最少的钱吃最健康的饭,这是默默的饮食理念。
作为沪漂的默默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他称自己是个时尚达人,但最近他爱上了社区食堂,经常和大爷大妈排队 " 抢饭吃 "。
" 素菜 10 元以内,肉菜 20 元一份,一大份番茄炒蛋才 8 元,30 元甚至可以吃一份小火锅。" 这比自己做饭还便宜的价格,默默非常满意。
光有低价还不足以打动默默,他还追求 " 健康 "。这让社区食堂更符合他的胃口了," 很多外卖、餐厅都是预制菜,营养口味一般,但社区食堂主要服务老年人,至少食材能保证新鲜,味道也还不错。"
社区食堂并不是今年出现的一门新生意。去年 10 月,在政策的扶持下,一批社区食堂拔地而起。不过,今年年初,有一些因成本问题倒闭。
现在局面又发生了变化,社区食堂在年轻人的带动下有了网红店的架势,不少博主来争相打卡,大有爆火之势。
作为社区食堂经营者的周周介绍,目前,她的社区食堂开了 5 个多月,利润还不错,每月营业额在 25 万 -40 万,毛利率在 35% 左右。在试营业一周时,每天营业额就能过万,单天至少能出 1000 多单。她向「定焦」展示了一张照片,人多的时候,排的队能有 200 多米。
之所以这么多人,主要是因为定价低,以及发放了不少优惠券。
她的菜品定价在 13 元 -17 元,低于当地绝大多数快餐店。她解释,社区食堂在房租、装修、餐费上,都享有政府补贴。当地也给出了不错的扶持力度,比如给小区住户发放食堂优惠券。
她的选址也费了一番心思,周边有五个小区,让客流量有了保障。她还改变了消费者画像——瞄准年轻人。周周表示,"虽然叫社区食堂,但不能指着老年人消费,店里的顾客,70% 以上是年轻人。"
除了三餐,零食也不能少。便宜的硬核零食折扣店,可以帮很多年轻人解馋,这也让它去年大火了一阵,今年这门生意依旧红火。
有相关媒体报道,头部的一些零食折扣店,平均单店的总投资在 50 万 -70 万左右,毛利率维持在 20% 左右。资本市场也青睐有加,今年,赵一鸣零食完成 1.5 亿元 A 轮融资,零食有鸣完成 B+ 轮融资。
" 种类齐全,价格打骨折,不少直接一折出售。"00 后拉拉把这种零食折扣店比作 " 线下拼多多 "," 很多大牌零食才两三块钱,跟白给一样。" 每周她都会拉着闺蜜扫货。" 有钱人搬空山姆,我们就搬空零食折扣店。店里顾客很多,每次等付款我们都要排队 20 多分钟。"
硬核零食折扣店还有很大的市场想象空间。有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零食集合店(零食折扣店)数量超过 13000 家。华创证券测算,2025 年,这个数字可达 3 万家。
投资人 Bryce 表示,自己投资的一家零食折扣店,账面已经赚了 3 倍。
他把市面上的零食折扣店抽成了两类。有头部玩家,如零食有鸣、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来优品等。它们处在 2.0 阶段,已经有了一定市场,正在通过加盟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跑马圈地。同时一大批中小玩家也跃跃欲试。它们处在 1.0 阶段,即打造一家可快速复制的标准化门店模型。
" 众多玩家的迭代更新,会让这个市场更加成熟。" 他表示。
同样瞄准年轻人爱低价食品生意的,还有一些卖 " 剩菜盲盒 " 的小程式,在丹麦,它叫 "Too Good to Go"。
" 您好,我来领我的魔法袋。" 爱吃面包的甜甜,听说很多甜品店在搞面包盲盒,能低价买到很多好吃的面包,于是带着好奇心,她一早在惜食魔法袋小程式上下单。
下班后,她去店里把自己的 " 盲盒 " 取了回来,发现袋子里装了麻花、芝士面包等四种食物,特别开心。" 第一次通过买面包获得拆盲盒的心跳感,而且我只花了 12 元,就买到了价值 30 元的面包。" 她把这一过程拍了下来,发到网上,收获了不少粉丝。
这种小程式主打节约粮食概念,而商家会把当天未卖完的甜品以盲盒形式,低价售卖给消费者。消费者想领到这种盲盒,必须当天提前在小程式上下单,然后晚上按照商家設定的时间,去门店自行领取。
由于打的是低价 + 盲盒玩法,年轻人抢购热情很高。不少网友表示,自己连续两天抢一家店,但都秒空,"完全抢不到,网速和手速都不能差,甚至还需要点运气。"
