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欧佩克+石油出口量较上月几乎持平 新一轮减产可能进展缓慢,欢迎阅读。
财联社 1 月 30 日讯(编辑 赵昊)大宗商品数据分析公司 Kpler 数据显示,欧佩克 + 新的石油减产计划可能推进得略为缓慢。
去年 11 月,欧佩克秘书处发表声明称,多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将从 2024 年第一季度加大自愿减产的规模,减产总额为日均 220 万桶,以避免全球供应过剩,维护石油市场稳定。
来源:欧佩克官网
其中,沙特把从去年 7 月开始的日均 100 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今年 3 月底,俄罗斯把自愿日均减产 30 万桶提高到日均 50 万桶。这意味着,如果按这一计划执行,欧佩克 + 今年 1 月份每日的产油量应该要比 2023 年 12 月降低 90 万桶。
虽然这些国家的产油量已可能有所改变,但根据 Kpler 的数据,1 月份的总体出口量与去年 12 月基本持平。Kpler 首席原油分析师 Viktor Katona 表示," 整体来看,新的欧佩克 + 产量配额对市场上的实际原油影响微乎其微。"
Kpler 的数据显示,月初至今,七个扩大减产规模的成员国的出口量约为 1540 万桶 / 日,与去年 12 月份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整个欧佩克 + 的情况也类似,即出货量稳定在 2810 万桶 / 日附近。
其中,阿曼和科威特在削减出口方面贡献了最大的份额,而伊拉克、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削减幅度有限。同时,阿尔及利亚和阿联酋加大了出口量,去年被允许增加原油供应的阿联酋 1 月出口量增加了 35 万桶达到 310 万桶 / 日。
本周四(2 月 1 日),欧佩克 + 的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将召开网络会议,恢复例行的石油市场监测。先前有消息人士透露,JMMC 可能不会对现有政策做出任何改变。其中一位人士补充说,会议将主要讨论集团的产量水平。
近期国际油价有所回升,一度达到去年 11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分析师很少将涨势归因于欧佩克 + 的减产,更多认为是红海局势持续冲击所致的。
另在成员国努力减产的同时,一些非欧佩克 + 国家正在增产,其中美国的产量一度刷新历史新高,打压了油价走势。
本月中旬,国际能源署(IEA)表示,随着非欧佩克 + 产油国的产量攀升,若无重大干扰,全球石油市场今年可能保持 " 相当充足的供应 "。
得益于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圭亚那的供应增长,IEA 将欧佩克 + 以外的原油供应增长预估上调了约 25% 至 150 万桶 /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