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AI+AR眼镜大战拐点:巨头厮杀,Rokid们内卷,欢迎阅读。
文 | 商业秀
趁着 AI 势头的火热,巨头们纷纷涌入 AR 眼镜。
无疑,Meta 的第二代智能眼镜产品 RayBan Meta,以其 299 美元的售价、仅为 49 克的重量、百万级别的出货量,让大众看到了 AI 终端落地场景的可行性。而苹果的 VISION Pro 虽然遭遇了 " 滑铁卢 ",但至少让人们不再认为头戴装置只能用于娱乐。
除了 Meta 和苹果外,今年国内的几家互联网巨头也 " 杀入 " 进来。8 月 8 日,小米生态链企业蜂巢科技发布了 AI 音频眼镜;9 月 3 日,字节跳动全资收购 Oladance,为进军 AI 音频眼镜铺路;11 月 12 日,小度科技发布了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小度 AI 眼镜。
就连三星也在加入这场智能眼镜大战。据外媒 11 月 18 日报道,三星与谷歌合作开发的扩展现实(XR)智能眼镜预计要到 2025 年下半年才会发布,首次生产 50 万台,将与雷朋和 Meta 合作的眼镜一样,使用高通的 AR1 芯片组。
在 AR 眼镜用户基数较小的情况下,头部厂商将重心聚焦到了 AI 眼镜上,后者以较低的技术门槛和较高的用户接受度,成为目前产业的主流产品方向。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AI 智能眼镜是当前产业公认的 AI 最具性价比硬體落地方案,2024 年是 AI 智能眼镜领網域的拐点时刻。
在这个节点,为了快速占领 C 端用户,除了巨头的厮杀,被称为 "AR 四小龙 " 的雷鸟创新、XREAL、INMO 和 Rokid 也不甘示弱,纷纷卷产品、卷价格、卷生态——频推新品、丰富产品线,也与传统眼镜品牌合作,增加需求侧的影响力,甚至在价格上的竞争直接干到了千元级。
比如蜂巢联合星创视界共创产品并入驻旗下品牌宝岛眼镜的门店,雷鸟创新与博士眼镜成立合资公司。近日,Rokid 推出了最新的一款与 BOLON 眼镜联名的的 AI + AR 眼镜—— Rokid Glasses,售价 2499 元。
AI+AR,是个性感的故事吗?"Rokid 们 " 轮番安排的新品,哪一款能 " 征服 " 和占领大众的心智?
AI 眼镜价格战 " 凶猛 "" 杀手级 " 产品缺位
自 AI 眼镜 " 上位 " 以来,行业内的价格战就愈演愈烈。
最初,AI 眼镜的产品单价在 2000-5000 元之间,同时 " 四小龙 " 也持续发力 5000 元人民币以下价格段。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轻量化产品变得火热,市场上出现大量千元级的产品。以细分产品智能音频眼镜为例,洛图科技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3 年智能音频眼镜线上市场均价为 1167.8 元;其中 1000-1999 元价格段市场份额达到 55.3%,占比最高;400-699 元价格段占比增长至 24.1%,同比上涨 14.7 个百分点。
从大厂到创业公司,似乎都在以牺牲成本的方式 " 卷价格 "。
近期,百度推出的小度 AI 眼镜,据快科技的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小度 AI 眼镜的销售成本可能低于 Meta 智能眼镜的 2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2136 元)。
在这以前,这个价格也许有竞争力,但如今因以雷鸟创新和 XREAL 为代表的玩家,都已将该类产品的价格拉到了一千元级别,小度 AI 眼镜或因此会失去价格优势。
此前,雷鸟创新推出的 Air 2s AR 眼镜,曾以 2698 元的定价吸引用户,而今年 10 月底,最新款 AR 眼镜 Air 3,价格则直接下探到了 1699 元。5 个月前,XREAL 推出的 Beam Pro,同样极具竞争力。但如今多个版本中,Beam Pro 6GB+128GB WiFi 版本的售价低至 1299 元。
这无异于赤裸裸的 " 价格战 "。对玩家而言,如今只有坚持低价策略,才更有可能吸引大众市场的潜在客户,以此提升产品出货量。
而这一轮价格战,恰恰是以 AI 眼镜成为主流产品方向为分界点。
AR 眼镜的产品迭代,一直备受争议。过去数年," 四小龙 " 逐步推进 AR 技术与智能眼镜的融合,但想要成为 " 下一代智能手机 " 的构想尚未实现,行业整体规模太小,距离 " 下一个 iPhone 时刻 " 还很远。
" 头盔式 " 的 AR 眼镜,尚需要较高的硬體配置。例如,不少 AR 眼镜为了实现拍摄、感知现实、眼动追踪等功能用途,至少需要 5-7 个左右的摄像头,如 Meta Orion 的核心亮点之一就是有 7 颗摄像头。
更高的硬體配置,也意味着成本投入和购买门槛也更高。Meta Orion 每副眼镜的生产成本大约 1 万美元,被称作 " 史上最贵 AR 眼镜 "。Meta 计划生产约 1000 台 Orion,相当于硬體上要投入 1000 万美元。
