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造车新势力2023年期中考:理想狂奔,蔚来、小鹏“掉链子”,问界已“扶不上墙”?,欢迎阅读。
蔚来和小鹏大概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单月交付量会双双不及理想的三分之一。
作 者 | 崔一然
责 编 | 尚 武
出 品 | 汽车 K 线
年度过半,新势力也交出了半年成绩单,理想首次突破单月交付 3 万辆,蝉联冠军宝座,甚至今年上半年的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 2022 全年近 6 千辆;蔚来、小鹏、零跑等新势力车企处于持续回暖趋势。
1
理想月销超 3 万,蔚来重回 " 万辆阵营 "
上半年," 蔚小理 " 分化、哪吒销量持稳、零跑触底反弹。从排名来看,除理想较为稳定外,全面洗牌。
6 月份,理想共交付新车 32,575 辆,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 3 万辆,同比增长 150.12%。2023 年上半年,理想累计交付新车已达 13.91 万辆,超过 2022 全年的交付量。
6 月 17 日晚,在理想汽车 " 家庭科技日 " 上,理想宣布旗下首款纯电车型、理想超级旗舰被正式命名为 " 理想 MEGA",该车型将在今年年底发布,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更是放出豪言称," 理想 MEGA" 将成为 50 万元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
可以预计,未来理想将以 MEGA 为起点,逐渐过渡到更多能源方式的新能源市场,至于能否取得 " 理想 " 的销量,一切还得看产品。
紧随理想汽车之后的零跑以 13,209 辆的交付成绩,成为新势力车企月度交付量第二,同比、环比分别实现 17.32% 和 9.55% 的正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在 2023 年的排名走势十分 " 励志 ",从 1 月、2 月的垫底,到 3 月、4 月奋起直追,直到 5 月、6 月重回 TOP 3,不得不说,零跑的高性价比优势,或许在助力它的触底反弹,但这条路能否持久,还需要更长远的时间来验证。
哪吒是理想外,今年表现最为稳定的新势力车企。6 月哪吒汽车交付量继续破万,交付量为 12,132 辆,但同比下降 7.79%,环比下降 6.88%。其中海外交付量为 1,201 辆,哪吒 GT 交付量为 1,298 辆。而且,在《汽车 K 线》统计的六家造车新势力车企中,哪吒汽车也是唯一一家尚未 IPO 的企业。
蔚来交付量在 6 月重回万辆阵营,达到 10,707 辆,其前两个月交付量分别为 6,658 辆和 6,155 辆。今年上半年,蔚来共交付新车 54,561 辆。6 月 12 日,在一季报发布后不久,蔚来突然宣布全系车型起售价减少 3 万元并调整首任车主用车权益,免费换电将不再作为基础用车权益。
或许是调价叠加全新 ES6、ET5 旅行版的问世,使得蔚来在经历了 4 月、5 月的谷底后,能够让交付量在 6 月重回万辆水平线,环比增长将近 74%。上半年,蔚来累计交付新车约 5.46 万辆。
2
新势力及格线越发内卷?
在圈内人士看来,良好的汽车交付量是新势力车企健康运营的关键,同时也是港股汽车业上市公司的核心指标之一。于是,每月首日发布交付成绩,成为了越来越多新势力,以及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传统。
此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蔚来董事长李斌等多位新势力车企掌门人也多次强调汽车交付量的重要性。李斌甚至在今年 4 月的媒体沟通会上直言:如果接下来每个月销量还是 1 万辆,自己就要和蔚来总裁秦力洪找工作去了。
可惜,今年 6 月,小鹏汽车的单月交付量仍不足万辆,数据显示,小鹏 6 月交付 8,620 辆,环比有所增加,但同比降幅最为严重,达到 43.64%,今年上半年,小鹏累计交付也仅为 41,435 辆,不及理想汽车的三分之一。
不过小鹏对未来交付量颇有信心,何小鹏曾在 6 月 29 日的小鹏 G6 新车发布会上表示,从 6 月 9 日预售至当日,G6 订单已经突破了 3.5 万辆。
问界在 6 月份,再次回归低调,通过赛力斯公告显示,赛力斯(含 AITO 问界)的单月交付量依旧仅为 5,668 辆,同比下降 25.99%,环比微增 3.70%。
「图片来源于赛力斯集团 6 月产销快报」
因此,单纯从交付量来看,《汽车 K 线》统计的六家新势力以及新能源车企中,理想已经稳居第一梯队,零跑、哪吒、蔚来均月销过万,构建起第二阵营,小鹏暂列第三集团,赛力斯目前已经基本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 头部俱乐部 " 的月交付门槛,已经拉高到 8,000 辆以上,对比之前 2 月 -4 月 5,000 辆的标准提升了不少,可见新势力间的竞争正在进入新阶段,而一些正在孵化的新势力品牌,和以上几家主流新势力车企之间,更是形成一条巨大的、看不见的鸿沟。
值得关注的是,7 月 3 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 2,000 万辆下线活动在广州举行。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活动致辞中表示,"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更新和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70 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第 2,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
那么,无论是迈入 2,000 万辆的新阶段,还是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下半年的新势力赛道,都会出现更加白热化的争夺,最终留在赛道上的玩家们,谁又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