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客户多到没地坐了”!北京救市48小时:二手房成交环比涨一倍,欢迎阅读。
腾讯新闻《潜望》 作者 郭亦非
冷清的北京楼市迎来了超预期的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由于政策在上周五晚间落地,这波救市效果能否立竿见影," 打头炮 " 的周末两天格外关键。
中原地产统计,9 月 2 日,北京新房成交超过 1800 套,对比整个 8 月 3100 套的网签规模,救市第一天已经超过之前半个月的成交量。
二手房同样迎来暖意,同日成交 1200 套,环比上涨超过 100%,但这一成绩依旧低于 2023 年 2-3 月小阳春行情时,周末 1500 套以上的水平。
腾讯新闻《潜望》从多位链家经纪人处获得的数据显示,周六日两天,链家全市二手房成交量均超过 600 套。链家是北京市场份额最大的中介品牌。
一位链家资深经纪人告诉作者,北京 317 新政最高时曾达到 700 套,平常周末基本成交在 300-400 单。
由于网签数据的滞后性,目前官方暂未披露权威口径下的实际成交量。
北京是一座以存量房为交易主力的城市,新房二手房占比达到 3:7 甚至更高," 卖一买一 " 的交易链条是常态,在成交量剧增的同时,挂牌量也水涨船高。作者了解到,周末两天,链家新增挂牌量超过 3000 套。截至 9 月 2 日晚间,链家内部北京市场实时库存量已高达 15.4 万套。
周末两天,腾讯新闻《潜望》作者走访多处新盘售楼处及热门二手房板块发现,市场成交量陡然攀升的背后,更多则是过去数月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开发商全线涨价多为营销噱头,意在烘托上行气氛,借此逼定客户,优惠折扣、靠中介分销带客仍为普遍情况。
" 虽然这两天成交量很高,但很难长久。政策刚出来,最大感受就是市场在消耗低价的库存房,等这一波性价比高的房源卖完之后,业主在涨价,客户不愿接,买卖双方进入新一轮博弈期。" 前述链家经纪人告诉者。
在短期需求释放后,后续购买力是否更跟上,以及市场能否真正走出下行区间,恢复良性健康发展,则取决于政策持续发力力度、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等因素。
临时涨价是个案,链家最新挂牌量创新高
" 业主临时涨了 15 万,最后 820 万卖了。"9 月 1 日晚上,林海(化名)接到了中介的反馈,自己之前犹豫不决的这套亚运村板块的房子刚刚卖掉,剩下小区同户型的房子目前最低挂牌价已达 880 万元。
不过,临时涨价的情况在当下市场并不常见。
作为北京房价天花板的海淀区万柳板块,麦田房产资深经纪人辛坤成在这里深耕了 12 年。他告诉作者,周六一天,万柳板块就成交 10 套,但只有一套涨价是 80 万成交,目前板块挂牌库存量超过 300 套,但真正符合买家心理价位的房子也就 20 套左右。
辛坤成表示,相比于整个 8 月成交 19 套房源,万柳一天成交 10 套超出预期,这集中在 1600-1800 万元之间的小三居户型,新政等于加了两三百万的杠杆。
不过,他也认为,对于高端产品,杠杆率有限,短期内难有更多成交。以万泉一套市值 2650 万元的南北三居为例,最低指导价 845 万元。按照最低税费计算,政策前后,首套贷和二套贷相差 338 万元,即使最高贷款 507 万元,占比也还不到 20%。
在北京典型的刚需板块昌平区回龙观,一位规模中介公司经纪人告诉作者,其深耕的小区以 500 万元左右的两居为主,属于上车盘,原来外地有贷款记录的客户从二套变成了首套,从 6 成首付降到 3.5 成,努努力还能够得上。有之前带看的客户在新政当夜线上咨询,第二天就来看房成交了。
这位经纪人称,虽然周末两天的带看量是之前的 2-3 倍,但门店仅成交了 2 套,而且现在普遍议价空间较少,买房周期也给得短,少数不着急卖房的业主还上调了报价,多在 5-10 万元,一天新挂牌了 4 套房源,而原来过去半个月也挂不来一套房。
当链家最新挂牌量达到 15.4 万套的历史新高时,过去数月,作为北京楼市晴雨表的二手房成交量,却呈现逐月下滑态势。
北京住建委官网数据统计,自 2023 年 3 月达到 2.21 万套阶段性高峰后,二手房成交量开始下滑,4-7 月份,分别为 1.39 万套、1.29 万套、1.16 万套、0.97 万套,直到救市政策接连吹风的 8 月才止住颓势,当月环比上涨 12.8% 至 1.09 万套,但同比依然下降 21.3%。
" 客户多到没地坐了 ",但新房仍是买方市场
相较于二手房,新房救市效果更为明显,但也呈现分化状态。
" 客户多到没地方坐了。" 一位朝阳区豆各庄板块项目营销负责人对作者表示,上周五当晚就卖了三四套,直到夜里 12 点客户才走,周六又卖了十多套房,这顶得上过去大半个月的成交量。此前数月市场下行,周末才卖三四套房,不过现在的成交量还没达到此前 20 套的高峰。" 小阳春曾单月成交过百,4 月之后就没劲了,一个月才卖 30 套。按照现在的成交节奏,9 月份卖到 80 套没问题。"
对于后市走向,这位负责人相对谨慎。他判断称,项目以刚需为主,这两天消耗的都是过去积累的老客户,首付从 6-8 成下降到 3.5-4 成,这部分首付不够充裕的客户转化就很快,但这样的客户目前积累厚度并不够,我们更为关心后续是否有持续新增的购买力。
与此同时,另一位朝阳区改善楼盘营销负责人则告诉作者,尽管周末到访量环比增加了 20 组,但周六仅卖了一套,原因在于此前 " 卖一买一 " 的交易链条停滞了,很多客户得先卖房,才能改善置换,预计成交量起色还需延后。
作为以改善型需求为主的北京市场,此次 " 认房不认贷 " 落地前,换房视为二套,由于多为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高达八成,因此改善需求被极大压抑," 卖一买一 " 交易链条难以通畅,一二手联动效应也不足。
这位负责人称,目前整个大区網域有 20 多个竞品,项目同质化严重,所以真正手里有钱的客户也会多方比较,现在压根不会担心踏空、房价暴涨的情况,此外,购房者普遍也不会把杠杆拉满,手里留点现金,以备后续的月供还贷压力。
对于个别楼盘趁机打出涨价广告海报的营销行为,上述营销负责人对作者表示,这更多是营销的噱头,现在还处于买方市场,我们的策略是趁着这一波利好視窗,抓住靠谱的客户,继续推进折扣优惠,希望顺势快速出清,回笼资金。" 现在销售节奏已经延后了大半年,所以普遍有 4% 的优惠,去年也才 8 ‰。整个板块也都在用中介分销,渠道费 3 个点居多。"
这一波行情持续多久,目前难以精准预判。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北京市场肯定会出现 " 金九银十 ",二手房成交量有望快速上涨到 1.5 万套 -2 万套,部分区網域短期出现价格上行也成为必然。
贝壳研究院则相对谨慎,其研报认为,根据历史经验来看,放松限贷后三个月,二手房交易量水平较政策前提升 20-30%,在上述作用期,房价也会企稳。
在超预期放开 " 认房不认贷 " 后,留给北京市场的调控工具箱仍有不少 " 存货 ",比如按照央行最新政策将首付比例下调、提高非普住宅的认定标准等等。
9 月 2 日,在放开 " 认房不认贷 "4 天后,广州多个楼盘吹风下降首套首付比例至 20%。不过,目前该政策尚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