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企需要什么样的“新质生产力”?,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雅洁 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 " 新质生产力 "。
这种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代表新领網域、高技术含量、体现创新驱动的生产力跃迁,也正在成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方向。
按照会议提出的 "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 要求,如何抢滩新产业、如何发挥新质生产力,将是国央企的重要课题。
上海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国央企培育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今年 9 月," 新质生产力 " 一词首次出现于高层的表述中,"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更新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认为,目前新质生产力还没有确切的范围,但总体上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纳入新质生产力的范畴。
祝波善认为,诸如能源、航空以及相关制造业领網域等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新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此外,每个行业都要向新质生产力对标,即使是传统基建领網域,也有很多新技术加持,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祝波善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下一步,国央企不仅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还要在体制机制方面积极突破,培育适应创新的土壤与环境。
祝波善表示,为了落实 " 新质生产力 ",未来还要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通过有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部活力和创造力,在新的产业、技术生态中,科学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产业、业务取舍,革新技术创新体系,架构科学的科技研发战略,完善科技投入产出的评价体系。
他说:" 还要尽快建立创新的容错机制,并建立产业链思维、生态链思维,摒弃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习惯。"
国企改革新维度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也给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抓手," 增强核心功能 " 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目标。
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昌明表示,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将改革任务细分为 " 功能性改革任务 " 与 " 体制机制性改革任务 ",明确提出要 " 突出抓好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 ",无疑也是找准了改革的要害。本次会议将 " 增强核心功能 " 放在 " 提高核心竞争力 " 的前面,也释放了 " 功能性改革 " 优先的信号。
祝波善认为,本次会议将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放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面,体现了国有企业发展的科学性。国有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国家战略。他说:" 现阶段,国央企需要的核心功能是促进科技创新,布局新产业、探索新模式,增强产业链的控制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则主要基于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立。"
从 " 功能性改革任务 " 和 " 体制机制性改革任务 " 两方面来看,祝波善认为,下一步,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国有企业需要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基于这样的定位和要求,国有企业需要在自身的产业布局、科技投入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他说:" 体制机制性改革任务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经营机制等方面,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切实推进国资监管体系的改革深化,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的确立。"
刘兴国表示:" 当前阶段,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增强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引领,强化民生幸福保障。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主要围绕技术创新来构建与提升,要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自立自主自强。"
刘兴国认为,在功能性改革方面,关键目的是增强核心功能。国企首先要明确集团和子公司的功能,并根据发展变化做动态调整;其次要围绕功能实现,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和产品结构;再次要加强能力建设,确保能够高水平实现科技创新、安全保障、产业控制等功能。
他表示,在体制机制性改革方面,关键目的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国企首先要完善创新机制,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模式,强化创新激励,鼓励成果转化,形成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其次要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规律作用;再次要持续优化企业内部流程与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激发积极性与活力的体制机制。
刘兴国补充称,想要持续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还要注意规避改革上的风险,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领網域:一是资产流失的风险,要防止部分人员借由结构调整侵蚀国有资产;二是要防范功能性改革与体制机制改革的失调,既要做好功能性改革促进核心功能的增强,也要做好体制机制性改革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二者不可偏废。
在实施路径上,刘兴国认为应当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将企业打造成原创技术策源地;二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未来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三是打造产业新结构,加快资产与产业结构调整,剥离低效无效资产,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增强传统产业发展动能,提升产业发展引领力、控制力。
祝波善还提示了民营企业同样在新质生产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说,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困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关键还是在于信心、预期、安全感。民营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应该主要体现在加大科技研发、布局新领網域、探索新模式,融入相关产业链、生态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