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贴标签”如何影响我们?,欢迎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原文标题:《被标签禁锢的人》,题图来源:AI 生成
你给别人贴过标签吗?
比如:形容一个人工作中表现很细致、靠谱、敬业,形容他的外貌很瘦、健壮,很亲切等,这些标签,构成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整体印象。
假设很久不见对方,大腦会将印象存储下来,直到下次见面再索引出来,拍拍灰尘,更新一下。
我跟一些朋友聊了这个话题,挺有意思。
他们说,贴标签是大腦处理信息方式之一,这样记不住的人、事,直接打个标签,下次就知道了。
大家都喜欢给自己贴标签,这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具体表现;人在不断探索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有很多面和可能性。贴标签,不仅能向外界展示多元的独特性,还能找到同类的人,从而获得认同感。
另一个在 mcn 工作的朋友说:
公司喜欢给旗下网红贴标签,新人刚开始,为了给观众留下印象,会从昵称、简介、人设、行为、装扮等多方面进行设计。
我觉得蛮好的。聊到这,我在想,能不能给我弄几个人设,微信一个、现实一个、各平台都不一样。开玩笑。
一个话题被打开,总会 B 面情况发生。也有朋友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觉得:
标签化太固定,人是动态的。今天你给某人贴了一个标签,他下一秒就不是那个样子了。就像新闻一样,好的东西被夸得很好,坏的东西就被批评得很厉害。
我又问了问,那怎么办,是不是要及时更新标签呢?
一个朋友说,不是标签问题,是群体心理学问题,如果你发现某个人变化很快,是贴标签水平有问题,需要重新贴。
另一个朋友提出一个有趣的角度,他说有没有可能,有些人为了反抗你的标签,故意改变自己原本的样子。如果某个标签是在没有人纠正的情况下,自然呈现的状态,那应该是对的。
但如果你指出来,他就会为了反抗标签而改变,有人可能会在意你的看法,特别是年轻人,但年纪稍大一点的可能就不太在意了。
太有趣了。
所以,这让我觉得,人身上没有固定的标签。不同人视角不同。一个人的所有优点和缺点,因为外界的不同需求,所以在不同情况下被显示出来。
有时候,同一个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优点,在另一种情况下就变成了缺点。而这个特点是和外界互动中才显现出来的,只看这个人或事物本身,是不能简单地贴上任何标签的。
举个例子:
同一匹马,在人类看来是白色的,但在蜜蜂眼里就是紫色的,因为蜜蜂对紫外线更敏感。所以,争论这匹马本来的颜色其实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一个 " 原本 " 的颜色。
因此,即使在不同环境下,同一件事可能好变坏,坏变好,但大多数时候,有些特点是不变的,我们就以不变的 " 常态 " 作为标签。
虽然理论上我们说事物没有固有属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是会用这些 " 常态 " 作为标签,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处理事务的效率。
既然如此,贴标签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02
试图得出 " 好与坏 " 的结论,并不难。不过,在结论之上,不妨思考思考下,为什么会有标签化这个东西。
标签(label)这个词,最早指贴在基督教主教帽上的一根彩色布带,象征权力和声望。
后来,随着时间发展,这个概念在社会学中被进一步扩展,特别是,通过社会学家如莱默特(Edwin Lemer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发展成为了标签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虽然每个人都可能有轻微的偏离行为(" 初级越轨 "),但只有被社会显著标记的个体,才可能持续走上与这些标签相符的行为路径,这就是 " 越轨生涯 "。
那么,这个 " 初级越轨 " 和 " 越轨生涯 " 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让我们聊聊什么是 " 初级越轨 "。这指个体偶尔或者一次性的行为偏差,比如:青少年犯了一个小错误。
这种行为本身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要看社会、某个小群体对这个行为的反应怎样。如果他们反应特别强烈,给青少年贴上了 " 问题少年 " 的标签,这个标签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一旦戴上 " 问题少年 " 标签,这个青少年可能会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如果他接受了这个标签,就进入了所谓的 " 越轨生涯 "。
这时候,他会沿着社会给他画的轨迹走,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别人对他的期望,试图符合新的标签。
说得直白一点,社会通过群体标签来评价一个人,这些标签不只是描述一个人的行为,还可能决定他们的未来。所以,标签理论是一种工具,一种管理手段,它强调社会标签对人的作用。
那么,被标签化到底可不可怕?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心理学专家罗伯特 · 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在对 " 期望效应 " 方面的研究,比较知名,他做过一个实验:
起初,罗森塔尔把一群小白鼠抽成三组,分别交给 A、B、C 三组实验人员。他对 A 组的人说:
你们真幸运,你们的小白鼠是几位教授特别挑选并训练过的。它们非常聪明,智力几乎和人类差不多,所以,请好好对待它们,尽力让它们表现出最好的水平。
然后,告诉 B 组:
你们的运气很一般,小白鼠只是很普通的一组。它们血统一般,智力也一般。你们用最常用的方法训练它们即可。
最后,他对 C 组的人说:" 你们比较倒霉,这组小白鼠很糟糕。它们血统低劣,智力也很差,简直是笨蛋。你们随便训练它们吧,反正它们的能力已经注定了。"
3 组实验人员按照 " 指示 " 各自训练小白鼠一个月后,教授分别对 3 组白鼠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A 组的小白鼠表现最聪明,不仅都成功走出了迷宫,还比预计的时间快;B 组的小白鼠表现一般,只有一半成功走出迷宫,用时也比预计的长一些;C 组情况最糟,只有两只走出了迷宫,而且花的时间特别长。
实验结束后,罗森塔尔平静地告诉实验人员:这些小白鼠其实都是普通的小白鼠,没有什么血统或智力上的区别,只是他随机抽成了三组。
所以,他给三组小白鼠贴上标签后,对待小白鼠的实验人员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导致三组小白鼠走出迷宫的时间、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标签的力量。
当然,一个实验不足以说明所有问题。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再看看社会、或公司组织中一些实际情况。
人们常说,工作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那么,这个环境到底指什么呢?