如今,和惜食魔法袋类似卖剩菜盲盒的小程式不少,还有趣小袋、袋走 PACK-AGE、米粒盒子、兜着走 DZZ 等。它们都是近两年上线不久,瞄准的是年轻人 " 抠门还想吃想玩 " 的心理。
相比之下,惜食魔法袋属于其中的佼佼者,覆盖城市最多。有媒体报道,从长沙起家的惜食魔法袋,已覆盖湖南、北京、上海、广州等 32 个城市,合作商家超 300 多家,触达人群超 3000 万。如今,它还在不断扩张,在全国各地发布招聘贴,涉及运营、商务、客服等各种岗位。
日常玩的:
逛中老年服装店、搞没钱风穿搭、跟夕阳红旅游
除了吃,在穿上,年轻人也琢磨着省钱。
思思今年 26 岁,她说自己虽然工作一年比一年长,但买衣服越来越抠。" 没办法,工资没跟着涨,但该买的衣服还得买,我就去找一些便宜店铺。" 于是,她开始观察自己的妈妈。
在妈妈的带领下,她频繁在网上浏览起中老年女装店。她也确实尝到了甜头,花了一百块在一家中老年折扣店买了一条冬装裤,思思高兴坏了,"换到其他网红店,没个三五百下不来。"
" 秋天来了,我决定今年秋冬穿的裤子都在中老年服装店买。" 思思说。
有类似经历的不止思思。刚毕业两年的小蓝,最近吃胖了,但很多品牌都在做小尺码衣服,她连 XL 都很难穿上,于是走进了一家中老年服装店。
" 不仅便宜舒服,还一点也不显老,甚至有点中式复古风。" 小蓝觉得很惊喜。" 卖衣服的阿姨态度热情,还一直夸我身材好," 这次购物让小蓝非常愉快。
她一次性买了五件,比自己妈妈买的都多,品类有针织衫、毛衣、小香风外套,价格都在 50 元 -60 元。更让她开心的是,根本不用担心撞衫,她在网上没有发现一件同款。
便宜、好穿、好看、不撞衫,这是几位年轻人对「定焦」总结的买衣服四大原则,这也让中老年服装店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85 后店主肖肖告诉定焦,他曾是一名軟體系统工程师,去年被裁员后从大城市回到老家,干起了中老年女装。" 线下中老年服装店比年轻人服装店好卖,加上三线城市房租不高,现在店里每天的毛利都在 500 元左右。"
肖肖表示,今年确实有很多年轻人来店里逛,也有不少人下单,而且相比老年人,年轻人不会太讨价还价,付款很爽快。不过,他也强调,店里还是中老年顾客居多。
除了中老年服装店,像较为平价的优衣库和 BIGOFFS 这类仓储式品牌服装折扣店,最近热度也高了不少,而年轻人的抠门,也带火了一股新的潮流风向—— " 没钱风 "。
服装主打旧、破风格,不仅大面积破洞,还会以油污等为主要元素 。有网友调侃," 穿上立刻穷困潦倒,乞丐看了都摇头。"
但因为该风格整体传达了一种不受束缚、不完美的年轻态度,它已经取代了老钱风(优雅、低调、有质感,不露声色的贵气),迅速在年轻人之间流行开来。
一位网友表示,穿上这类衣服后感觉自己很像 " 美剧里又穷又野,但很有魅力的女孩 "。
不过这种风格虽然很符合当下年轻人 " 没钱、真实 " 的心理,价格却不便宜,代表品牌 Demobaza,一个袖套都要 1224 元。
今年线下旅游火速复苏," 不能不玩,但要花最少的钱玩 " 成了不少年轻人的出行名言。他们开始向老年旅行团 " 下手 " 。
这类团的好处首先是价格便宜。网友大可介绍,相同的景区游玩路线,门票加上车费,自驾要小两千,但跟着老年旅游团,不到 800 块。
其次是,一路上大爷大妈特别热情,由于自己和他们的孩子甚至孙子一样大,所以一路被 " 爸爸妈妈们 " 投喂,还有大妈不断给他介绍对象。
如今各大社交平台上,各种 " 求老年团 " 的帖子层出不穷,不少商家表示,自家今年专门开辟了 " 夕阳红老年团 "。
不过,「定焦」咨询了几家旅行社,他们均表示没有这种专门的老年旅行团。一位店家解释," 一般只有购物团才会有年龄設定。"
几位参加过老年团的网友也表示,加入方式大概两种,要么在线下通过父母进入,这类基本是购物团," 要么当地有最低消费,要么就带游客进店购物,总之这种‘旅行社’不会做赔本买卖。"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定焦」。还有一种就是普通拼团,只是恰好遇到的中老年人比较多。
年轻人更抠了,
但 " 抠门经济 " 还没爆发
现在的年轻人 " 抠门 " 起来有多狠?
