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开始反噬,过度营销的结果!在这块,雷军才是顶级情商,欢迎阅读。
DeepSeek 将车企过度营销的典型表现,总结为 " 技术夸大、概念炒作、情感绑架 ";将深层驱动因素,总结为 " 资本压力、同质化竞争、流量焦虑 ";且将行业危害性,总结为 " 消费者信任危机、研发资源错配、市场秩序扭曲 "。
在笔者看来,无非一句话——不要相信任何车企的营销,因为他们采取讨巧的方式,只为更轻易地掏空你钱包!
3 月 3 日,零跑、一汽同时发布推文,双方已经完成《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旨在接下来共同在技术上进行探讨,以及通过资本上的合作、实现全产业链资源的协同。
央企如此青睐一家新势力,这是第一次,将之视作为里程碑事件,并不为过。
可发现,自成立多年以来,由朱江明带领的零跑始终低调行事,未曾出现过一次营销翻车案例。" 广积粮,缓称王 ",事实证明酒香不怕巷子深,营销并不能成就一切。
回顾这几年的汽车圈,满纸荒唐言、尽是营销味," 何小鹏老实了,李想沉默了 ",营销味变成了营销泪,细想来,又何尝不是过度营销的结果。
2023 年,王凤英挽救小鹏于水火,正触底反弹之际,何小鹏接受媒体采访,耿直的 " 目前市面上宣传的 AEB 功能 99% 是假的 " 金句,遭到友商的抗议,余承东更是转发问界 OTA 的推文,表示 " 连 AEB 是什么,居然有车企的一把手还根本没有搞懂呢 "。
何小鹏的话没说全,按照他的意思,AEB 存在不同的策略,自家有保守策略,他家有激进策略,但客观来说,"99%" 本是没有经过大数据上的验证,贸然说出来未免给人一种夸大事实的感觉。
事件的最后,何小鹏、余承东握手言和,就此休战,但从这个事件得出的思考便是:车企高管一举一动都需谨慎。
2024 年 3 月,理想 MEGA 正式上市,没过几日,大批黑水军出动,从外观设计上入手,打得理想措手不及,甚至常年活跃于微博的李想,停更数日,即使后面发声痛批黑水军并作自我反思,李想在社交平台的活跃度,不再似以往。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 MEGA 上市之前,李想曾多次针对这款车型进行自我营销,如 2023 年 5 月网络上忽然出现了 MEGA 的渲染图,李想直言:" 真设计成这鸟样,我就把设计团队都干掉,顺便自己跳楼。"
伏笔埋了大半年,当 MEGA 正式亮相后,才知道,渲染图的出现和李想的直言,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营销策划。即便后来李想发布 AI 换脸的跳楼动图,以 " 兑现承诺 ",获得巨额流量,但此番营销未免过度,有多大的流量就要承受多大的反噬,树大必然招风。
小米与华为营销层面的暗斗,从数码圈席卷至汽车圈,浪潮汹涌,如今看来,只有雷军能够稳如泰山。
SU7 Ultra 从 81.49 万元预售到 52.99 万元起售,一时之间,营销高手雷军让无数人产生了一个错觉——我买得起!
若是产生这种错觉,不妨看回笔者文章开头所说的那句," 不要相信任何车企的营销,因为他们采取讨巧的方式,只为更轻易地掏空你钱包 "。否则,雷军,正逐渐地掏空你的钱包。
"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事实上,雷军的营销,谈不上过度,没有激烈的言辞,亦没有夸张的动作与神情,轻描淡写才是最顶级的操作。甚至的,即使小米 SU7 在设计上借鉴保时捷之嫌,最后竟是获得保时捷负责人 " 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的 " 正面回应。
拉踩,又似没在拉踩。小米 SU7 Ultra 特地在上赛跑了一圈,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创下的圈速,并让保时捷甘心摘下广告牌,更是获得保时捷官方点赞,这背后,都离不开雷军的顶级情商。
或许是巧合,SU7 Ultra 正式上市前几日,余承东为自家的产品站台,一句 " 大家不要嘲笑它 ",引起舆论四起,把本该讨论产品本身的学术型氛围,一下子上升到简单粗暴的骂战。从数码圈席卷至汽车圈,网友们难免会将两位营销高手绑定在一起,不厌其烦地讨论,偌大的中国汽车圈,胜与负似乎不在于产品,而在 " 营销 " 二字间。
无论如何,把握其中的 " 度 " 才是关键,毋庸置疑的是," 过度营销会遭到反噬 " ——纵观这几年,这一定律,适用于汽车圈的任何一人。
无论是哪个行业,流量都是至关重要,但正如《舌尖上的中国》常说的那句," 高级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用力过猛,往往会带来反面的效果。
视频号回顾: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