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海信成AWE显示风向标!RGB-Mini LED量产,硬核技术开启WALL时代!,欢迎阅读。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消费者选购电视时总被一个公式束缚——测量沙发到电视墙的距离,再根据 " 最佳观看距离 " 谨慎选择尺寸,比如 " 沙发到电视墙 3 米选 55 吋最合适 ",市场也默认电视必须谦卑缩在墙面中央。
然而在真实的消费体验下,任何一个嘴硬的人都逃不过巨屏的 " 真香定律 "。从上游来看,以龙头面板企业京东方为例,2024 年其百吋大屏面板出货量同比激增 460%。从终端来看,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百吋大屏电视销量同比增长 2.8 倍。
显然,在电视尺寸上,消费者不再妥协," 预算范围内买最大的 " 正在替换 " 沙发到电视最佳观看距离 ",成为新一代购置电视的黄金铁律。
不过,电视的极限尺寸可以有多大?本次 AWE 2025 上,海信视像以 " 此刻是 WALL" 为主题,携全球首款 116 英寸 RGB-Mini LED 电视 UX 及旗下全阵容百吋产品亮相 W5 展馆,用最强百吋阵容告诉我们,与其计算距离,不如填满眼界。" 以墙为尺 ",电视墙面积有多大,电视就可以选多大。
探完展后,小雷总结了海信电视展台的四大核心看点。
一:全品类百吋矩阵,定义客厅 WALL 时代;
二:三色显示初成规模,彰显技术自信;
三:螢幕、音响、芯片全面更新,打造沉浸视听体验;
四:AI 无处不在,重构大屏互動生态。
别急,我们一个个来说。
客厅 WALL 时代:海信百吋矩阵来袭
在 AWE 2025 现场,海信电视带来了 AI WALL 视界,通过最全、最强大的 100 吋产品线,持续引领行业百吋风暴,包括全球首发的 100 和 116 英寸 RGB-Mini LED 电视 UX,100 英寸影游旗舰 E8Q Pro 系列、136 英寸和 163 英寸的 Micro LED 电视、100 和 120 英寸探索 X1 系列激光电视等 20 余款百吋产品。
其中 116 吋海信电视 UX 作为展区的焦点,搭载了行业首创 RGB 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让电视真正进入 " 彩色时代 "。
大家可能不清楚 RGB 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含金量,举例来说,就相当于新能源汽车里的固态电池,是可以一举解决行业痛点的核心技术,足以争夺下一个十年显示行业的话语权。
不同于传统显示技术需要经过二次色彩转换,RGB 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真正实现了行业梦寐以求的「RGB 光色同控」,在色網域面积、色彩纯度、控光精度、节能表现等多个维度全面领先量子点技术,超越了 QD-Mini LED,甚至是 QD-OLED。
更重要的是,它让液晶电视从黑白单色背光直接跨越到了 RGB 多基色背光控制的时代。官方数据显示,海信 RGB-Mini LED 电视的色網域覆盖率达到 97% BT.2020 标准,趋近于业界最高色網域标准的理想范围,比传统 Mini LED 高出 20% 以上。
更令人惊叹的是,RGB 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赋予了它远超传统显示设备的色彩纯净度,三基色的高纯度表现分别达到了 99%、92% 和 100%,还有 87% 的色彩体积,这意味着画面中的每一处细节都能以近乎完美的真实色彩呈现。
通过一组对比显示,大家可以形象地感知到 RGB-Mini LED 电视的色彩表现。传统电视只能发出白色或蓝色的光源,而 UX 系列首次做到了光色同源,既能发出亮度,又能发出红绿蓝三原色,无需量子点,就能实现超越 QD-OLED 的色彩表现。
价格方面,海信 RGB-Mini LED 电视 UX 85 英寸售价 29999 元,首发价 27999 元;100 英寸售价 54999 元,首发价 49999 元;116 英寸售价 109999 元,首发价 99999 元。3 月 31 日开启预售,4 月 14 日正式开售。
除了 UX 系列外,在 AWE 展会现场,海信还展出超百吋的 Micro LED 电视,大小达到了惊人的 163 吋,这还不是极限,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尺寸可以自由拼接,最大可定制到 271 英寸。
与依赖 LCD 面板的 Mini LED 不同,Micro LED 采用自发光技术,每个微米级 LED 均可独立作为子像素发光,彻底摆脱了背光模组和液晶层的限制,突破传统显示尺寸限制,兼容家居融合与无限拼接定制,实现 " 尺寸自由化 " 与 " 形态场景化 "。
备受关注的海信 2025 激光电视超旗舰新品探索 X1 也迎来重大更新,不仅采用与电影院同源的 "DLP 数字影院放映技术 ",拥有行业最高的 110% BT.2020 电影工业级色網域,也搭载了海信首创的光谱选择屏,亮度提升至 1000nit,极大提升了大屏的观影体验,还做到了行业唯一 0 有害蓝光、0 螢幕辐射、0 眩光、0 反光、0 频闪,护眼科技再更新。
不过现场并没有公布具体价格,海信激光电视探索 X1 将在 5 月底正式发布。
从家居装修趋势看," 整墙电视 " 理念正获得市场验证。虽然百吋电视被称为家用电视的尺寸天花板,但海信已构建起多元技术的产品矩阵,百吋及以上机型多达 30 余款,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技术纵深:海信三大护城河
当下电视行业都在卷参数,但参数的卷并不是有效的卷,卷参数只能引发量变,而卷技术才能实现质变。
当别人都在堆砌参数的时候,海信选择了卷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海信参数不突出。以 3 月 9 日海信发布的 E8Q Pro 系列电视为例,其在卷技术的同时(最强画质芯片),产品参数(分区数量)同样也是行业内最强。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海信构建了以三大技术为核心的护城河——从光源芯片的底层革新,到画质芯片的智能控制,再到全链路协同的 AI 生态,这些技术均在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
