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苏州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上市失败,年营收超40亿元,欢迎阅读。
作者 | 周钦冰
编辑 | 彭孝秋
近日,深交所终止了苏州利来工业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利来智造 ")的 IPO 申请,这意味着利来智造上市闯关失败。
利来智造成立于 2004 年 5 月 24 日,2021-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30.70 亿元、37.81 亿元及 44.8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0.88%;扣非后净利分别为 0.71 亿元、1.12 亿元、1.4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9.88%。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量超 30 万吨,拥有 30 余条剪切生产线和 40 余条冲压生产线,拥有 1500 余名员工。
其主要从事汽车和家电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含汽车及家电用铝材、钢材剪切件,以及车身部件、底盘件、座椅骨架及电视机背板等冲压件,是行业内同时拥有材料剪切、模具制造、冲压、焊接、装配、表面处理等一体化工艺的企业之一。
近年来,汽车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逐年增加,自 2021 年的 51% 增加至 2023 年 77%;而家电产品销售收入则自 40% 下降至 20%。
具体而言,汽车车身用铝制剪切件为公司重点产品,占公司总收入的 60%;车身面板剪切件,可用于构成汽车的外部车身覆盖件,如车门、引擎盖、備份箱盖等的外板;车顶剪切件可为汽车车顶提供结构支撑和覆盖;车架部件剪切件,作为汽车车架的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和支撑车身各部分;防撞梁剪切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起到吸收和分散冲击力的作用,增强车辆的安全性能。在豪华车型生产中,奥迪 A8 等大量使用铝合金车身面板剪切件,可使车身轻量化,提升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在新能源汽车领網域,特斯拉 Model S 采用铝合金车架部件剪切件,有助于减轻整车重量,增加续航里程。在汽车被动安全设计方面,汽车的防撞梁使用铝合金剪切件,如 沃尔沃 的部分车型,在碰撞时能有效吸收能量,保护车内人员安全。
图源招股书
公司在 2023 年汽车车身用铝制剪切件销量约 6.31 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15.05%,市场排名未知。但整体而言,公司在所处的剪切件和和冲压件领網域,尤其是铝材剪切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为迎合下游主机厂商轻量化需求,公司大力发展汽车铝材零部件业务,报告期内实现相关铝材零部件业务收入分别为 11.15 亿元、17.54 亿元和 20.72 亿元,并借此开拓了 T 公司、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客户。
2023 年公司剪切件销售占蔚来汽车同类剪切件采购份额的 20%-40%,同类剪切件供应商家数为 3 家。2024 年上半年蔚来汽车为公司第二大客户,销售金额约为 1.15 亿元,占比达 5.71%。目前,公司已成为 T 公司、蔚来、捷豹路虎、三星电子、博西华、京东方、小米等国内外第一梯队汽车、家电品牌的一级供应商,以及麦格纳、海斯坦普、安道拓、佛吉亚等全球前 50 大知名零部件厂商的直接供应商,与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利来智造此次 IPO 上市失败,原因主要有三点:
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存疑
尽管 2021 至 2023 年公司业绩增长明显,但 2024 年上半年净利润仅 0.48 亿元,占 2023 年全年净利润 1.51 亿元的三成,有大幅下降趋势。难以满足主機板上市标准中 " 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 1 亿元 " 的要求。在深交所审核期间,公司 2024 年全年业绩已出,或许业绩未达预期使得公司和保荐机构选择撤回申报。
研发投入不足
利来智造虽然声称是工业智造企业,但三年半研发费用合计仅 1.25 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 133.58 亿元的 0.94%,如此低的研发投入占比,与 " 工业智造 " 所需要的技术创新要求不匹配。此外,报告期公司主要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稳定在 90% 左右,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占比 10%,表明公司产品主要是对直接材料进行初步加工。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只有 10% 左右,整体来看,公司研发与创新仍较为缺乏。
行业风险隐患
今年来,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2024 年新能源汽车降价幅度尤为显著,平均降价达到 1.8 万元,降幅高达 9.2%。整车企业为降低成本,会不断向零部件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低零部件价格,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虽然公司客户资源优质,但业务结构单一的风险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