由于普遍面临成本、量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考验,项目发展不顺或暂停的现象时有发生。外媒 The Information 曾报道,苹果 Vision Pro 最早将于今年 11 月停止组装、后续还将停产。
AI 眼镜的产品形态则全然不同。它的特点是轻薄、体积小和易携带,更侧重于集成 AI 技术增强用户体验,在现阶段能够快速落地,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新颖的体验。
如果说,AR 眼镜是满足人们未来想象的 " 完全体 ",那么 AI 眼镜就是一种 " 过渡产品 "。
由此,不少 AR 厂商开始声称自己走的是 "AI+AR" 路线。实际上,谁也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哪种类型的产品、技术路线会占据主导地位,AR 厂商们也只能选择两条腿走路,同时专注于 AR 眼镜和 AI 眼镜的研发中。
但对于 AI 眼镜这一 " 过渡产品 ",没人愿意放弃。雷鸟创新创始人兼 CEO 李宏伟曾提到,最近一两年,AI 眼镜的销量会比 AR 眼镜大,且大很多。
事实也确实如此。维深信息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4 年三季度全球 AR 销量为 10.6 万台,同比下滑 4%,是 AR 眼镜近几年第一次出现销量同比下滑。
AR 眼镜整体销量低迷的主要原因,除了渠道推广投放减弱和 B 端 AR 眼镜需求萎缩外,还有 AI 智能眼镜的崛起,也在悄然分走市场的 " 蛋糕 "。
不过,目前尚未出现一款现象级产品。从现实的角度考量,AI 眼镜市场已经到了玩家必须提前占位、加大投入的时候。而残酷的是,想要取得大众消费者的青睐,在丰富功能和应用场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众消费者的买单意愿不强
尽管 AI 眼镜遍地开花,但在产品功能和细分场景上,现有的产品都无法摆脱同质化问题,很难真正满足大众的需求。
过去数年,AI 眼镜产品经历了数次迭代,仍保持了相对 " 轻硬體 " 的特点,因为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引领了产品开发的风向标——一款拥有 AI 功能但整体上就像是普通眼镜的 AI 眼镜,更受到大部分用户的欢迎。
为了更易佩戴,大多产品减轻了整体重量,但真正佩戴起来,依然和普通眼镜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做到完全无感。
雷鸟创新推出的 AI 产品,如雷鸟 X3、雷鸟 Air 3 等,都在重量和功能上进行了平衡,产品重量区间大概在 60-80 多克之间。
李宏伟曾在一场大会中提到," 雷鸟 X3 真的像一个眼镜一样…… 60 克左右,就是大家正常戴的一个墨镜的重量。" 但实际上,消费者佩戴的近视眼镜和墨镜基本上在 30 克左右。
市场上还有其他较轻的产品,比如 Rokid Glasses 的重量为 49 克,后者也是国内目前轻量化优势相对明显的产品。作为对比,国外热门产品 RayBan Meta 的机身也只能实现 48 克左右的重量。
此外,大多主流应用的使用体验有限,因硬體条件限制,无法开发更为复杂的功能。尽管消费者对互動过程没有太多耐心,更追求傻瓜式操作,但依然希望产品能提供完善的智能体验。
无论是还未正式上市的小度 AI 眼镜,还是 Rokid Glasses,都集合了第一视角拍摄、AI 聊天、翻译等功能,重复率极高。此外,大多产品都具备的主流应用比如导航、观影、游戏投屏等;在细分场景方面,大多玩家则主要围绕游戏、文旅、教育、娱乐等领網域开发功能。
具体而言,续航时间是一大 " 痛点 "。AI 眼镜电池容量小,续航时间短,无法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导致大多产品只能在固定的地点使用。
例如,Rokid Glasses 的电池容量为 220mAh,连续日常使用时间为 4 小时,拍摄时工作时间仅为 40 分钟;小度 AI 眼镜没有提及具体数值,但连续播放时间为 5 小时;雷鸟 Air 3 声称内置的电池容量高达 4000mAh,但正常使用下,电池的续航时间也只能达到 6-8 小时。
在处理器方面,一部分产品采用了高通 AR1 的方案,如 Rokid Glasses;另一部分则选择内置高通骁龙 6 Gen 1,一款面向低端市场的芯片,如 XREAL Beam Pro、Rokid AR Lite 都曾被质疑为 " 为降低成本而牺牲核心能力 "。
由于受到硬體的限制,在游戏、观影、拍摄等场景中,不少 AI 眼镜还存在画面卡顿、投屏断线等问题,导致无法实现沉浸式的使用体验。
可以看到,大多具备硬科技实力的 AR 头部厂商,并未拿出开发 AR 眼镜时的那种 " 激进 ",AI 产品的开发也更为保守,更重视大众市场的喜好。
类似的故事不少。夏勇峰曾在接受 AI 光年采访时提到一个故事,2021 年年中,其创办的蜂巢科技先后获得了两轮融资,不少投资人希望公司在产品中加入双目大屏,但都被他拒绝了。
