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学策科技张金荣:以教研+运营,助力学校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欢迎阅读。
学策科技创始人张金荣在 GET2024 分享
11 月 11 日至 12 日,芥末堆在北京举办以 " 新质学习力,通向更美好的教育未来 " 为主题的 GET2024 教育科技大会。在 12 日的 " 多元升学发展规划 " 主题论坛上,学策科技创始人张金荣以《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现状与思考》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编辑:
特别荣幸今天能够和大家在这里进行交流。在座的各位,包括我在内,大家其实都有双重身份:既是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拥有,或将来会有 " 为人父母 " 的身份。所以今天这个分享,一是从市场和教育产业的角度展开,第二则要从做父母的角度来谈谈,我们所做的事情,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帮助。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 " 教育、科技、人才 " 三大战略一体规划,强调 "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提出 "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網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关注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摆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多元升学时代背景
在座的各位几乎都是通过高考这条路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高考在当前这个阶段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但它仍是中国整个基础教育不可动摇的基石。所以在当前国情背景下,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更加有效做法是,在基石上增加更多的 " 通道 "。我们看到,当前高考升学的通道确实变得更加丰富,包括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等,联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通道,从 " 独木桥 " 变成了 " 立交桥 "。
图片来源于现场演讲 PPT
(二)从清北录取数据看国家战略支持
根据统计,北大、清华 2024 年大陆本科新生里,通过裸分考入清北的学生占到 45%,而通过强基计划等其他途径考入清北的学生加起来已经占到 46.4%,与高考裸分考入清北的学生数基本持平。
所以未来,大家不能再挤高考裸分 " 独木桥 " 了。当年我们是挤出来的,但是接下来一定不是这样。
全国数据来看,北大清华每年大概招六千多人,其中包括强基计划等几项特殊的升学途径进入清北的学生大约有 2700 人。而所有的升学途径,大多与学科竞赛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五大学科竞赛指的是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生物竞赛和信息学竞赛这五项学科竞赛,通过国内层层选拔,最后选出中国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五大学科竞赛中除数学竞赛是 60 人外,其他四科均是各 50 人进国家集训队,加起来一共 260 人,可全部保送清北。获得金银牌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强基计划破格入围清华、北大,每年通过强基计划进入清北两校的学生加起来大概两千人。
此外还有北大、清华的少年班。北大、清华少年班项目招生已经下探到初中学段,近几年每年都有招到初三学生。初三被选中之后,即可免去中高考,初三一毕业直接入读清北,甚至可以直接读到博士学位。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每年大概 430 人左右通过少年班进入清北。理论上说,优秀的学生从初三开始,初三,高一,高二,有四次机会被北大清华选拔。
由此可见,国家在拔尖人才培养上确实给了非常多的支持和通道。
顶尖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逻辑
要把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脉络,就要理解顶尖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逻辑。
(一)学科竞赛:拔尖人才选拔风向标
2020 年,自主招生谢幕,强基计划登场,学科竞赛和升学政策的关系也随之产生变化。因为强基计划破格入围门槛是竞赛的金 / 银牌,所以竞赛金银牌数量是逐年增加,且增加得极其明显。2018 到 2019 年的自主招生时代,五大学科竞赛金 / 银牌数量是 1000 枚左右,总数比较稳定;从 2020 年开始竞赛金银牌的数量就明显增加,到 2023 年金银牌的数量已增加至 1987 枚,翻了快一倍,并且今年的数量还在继续增加,趋势还是非常明显。
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学科竞赛,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天赋发展、更好地适应多元升学政策,而不是在制造和增加焦虑。所以我们要去主动拥抱这些规则,只有知道规则才知道怎么规划,才知道自己的孩子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二)强基计划:不拘一格选人才
我们把视角回归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定位非常明确,也就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关键人才。所以强基计划刚才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有些误区,认为强基计划就是基础学科,一说基础学科就是指 "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而完全忽略了 "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什么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要是指 " 高端芯片与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国家安全 ",而这些都是当前最热门的方向。
强基计划的选拔方式,既简单也复杂。
简单来说,首先要审核入围,入围考生再参加校考,最后由校考成绩和高考成绩以一定权重比折算成为综合成绩,最后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而难点在于,仅仅是入围环节,就存在四条并行路径:
