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安铁成:我国汽车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欢迎阅读。
网通社快讯 9 月 2 日,第十九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在开幕大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表示,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转型更新趋势不可逆转。
随后,他结合当前形势,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五点建议:进一步夯实技术底座;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网联化、智能化的转型;多措并举,系统落实双碳战略;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研究;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安铁成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年,中国汽车工业迎来 70 华诞,中国汽车工业在 70 载砥砺奋进中发展壮大,在自主创新中跨越式突破,跃升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也孕育了一批知名的民族汽车品牌,构建起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现代化产业的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迎来转型更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面临复杂的经济、政治、科技环境,诸多挑战与不确定交织叠加,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在经济层面,全球经济增长与需求放缓,整体复苏仍面临考验。在政治层面,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在科技层面,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科技创新的难度在加大。今年以来,汽车产销同比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的发展阶段,汽车整车出口半年同比增速超过了 70%,汽车市场以强大的韧性稳定向好,成为经济复苏中的一抹亮色。综合研判,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转型更新趋势不可逆转。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国汽车产业既面临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再扩大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绿色、智能、安全、稳定发展等多重挑战。着眼当下、放眼未来,应抢抓历史的机遇,全力突破堵点难点,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此,也结合当前的形势,对行业提出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夯实技术底座,巩固和增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势。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更新的主要方向,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技术水平也进入了全球的前列,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应乘势而上,以技术优势扩大领先优势。
首先,要继续加强核心技术突破瓶頸,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網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瓶頸。着力突破退役电池无损检测、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技术,全面推动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大突破。其次,企业要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以技术驱动产品品质提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二、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网联化、智能化的转型,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生态新优势。当前,新能源汽车作为信息通讯、能源、交通等多领網域技术创新综合载体的属性更为突出,基于产业发展的实际,国家明确了构建车能路云的融合发展路径,将汽车、新能源产业、智慧道路设施和云计算技术融合发展,以系统生态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在三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第一,加强新能源、智能驾驶以及车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并加快与汽车载体的融合进程,构建智能、绿色、安全和高效的出行生态系统。第二,推动智慧路网、补能、云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升车内路云的协同水平。第三,加快产业协同示范应用。创新跨产业的合作模式,集中力量解决多产业融合的问题,加速产业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三、多措并举,系统落实双碳战略,提升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的水平。落实双碳战略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充分识别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明确低碳发展的路径,以新能源汽车普及为重点,从电气化、清洁能源、能效提升、结构优化、绿色材料、技术创新等六大维度,支撑汽车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降碳。同时,通过出台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线图,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建立健全汽车碳排放的标准体系,推动汽车与相关行业的协同降碳,完善汽车领網域绿色低碳经济政策等多元化的举措,将系统降碳落到实处。
四、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研究,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伴随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技术变革的持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加速融合,我国汽车产业面临技术研究支撑不足、前瞻技术研究不够等典型的问题,亟需提升基础研究与前瞻技术的研究能力。一方面,应面向汽车芯片、基础元器件、关键装备、开发工具等基础共性技术领網域,紧抓源头性技术研发,以基础研究维护产业安全,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前瞻技术投入与布局,特别是通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注重实现引领技术创新突破,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五、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汽车产业国际化的进程。国际化是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扩大出口、开拓海外市场,也是汽车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设国际级品牌的必然选择。2023 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和效益持续提升,新能源技术合资合作的新模式落地,在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供应体系建设、智能化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等方面已建立的先发优势,合力突破瓶頸产业薄弱环节,打破技术壁垒,聚焦战略资源,加强海外基础设施的布局,推进中国汽车全生态的出海。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中汽中心,也将牢记引领汽车行业进步、支撑汽车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坚守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的初心和独立公正第三方的行业地位,构建起以行业智库服务、汽车产品检测认证、共性及前瞻性技术研发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能力,以实际行动,为汽车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 / 文 网通社 王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