生活在一线城市的甜甜之前喜欢追星,不仅是月光族,还开了几张信用卡,但现在,她完全变了,还有一套全方位的省钱理论。
在吃上,她坚持自己做饭,不喝奶茶咖啡,晚上逛超市买特价菜且自带购物袋;克制自己买买买的冲动,設定购物冷静期,价格超过 1000 元的非必需品,必需考虑半年;出门必带充电宝,出行三公里内选择步行或者共享单车。
比起甜甜,本就没什么爱好的小镇青年思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车有房,工作稳定,思思每个月拿着不到 2000 多元的工资,去年一年存了两万,她的抠门甚至连父母都看不下去了。
能不买的东西就不买,面包只买边角料,2 块钱一大袋。闲置物品放在二手平台转手,她房间东西少的和模範间差不多。买衣服、生活用品就用 1688、拼多多。买纸抽也要比价,一包有多少抽、每张有几层、一共多少钱,计算完哪家更划算后才下单。她还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里面是整理的各种省钱攻略。
后浪研究所此前发布的《2023 年年轻人省钱报告》指出,超四成的年轻人都有记账习惯,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摆脱消费主义陷阱,会通过拼单、满减等各种形式省钱。甚至每五个省钱的年轻人中,就有一个不吃饭。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超 80% 的受访青年消费观已经发生改变,攒钱意识变强,冲动消费减少,只买有用的,会有节制、规划地消费。
年轻人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也催生了新的商机。除了以上提到的 " 吃穿玩 ",还有主打名品 + 折扣的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今年成了香饽饽。闲鱼、转转、爱回收等二手平台也因业务繁忙上演了 " 三国杀 "。主打性价比的名创优品,势头越来越猛,今年还把店开进了纽约时代广场,首日营业额超 55 万人民币,打破全球门店单日销售纪录。
不过,这些由年轻人 " 抠门 " 带火的商机能维持多久,目前还不明朗。这是从业者和投资人较为一致的观点。
比如赛道很卷的零食折扣店,虽然市场需求不低,但由于这些店的竞争主要靠低价,门槛不高。一位加盟商表示,目前商家已经被分为三种状态,一部分入场较早的活得还算不错,一部分只赚到了第二年房租,还有一部分已经亏本关店。
中老年服装店也不好干," 东西本就属于物美价廉型,利润不高。" 店主肖肖说,而且这种店对服务要求也不低," 如果售货员不够主动和热情,客人一般不会购买。" 肖肖表示。
看起来很划算的剩菜盲盒,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最让大家不满的是不标生产日期,有网友表示,自己买了一份盲盒面包,第二天吃就已经发酸了。还有消费者举报商家欺骗," 盲盒食物做得比实际售卖的体积小,或者私自更换面包品 "。一位投资人认为,这种 app 供应链问题多,做不大,最终只能是网红产物。
目前热闹的社区食堂,想要达到收支平衡并不容易," 政府补贴、低采购成本、高销量,三大条件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就很容易赔本。" 一位在今年闭店的经营者表示。而周周也承认,虽然自己的食堂能够做到盈利,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社区食堂还很依赖补贴。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尝试老年团,避坑、劝退声也出现了不少,例如 " 特种兵旅游实在吃不消 "" 老年人吃饭比年轻人还猛,自己刚拿筷子饭菜就没了 " 等等。而且不少老年团限制年龄,不允许年轻人加入。
菜菜表示,一家老年团虽然允许她报名,但 " 导游 " 提前告诉她,在路上给老年人推荐产品,希望她不要多说话。
这些都让投资人们还在观望。不止一位投资人对「定焦」表示,虽然他们会沿着年轻人反向消费的思路,寻找一些项目,比如在平价的小吃和茶饮里寻找第二个蜜雪冰城,但目前他们不会盲目出手。
" 现在消费赛道机会还不是很多,最近比较火的这些东西都不新,无论是社区食堂,还是闲鱼这类二手平台,虽然有市场,但看不到爆发机会。我们要选一些净利润高且规模大的项目,而净利润和运营效率、供应链能力相关,并不是大众熟悉的品牌就有比较好的利润,目前可以投的项目真的不多。" 一位投资人强调,他们会更关注消费 + 科技赛道,做一些前瞻预判,什么变化是未来大趋势,才是他们要重点关注的。
*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 Pexels。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思思、肖肖、周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