第一是凭借高考裸分入围,比如北大在北京投放 50 个招生计划,入围比例为 1:6,那么报考北大的考生里,高考成绩排名前 300 人(50 人 *6 倍)入围;
第二是凭借学科竞赛金银牌可以申请破格入围,不过我们刚才也讲到,目前金银牌数量越变越多,银牌已经不能保证拿到破格资格了;
第三是初试模式,当前有上交大、复旦等 10 所高校采取初试模式,这个模式既不看高考成绩也不看竞赛成绩,而是单独設定一个考试,考过了就可以入围;
第四就是今年新出台的政策,满足一定条件下,考生如果高考单科成绩优异,也可以破格入围。
新高考带来了选科,选科衍生出了赋分制,赋分就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高考成绩拉不开差距。这就促使高校通过自主选拔、通过校考,来选拔其中的拔尖创新人才。
我们以北大、清华为例,北大强基计划数学考试内容里,高中课内知识只占 40%,剩下都是超纲的;清华不超纲内容只占四分之一。清华的物理,高考内容只占据 11%,也就是只有一道题不超纲,剩下整张卷没有一道题可以用高考知识可以解答的。
因此,可以说强基计划的选拔,难度完全凌驾于高考之上。
而今年的高考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没有了考纲,考得特别灵活,甚至今年一些地方的压轴题,已经考到竞赛的思维方法。所以我一贯强调,如果不适合,硬逼着固然是不对的,但对于适合的学生来讲,一定要积极拥抱多元升学,主动适应新高考。
专注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从目前政策层面出发,或许能衍生展开非常多赛道,不过学策科技始终专注为学校及教育局提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
从公开招投标数据上也能看得到,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学校及政府项目,相关课程和服务已惠及 20 余个省份的数百所学校和教育局。而学校之所以选择我们,其中关键,就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全职教研团队,团队成员全部毕业于 985 高校,北大、清华两校毕业占比 90% 以上,并自主研发了涵盖五大学科竞赛、自主选拔和课内培优等尖优生课程体系。
此外,我们通过多年在学校落地实践,探索出一条科学选拔、贯通培养、完备体系与动态分流结合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及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培养的重要性。当然,实践这种模式也很考验我们的项目落地能力。
(一)分层课程体系 + 成熟落地运营为核心竞争力
所有环节中,最重要还是分层课程体系设计。我们所有课程均在新课标及校内课程基础上做研发,确保对校内教学体系实现有益补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提高、拓展知识的学习需求;通过与多元升学路径精准对接,提升培养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升学带给学生的压力。
分层课程体系可以概括为三级,最难的就是一级五大学科竞赛,对学校、生源都有一定要求;其次是自主选拔课程,包含了强基计划、清北高校专项计划,因为校考难度介于高考到竞赛之间,所以总体要求相对低一些;最后是课内培优。
在这个垂直领網域里面,独立研发是一项稀缺能力,而我们恰恰补齐了这块的短板。
与此同时,学策科技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落地运营体系,同样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一般 To C 业务不一样,To B 落地非常复杂:首先要跟主管领导谈,但他们只管决策不管具体项目落地,到了学校层级,校长把任务交给副校长,副校长发给主任,主任再发给某位老师,老师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又要向上逐级汇报。
所以说成熟的落地运营体系是有门槛的,门槛还比较高。我们建立了由数十位专职运营老师组成的服务型运营团队,凭借多年学校项目服务经验,能快速搭建校本项目组,依据学校实际需求提供全方位辅助运营服务,快速搭建完整运营体系。
所以说我们是一家卖课的公司吗?
不,我们是卖 " 方案 " 的公司,我们是卖 " 服务 " 的公司。我们关注的是整个学校的全场景,人才培养的全路径。
我们能帮学校做什么呢?其实非常多,甚至可以从招生开始。
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生源怎么出好的成绩?有些学校因为既往成绩没有那么好,所以招不到好生源,那么可以借助我们的培养体系和师资力量帮助学校招生。
招到生源后,我们还要帮助学校做选拔,识别哪些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培养方案。同时,因为一些家长不理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所以我们还要做宣讲,从政策讲到数据,帮助家长理解、接受,进而配合学校实现对拔尖人才的共同培养。
(二)扬长补短,开放融合
我们所希望的,不光是帮助学校取得一时的成绩,更希望能帮学校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来。这对学校来说是很难的,因为它对师资要求门槛很高。所以这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帮助学校进行师资培训。
当然,我们所说的师资培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培训,而是基于我们擅长的,比如学科竞赛领網域、自主选拔领網域的培训,学校负责 " 扬长 ",我们来 " 补短 "。
最后还要讲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没有一所学校能说 " 我的优秀学生是我独立培养的 "。越好的学校就会越开放,它会欢迎并聚拢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它服务。所以我们非常深刻地体会到越是封闭的地区越难推进。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我们和很多地市实现了区網域统筹合作培养,在单校合作上也取得很好的成绩,今年物理竞赛的决赛里,50 名国家集训队成员,有 37 人是我们的学员;但让我更有成就感的是,我们帮一些县级中学,实现了清北新突破,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包括我的母校,今年我们也培养出一位北大的学生。
未来,我们希望能再进一步探索加强科技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帮助地方教育局和学校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全学段、全流程贯通培养,真正做到系统性提升区網域教育水平。今天在 GET 大会看到教育产业重新回归到热闹的景象,对所有教育从业者来说都是件好事,很高兴能参与本次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