只有椅子够不够舒服?电腦够不够大吗?我觉得不是的;环境,更多指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同事之间的相处方式,以及上级对下属的期望。这些因素所形成的标签,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和心态。
你在加入一家公司之前,听说这家公司 " 经常加班 ",那么 " 经常加班 " 的标签,可能会影响你的选择。再或者,一个人被领导打上 " 高潜力 " 标签时,他会得到更多关注和资源的分配。
相反,如果有人刚进公司不久就被贴上 " 表现平庸 " 的标签,那么,即使他具备改善的能力和潜力,也很难获得必要的支持。
很明显,标签不论正面、还是负面,都会影响一个人。
一个被标签化的人限制因素很多,不但限制自己,也限制这个人对公司甚至于对社会的贡献,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不妨反过来思考一下,你有没有被标签化过?
03
所以,标签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 · 康德(Immanuel Kant)在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过:
新的概念,要跟已经知道的东西挂钩,才有意义。
标签概念,在西方国家出现得特别早,放在历史中,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是政客们用来夸自己国家牛,给自己国家打个标签,这样就能和别的国家区别开来。
在国际上,西方国家开展国际舆论斗争时,热衷于给不同制度、不同阵营的国家贴标签,并且运用标签化的手段抹黑和攻击对方。
国际舆论场上,这种标签化行为,可以去迅速划定所谓的 " 敌友 " 界限,以此让对方在道义上处于弱势,削弱对方的软实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标签化的方式将普通的事件 " 政治化 ",给对方造成政治压力,从而遏制他国的发展等等。
这不难理解吧?
另一种意义,我认为凸显在文明社会的治理上。起初,发展各种分层标签,是为了管理人群不做伤害群体的事;但随着时间过去,社会发展变化,特别是资本开始介入后,标签就变味了。
一些有心计的人、组织开始利用标签来推广他们的思想,比如自由主义、素食主义、环保主义,这些背后可能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目的。
一个通俗的例子是:
一个卖香水的品牌,会用特定的标签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以为只要穿上西装、喷上香水,就能显得不一样。这就是标签的力量,既简单又直接影响我们的看法和选择。
所以,现如今,标签横飞越来越多,但也不是说标签一点好处都没有。
想象一下,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太熟悉的事物时,如果有个都熟悉的标签,我们可以很快让别人明白我们的意思,从普通人的角度看,给事物贴上标签,似乎挺合理的。
标签还有其他用途。
在现在的机器智能算法中,它通过统计学方法,整理大量数据,找出规律和模式。
如果给网民的行为模式贴上特定标签,比如:说有反社会倾向、政治上激进、喜欢低级趣味,机器就可以根据标签对人或行为进行监控、预测,甚至自动采取行动。
另外,算法还可以根据用户在平台上的搜索记录、购物记录、点赞记录等来给用户评分,分配不同的等级和权限。
政府也可以用这些信息,来评定个人的社会信用等级,决定哪些人需要被重点监控,甚至剥夺一些失信者的特定民事权利和自由。
虽然标签有它的好处,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标签化的思维;过度标签化,会让我们看法变得过于简单、肤浅;比如,把个别的情况当作普遍现象,或者把特殊的描述当成常态,把细节当作全部。
如果给一个人或一群人贴上标签,这就好像在量化他们,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让问题变得更复杂。
类似于:
" 女汉子 " 可能被期望表现得很粗鲁、强壮,而 " 男屌丝 " 可能被认为是宅、很内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标签可能变得很难撕下来,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形成客观认知,还会留下极端的刻板印象。
所以,尽管标签化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信息,但不应该成为它的俘虏,更不应该让简单的逻辑限制,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04
因此,回归 " 工具理性 ",不应该被工具 " 绑定 "。
我确实不喜欢标签化,毕竟标签化一种粗暴的价值判断。不管是我们常听的 " 高富帅 "、" 屌丝 ",还是像 " 资本主义 " 这样的大词,每个标签背后都藏着社会的一种普遍喜好。
这种粗暴喜好,一旦大家都这么说,就变成了语言暴力,根本不给别人反驳机会。
" 文艺青年 " 听起来就很高贵,优雅;" 普通青年 " 就是平平无奇;" 二逼青年 " 则是爱犯傻,给人带来笑料。看,就这么简单。
再者,标签文化导致了语言的贫乏。
这种贫乏并不完全是标签化造成的,新词汇的流行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人们经常使用这些标签来表达观点,这些词汇还没过时,大家日常用语就已经固定下来,直到有新的词汇来替代它们。
海德格尔说,我们的思考方式,由说话方式决定。
流行词汇让我们的说话,乃至思考方式都变得越来越相似,这对于那些内心空虚、不耐独处的现代人来说,如果失去了这种相似,可能会感到很无助。
所以,我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声讲电话,而别人觉得很奇怪。因为,当我们看别人时,看到的不仅是一个 " 人 ",而是他们背后的一种群体标签。
至于怎么做?我相信,当问题被提出来,你已经有了不同答案。
总结
不要掉进,标签陷阱。
去标签,一定程度上有 " 挣脱束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事物 " 的含义;当真正撕掉那些滤镜,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