他认为,用户对眼镜的核心需求是能够长时间舒适佩戴,而非各种复杂的眼前显示功能。目前 AI 技术不会创造新的用户需求,更多是提升用户的体验。
但如果想要大众消费者为 AI 眼镜买单,产品的开发就不能只是简单地降低使用门槛、" 阉割 " 产品功能,而是应该推进技术研发,在完善产品功能和应用场景的同时,提供一个在性能、成本和使用上达到平衡的可行方案。
当玩家不将重点放到创造用户需求上,也就很难做出一个极具创新、颠覆市场的产品。
拐点已至谁是破局者?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AI+AR 眼镜已有初步的商业落地和产品应用,但仍然不足以改变大众消费者的生活。
目前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渗透率相对较低。根据 GIR 数据显示,2014 年至 2023 年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从 19.38 万台攀升至 675.53 万台,但与此同时,当前全球智能眼镜的渗透率不足 1%。
但在新一轮浪潮涌来后,更多巨头的加入,意味着它们开始愿意集中精力关注、收割这一细分市场。
不过,对于赛道内的 " 老玩家 " 而言,这并非好消息。
在赛道门槛、市场渗透率较低的阶段," 老玩家 " 更容易抢占市场、跻身头部,一旦竞争加剧,甚至进入洗牌阶段,不具备硬实力和持续的资金支持的 " 老玩家 ",很可能会率先出局。
无疑,AI+AR 眼镜赛道的发展,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再次出现了 AR 的投资热。雷鸟创新在半年内完成了三轮融资,最近一次是由嘉兴南湖科盈等机构联合投资的数亿元 B+ 和 B++ 轮融资,至此其在半年内累计融资超过 5 亿元。" 四小龙 " 之一的 Rokid 则在今年 1 月和 9 月连续获得近 5 亿人民币和 1 亿人民币的融资,至今其已完成 13 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 20 亿元。
但众所周知,像百度、小米、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作为中国手握最多现金、投资版图不小的科技公司。它们投资的手,几乎伸到了所有热门赛道。它们一旦入场,赛道内必将迎来更激烈的资本较量。
在 AI+AR 赛道," 四小龙 " 想要走到最后,必须拥有足以与巨头比拼的资本。
在市场的起步阶段,烧钱并非玩家的 " 免死金牌 "。归根结底,玩家需要将巨额投入,转化为难以突破的竞争壁垒——不仅涉及技术、产品、市场等多个层面,还涵盖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与合作。
现阶段," 四小龙 " 拥有大量落地产品,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这有利于其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完成市场教育。比如,雷鸟 X2 等产品,开始兼容微信小程式生态,通过用户规模庞大的社交軟體,扩大产品影响力;蜂巢则通过与传统眼镜企业共创产品,吸引线下市场的消费者,尤其是渗透已形成佩戴习惯的用户群体。
但目前市场规模还未跑起来,线上线下渠道的拓展,其实为时过早。
相比而言,围绕 AI 算法与模型的技术积累,更有可能凭借强大的创新性,在消费者群体形成号召力,从而刺激市场的爆发。
在这方面,深入布局 AI 产业的玩家更具优势,比如百度的小度 AI 眼镜,搭载中文大模型,可以提供更强大的 AI 聊天功能。不过,在语音识别、影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能力上,玩家仍需积累技术,为 AI 眼镜提供智能化建议和功能优化。
开放生态也是 AI+AR 眼镜的一大亮点。玩家需要构建开放的 AI 眼镜生态系统,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合作伙伴和用户加入。
一方面,提供常用的社交、短视频、购物等应用,鼓励开发者为 AI 眼镜开发更多的应用和服务;另一方面,实现 AI 眼镜产品与更多智能硬體设备的互联互通。包括华为、小米等在内的手机厂商,都可以将硬軟體方面积累的经验,转换到 AI 眼镜上。
整体来看,巨头们刚开始布局,但已在核心环节有自己的积累和优势。巨头对细分赛道的加码,往往是新一轮竞争开启的信号。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只要在垂直环节做得足够深,就不大可能会被淘汰。长远来看," 四小龙 " 如果不能在 AI 等核心技术壁垒上加大投入,补齐生态能力,未来的结局,很可能是给巨头们 " 打工 "。
谁会成为行业的 " 破局者 "?
人人都在翘首以待行业内诞生一个 C 端 " 杀手级 " 产品——就像社交軟體中的微信、硬體设备中的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消费者生活中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