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蔚来:旗舰新车要来了,新品牌也要来了,欢迎阅读。
导语
2023 年最后一个月,蔚来见到了曙光。
从 11 月等到 12 月,姗姗来迟的蔚来第三季度财报终于发布了。
在财报发布前,江淮汽车对昨日(12 月 4 日)的蔚来收购工厂一事正式发布公告,蔚来确实拿下了 F1 和 F2 两座工厂,不过价格不是 45 亿,而是 31.58 亿元,剩下的 14.18 亿元合肥市政府承担了。
工厂和资质的事落定,紧接着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整体来看还算乐观。
· 第三季度蔚来共交付 55432 辆新车,环比增长 135.7%,同比增长 75.4%,创季度交付新高;
· 总营收 190.666 亿元,同比增长 46.6%,环比增长 117.4%,创下新高;
· 净亏损 45.556 亿元,同比扩大 10.8%,环比下降 24.8%,较二季度有所收窄;
· 汽车销售额 174.089 亿元,同比增长 45.9%,环比增长 142.3%;
· 车辆利润率 11.0%,不及去年同期 16.4%,比今年二季度 6.2% 有大幅提升;
· 整体毛利率 8.0%,不及去年同期 13.3%,比第二季度 1% 有大幅提升;
· 研发投入 30.4 亿元;
· 现金储备 452 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了 137 亿元。
虽然整体较去年同期而言,状态还没有回到之前的水平,不过相比第二季度有很大提升,车辆毛利率回到两位数的水平,现金储备的增加也让外界对蔚来多了一份信心。
最近两周,蔚来喜事不断。先后与长安和吉利达成换电合作,又终于拿下了造车资质。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在谈到近期表现时表示:" 我们完成了对公司两年运营计划的全面规划,以确定关键目标、优先事项和行动计划。同时,我们明确了组织优化、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机会。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推进核心技术,开发关键产品,以及增强销售和服务能力。我们对蔚来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长期竞争力充满信心。"
第三季度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对第四季度的表现,蔚来给出的交付指引在 47000 — 49000 辆之间,已经公布的 10 月和 11 月交付量分别为 16074 辆和 15959 辆,所以 12 月的交付量应该在 14967-16967 辆,基本维持在 1.5 万、1.6 万这个水平。
第四季度营收预期 160.79 亿元— 167.01 亿元之间,较 2022 年同期增长约 0.1% 至 4.0%,不及第三季度。
在今天晚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蔚来的管理层重点回应了投资人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新车型,二季度财报会议上李斌的一句 "2024 年蔚来没有新车 " 让外界对明年的表现很是担心,刚刚李斌确认,"12 月 23 日的 NIO Day 上蔚来会发布一款旗舰车型,是未来技术创新的旗舰之作,会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标杆。"
在降本增效方面,李斌承认内部存在低效、组织效率不高的情况,不过已经在调整。具体来看,蔚来内部有一个指标,三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就会砍掉或推迟,比如自制电池项目,虽然还会继续研发电芯,但是生产会委托给第三方进行。
接下来蔚来会坚持三个高优先级,即关键技术的长期投入,销售和服务网络,以及确保 3 个品牌 9 款产品如期上市。
同时李斌还指出,获得了独立的造车资质和拥有自己的工厂,从制造角度能够让蔚来的制造成本降低 10%。
对于换电业务的放开,李斌表示换电和云服务很像,网络效应很强,经过五年的运营,现在是时候开放了。
李斌坚信换电模式可以持续并且能够盈利,目前蔚来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对外合作,有些合作伙伴购买了换电站的硬體,交给蔚来进行运营,同时 NIO Power 也在资本层面寻求开放。
对于新品牌(项目代号阿尔卑斯),李斌透露第一辆车已经完成了样车试制,是历史上状态最好的一款车,很有竞争力,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改进完善。
未来蔚来会有专用换电网络和共享网络,明年开始共享网络的建设,共享网络蔚来品牌、新品牌和其他换电品牌都可以用;销售网络上蔚来和新品牌是分开的,不过部分服务中心可以共享。
对于智能驾驶,李斌透露,蔚来的城区领航辅助表现超预期,目前已经具备 100 多个城市先锋用户开放测试的能力,接下来会逐步邀请用户试用。蔚来的数据闭环能力很强,超越竞争对手,在建立数据闭环之后,后续的迭代会很快。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