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扇贝跑了”迎来大结局:獐子岛原董事长获刑15年,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红星资本局 ,作者杨佩雯
獐子岛(002069.SZ)扇贝逃跑事件迎来了大结局。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獐子岛原董事长、总裁吴厚刚因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诈骗罪、串通投标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数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 92 万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从 2014 年以来,獐子岛的扇贝屡登新闻头条,从 " 扇贝跑了 " 到 " 扇贝饿死了 ",曲折的发展不仅震惊了股民,也引来了证监会等机构的立案调查。
最高检披露 " 獐子岛 " 案件
獐子岛原董事长吴厚刚被判 15 年
据证券日报等媒体报道,12 月 28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 2023 年金融检察工作案事例," 獐子岛 " 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在列。
截图自最高人民检察院视频
公开资料显示,瘴子岛是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海珍品育种育苗、海水养殖增殖、海洋食品研发、加工与销售、冷链物流和渔业装备等产业。
案例显示,2016 年,为避免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獐子岛原董事长、总裁吴某某(指吴厚刚)指使公司人员制作虚假《月底播贝采捕记录表》,调减虾夷扇贝采捕面积以虚减营业成本,对部分海網域已经不存在的扇贝应作核销处理而不作核销处理,虚减营业外支出。
獐子岛公开披露的《2016 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 1.3 亿余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 158.11%。
2017 年末至 2018 年初,为能够在 2016 年已经采捕但未作记录的隐瞒区網域重新播种扇贝苗,吴某某指使公司人员在隐瞒海網域增设抽测点位、编造扇贝死亡的虚假消息,对已采捕海網域的扇贝虚假核销、减值,相关人员还虚增捕捞面积和营业成本,以核销 2016 年度的虚增利润。
獐子岛公开披露的《2017 年年度报告》虚减利润 2.78 亿余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 38.57%。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6 月,吴某某擅自更改大连市獐子岛集团海網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指使他人编造虚假材料申领国家人工鱼礁建设补助资金共计 2400 余万元。此外,吴某某等人还有串通投标、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等犯罪事实。
2022 年 10 月,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以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诈骗罪、串通投标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被告人吴某某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 92 万元;另有其他十一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不等(部分适用缓刑),并处罚金。
在宣判后,吴某某等 5 人提出上诉。
2023 年 5 月 25 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獐子岛扇贝成股市 " 明星 "
从 " 扇贝跑了 " 到 " 扇贝饿死了 "
从 2014 年起,獐子岛的扇贝一度成为 A 股市场上的 " 明星 ",先是 " 跑了 ",后又 " 饿死了 ",一举一动都受到股民的关注,曲折的发展不仅震惊了股民,也引来了证监会介入调查。
2014 年 10 月,獐子岛发公告称,按制度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根据抽测结果发现部分海網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将产生重大损失。
当时,獐子岛称,综合多方情况来判定,其海洋牧场发生了自然灾害,灾害主要原因为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营养盐变化等综合因素。
" 扇贝去了哪里 " 也曾成为股民的热议点,甚至有人调侃称,可能去暖和的地方过冬了。
红星资本局翻阅财报发现,獐子岛在 2014 年的营收约为 26.62 亿元,净亏损 11.89 亿元。
2018 年,獐子岛的扇贝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范围中。当年 2 月,獐子岛发公告称,其发现部分海網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
对于存货异常,獐子岛当时给出的分析判断是: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 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也就是说,这一波的扇贝不是 " 跑了 ",而是 " 饿死了 ",这再次引发了股民的热议。
2018 年 2 月 9 日,獐子岛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调查通知书》显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獐子岛立案调查。
就在证监会立案调查后,2019 年 3 月末,獐子岛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 4000 万元 -4500 万元,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又与扇贝有关。
獐子岛称,受 2018 年海洋牧场灾害影响,其于 2016 年、2017 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可收获资源总量减少,短期内,由于海洋牧场养殖产品产量下降,相应折旧摊销、海網域使用金等固定成本无法摊薄,导致产品部門成本上升,影响 2019 年一季度业绩约 900 万元。
证监会借北斗卫星找扇贝
利用卫星定位数据还原实际捞捕轨迹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还借用了北斗卫星找獐子岛的扇贝。
据央视财经报道,獐子岛捕捞面积的多少由捕捞人员按月提供给财务人员,无逐日客观记录可参考,财务人员也没有有效手段核验,内控严重缺失。可实际上,獐子岛的采捕船去过哪些海網域,停留了多长时间,早已被数十颗北斗卫星组成的 " 天网 " 记录了下来。
上述报道称,调查人员利用客观的卫星定位数据还原出獐子岛采捕船实际捕捞轨迹图。经过对比发现,獐子岛没有如实记录采捕海網域,2016 年的实际采捕海網域面积比账面记录多出近 14 万亩。
图据央视财经
证监会表示,獐子岛在 2014 年、2015 年已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下,客观上利用海底库存及采捕情况难发现、难调查、难核实的特点,不以实际采捕海網域为依据进行成本结转,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真,2016 年通过少记录成本、营业外支出的方法将利润由亏损披露为盈利,2017 年将以前年度已采捕海網域列入核销海網域或减值海網域,夸大亏损幅度。
此外,獐子岛还涉及《年终盘点报告》和《核销公告》披露不真实、秋测披露不真实、不及时披露业绩变化情况等多项违法事实,违法情节特别严重,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2020 年 6 月,证监会对獐子岛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对獐子岛给予警告,并处以 60 万元罚款,对 15 名责任人员处以 3 万元至 30 万元不等罚款,对 4 名主要责任人采取 5 年至终身市场禁入。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