其一:RGB-Mini LED 芯片,解决量产难题。
长期以来,RGB 光源的低效率、寿命短、高温色偏等问题让它难以真正量产,成为行业追逐的技术高地,却迟迟无法实现。因此,RGB 三维控色可以说一直是行业的「登月梦」,但始终没有解决量产面临的技术难题,海信是如何在电视机诞生 100 年之际完成技术突破,让其正式登上全球舞台的?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从 RGB 光源芯片的突破说起,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同时保证发光效率、色彩一致性和使用寿命。
海信自研高性能 RGB-Mini LED 芯片,通过多项设计、材料和工艺创新,终于攻克了这一系列核心问题,不仅实现发光效率提升 15%,还通过采用高致密 PV 层,让芯片在高湿环境下寿命延长 66%,甚至通过自研复合衬底长晶工艺,使红、绿、蓝三基色的光谱一致性提升了 50%。这些技术创新让 RGB 光源芯片第一次具备了大规模量产的潜力。
其二:RGB 光色同控画质芯片,重构光色秩序
RGB 光源芯片解决了量产难题,仅仅解决一个问题还不够。
RGB 光色同控的关键在于对三基色光源的精确控制。传统显示技术的逻辑是先控光,再通过滤光片或者 QD 量子点实现色彩转换,但这一过程效率低下且控制精度有限。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请出海信电视的第二个核心技术——全球首款 RGB 光色同控画质芯片,全新一代信芯 AI 画质芯片 H7。
在全新一代信芯 AI 画质芯片 H7 的加持下,不仅 CPU 单核性能提升了 40%,感知场景计算能力更是提升了 70%。基于硬體算力上的全面提升,以及独创的三维光色同控算法,全新一代信芯 AI 画质芯片 H7 重新定义了色彩管理系统,将控光与控色过程深度融合,对每一帧画面进行实时 AI 分析、AI 自适应控光和 3*26bits 高精度控色。
与此同时,全新一代信芯 AI 画质芯片 H7 的另一大亮点还在于全链路的协同能力,在背光模组、画质处理、显示面板等多个环节实现数据的极速传输,确保背光与画面的同步更新。
其三:AI 技术 + 黑曜屏,提升观看体验
AI 时代,大屏电视早已不是单纯的 " 看剧工具 ",而是正成为家庭的核心智能终端。作为 AI 电视领导者,海信电视基于 AI 技术的率先探索、超前布局,已完成 AI 与电视的全面融合及深度应用,实现从 " 工具 " 到 " 管家 " 的跨越。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 AI 视听,通过 AI 算法提升画质、音效,根据内容类型自动调整视听模式;
二是 AI 互動,将 AI 能力融入操作主链路,做到服务自动匹配场景需求。如海信电视内置 18 大 AI 智能体,还率先接入 DeepSeek,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和意图自动触发匹配的智能体服务;
三是 AI 服务,核心是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从单点服务转变为场景化服务,如观看电影时自动进入观影模式,自动调节画质及室内灯光等。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黑曜屏也更新到了黑曜屏 Ultra,在实现 4 倍黑度提升的同时做到了超高对比度,并拥有 178° 的超广视角,和 OLED 一样侧看不偏色,做到了无论在哪个角度观看,都能获得 C 位般的观看体验。
由此看出,海信的三大技术护城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协同创新形成了完整的 " 技术生态链 "。这种系统化的技术纵深,重新定义了全球显示行业的竞争规则——未来的技术博弈,不再是单一参数的较量,而是从芯片到生态的全链路掌控。
百吋换新,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了海信?
Omdia 公布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电视市场中,海信系电视以 14% 的出货量份额、2914 万台出货量排名世界第二,连续三年锁定领军身位。而在 98 吋 +、100 吋 + 超大屏电视市场,海信分别占据 30.3%、58.8% 的出货量份额,居全球第一。
" 百吋换新 " 背景下,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了海信?
市场从来不靠口号,消费者只相信体验。不同于部分厂商牺牲产品质量,尽可能压低成本,以价格战打天下的短视策略,海信是凭借全方位的显示技术制霸,打造领先的 " 百吋第一好画质 " 和 " 百吋第一好体验 ",这也是海信赢得消费者信赖的根本原因。
早在 2022 年,海信就跳出了 " 卷参数 " 的传统行业竞争模式,着眼于真实用户体验,推出 ULEDX 画质技术平台,为用户打造最极致的 " 参考级影像 "。
如今,海信更已经实现同时横跨屏、芯、光、AI 等多个领網域的系统性跃迁,打通构建百吋第一好画质的所有技术,构建起全面领先于行业的综合实力优势。
同时,海信也拥有电视行业的两个 " 唯一 ":唯一拥有自研画质芯片的中国品牌,让信芯 AI 画质芯片 H7 的光色同控算法能精准识别 2000+ 场景;唯一同时赞助世俱杯与欧洲杯的电视品牌,用顶级赛事反哺技术迭代。
从 ULED、激光显示到 RGB-Mini LED,从体育营销到 AI 赋能,海信电视能够坐稳全球 Top 梯队绝非偶然,这是一场技术、品牌与战略目光的精密合谋。
在 AWE 2025 上,海信更是以 " 光色同控 " 突破显示边界,以 " 尺寸自由 " 重构空间想象,海信用 50 多年积淀证明了中国品牌在显示技术领網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并将这项突破性的技术推向了行业标准化的轨道。更证明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引领,也可以在高端市场赢得更多的话语权,甚至定义全球标准。
身处 AWE 2025,可以深刻感受到,海信正以百吋为尺,丈量一个时代的宽度——在这里,每一面墙都是通往数字宇宙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