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BBA动真格了,新平台新技术频发,明年开始冲击特斯拉?,欢迎阅读。
买车用车就找 SUV 大咖
慕尼黑车展前夕,宝马和奔驰都祭出了大招,宝马发布了基于 NCAR 架构搭载新世代概念车,并宣布将在 2025 年量产,奔驰则发布了基于 MMA 架构打造奔驰 CLA 概念车,2024 就会推出量产车型。在电动化路线上,宝马、奔驰一直都有动作,但旗下纯电车的影响力远不如同品牌的燃油车。而在一年或两年后,基于全新架构推出的这些新车,有希望帮助这两个品牌扭转当下局面。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主流豪华品牌都在新能源车方面,未来一两年将会有怎样的发展。
宝马 -NCAR 架构的全面进化
在宝马新世代概念车上被提及得最多的,莫过于更加新颖、丰富的人车互動方式。车头、车尾的灯语都不用多说,不算什么新奇东西,归根究底,这辆车的革新还是在于整车系统的智能网联化。下一代宝马 iDrive 作業系統将驾驶体验、信息娱乐数据与来自车辆电子电气系统、宝马云端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这套系统将为车联网系统的搭建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最终实现的成果如何,还要看这套系统对外互联的接口是否足够丰富。例如鸿蒙车机只能跟华为手机深度互联,这就是一个局限性。
当然,关于性能和续航,新架构的车型也有不少进展,例如全新 BMW eDrive 电力驱动、新开发的圆柱电芯、800V 高压平台等。这些技术的加入会让新车拥有更高的效率,以应对未来的行业竞争。
奔驰 - 放弃 EQ 另起新序列?
奔驰 CLA 概念车将会基于 MMA 架构来打造,按照奔驰的宣传,新车的续航里程将达到 750 公里,百公里电耗仅 12kWh。这两项数据如今看来确实亮眼,但还不足够让新车具备引领潮流的实力。所以奔驰还打算在新车上面搭载全新的 MB.OS 作業系統,全面打通车辆功能,将信息娱乐、智能驾驶辅助以及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推向新高度。另外 MMA 平台车型将支持 800V 超充,这也是未来用户最关心的地方之一。
关于奔驰的电动化进程有许多传言,包括放弃现有的 EQ 独立品牌、采用来自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等,但这些信息未经证实。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奔驰下一世代的纯电车将会在軟體、硬體方面有很大的提升,至于这些提升能否让奔驰在新能源车领網域也具备引领潮流的实力?还需要观察。
奥迪 - 起大早赶晚集
奥迪早早就发布了旗下的四大纯电车平台,包括 MLB evo(燃油、纯电共用)、J1、MEB、PPE。不同的平台对应不同级别的车型,但目前已经上市且采用纯电车专用平台的车型只有一款:Q4 e-tron,这是基于 MEB 平台的车型。没错,就是来自大众的 MEB 平台。虽然 MEB 平台能保证基本体验不错,但是性能表现一般、智能化程度不高是这个平台的局限性。虽然奥迪 Q4 e-tron 销量不错,但前提是这款车的终端优惠也在 5 万元以上,这并不利于高端调性的构造。
至于 J1 的 e-tron GT,更多地被仍为是保时捷 Taycan 的平替,这款车的存在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但 J1 毕竟是一个过渡平台,真正能担大任的,还是要数奥迪与保时捷合作开发的 PPE 平台。目前,长春正在建设奥迪 PPE 工厂,将在 2024 年年底完工,奥迪 A6 e-tron 和奥迪 Q6 e-tron 都将来自这一平台。
目前来看,虽然奥迪早早地用上了各种纯电平台,但要说硬核产品,还是要等 PPE 平台的大规模量产,节奏跟宝马、奔驰其实差不多,可以说奥迪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写在最后
BBA 三大品牌的电动化之路犹如 " 航母掉头 ",本来就复杂的生产体系,要做深度的改变并不容易。目前来看,前期推出的这些纯电车,最多只能算是 BBA 的试探性产品,这些产品的影响力甚至与品牌力不对称。后续推出的这些硬核新车,才真正算得上是 " 动真格 ",那么你认为,宝马、奔驰、奥迪三大品牌的新世代纯电车,谁会成为赢家?
我们是独立的个体
却不是孤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