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一天3篇第一部門Nature!985团队获开创性发现,欢迎阅读。
来源:学之策综合自 Nature、中科大、中大、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7 月 12 日晚,中山大学王猛团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团队和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分别在 Nature 发表最新成果。
北京时间 7 月 12 日晚上 11 点,《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主导的科学成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全球率先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網域 " 从 0 到 1" 的突破,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实现更广泛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 这次发现高温超导的镍氧化物,镍的价态为 +2.5 价,超出传统预期,其电子结构、磁性与铜氧化物完全不同。通过比较研究,将有可能确定高温超导的关键因素,推动科学家破解高温超导机理。" 王猛教授介绍," 根据机理,有望与计算机、AI 技术等学科交叉后,设计、合成新的更多的更容易应用的高温超导材料,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
La3Ni2O7 单晶样品高压下的电阻、抗磁性及超导上临界磁场拟合
这个发现在审稿阶段于科研论文预印平台公布后,迅速受到全球超导领網域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和跟进研究,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已有十余篇相关理论和实验工作相继公布。论文也得到了《自然》杂志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认为它 " 具有突出重要性 "" 是开创性发现 "" 业内将广泛关注 "。
本工作由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猛领导完成。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研究员孙华蕾、博士研究生霍梦五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猛和清华大学教授张广铭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实验方面,王猛教授团队得到华南理工大学唐玲云、毛忠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程金光团队,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韩艺丰支持;理论方面中山大学教授姚道新和博士研究生胡训武开展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材料结构和能带计算,清华大学张广铭教授提出了一个理解实验和计算结果的物理影像。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408-7
2023 年 7 月 12 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Complementary Alu sequences mediate enhancer-promoter selectivity" 的研究论文。
转录调控在维持细胞功能和正常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增强子(enhancer)作为调控基因转录的重要元件,往往需要通过远距离染色质环化与目标启动子(promoter)相互作用,从而决定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异性。这一过程不仅参与了细胞命运的决定,还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增强子能够精确地选择需要激活的目标启动子,以准确调节特定基因的转录时间和转录水平。然而,增强子和启动子配对选择的特异性是如何实现的依然是未解之谜。
为了解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薛愿超团队利用实验室之前开发的 RNA 原位构象测序技术 RIC-seq(Nature, 2020),系统捕获了增强子 RNA(eRNA)和启动子来源的非编码 RNA(uaRNA 或 PROMPTs)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构建了高分辨率增强子 - 启动子 RNA 互作(EPRI)图谱。与传统的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如 Hi-C、HiChIP、ChIA-PET 等不同,RIC-seq 技术可直接鉴定增强子和启动子非编码 RNA 之间的空间互作位点,并据此推导增强子 - 启动子的链接网络,因此在解析增强子 - 启动子互作的序列特征方面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基于 EPRI 图谱,该研究团队发现增强子与启动子之间的配对选择特异性受到基因组重复序列 Alu 的调控。Alu 序列是哺乳动物尤其是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分布的重复元件。研究人员发现,增强子和启动子 RNA 中的 Alu 序列充当了增强子 - 启动子之间相互交流的中介,并通过多种实验证明增强子 RNA 和启动子 RNA 中反向互补的 Alu 序列可通过碱基配对形成 RNA 双链,从而决定了增强子 - 启动子的配对选择特异性。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 Alu 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新机制,还为理解增强子和启动子非编码 RNA 在转录激活的功能提供了新视角。
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将非编码区突变映射到增强子 - 启动子 RNA 互作(EPRI)图谱,构建了 " 突变 - 功能 " 图谱,系统地注释了非编码突变(尤其是 Alu 元件的删除和插入)影响的靶标基因,为理解疾病发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位于 Alu 元件中的突变可能会影响众多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转录,从而对细胞命运产生重要影响。如癌基因 PTK2 增强子中的多态性 Alu 元件删除能够显著降低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这为 Alu 元件突变与癌症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提供了重要线索。
" 增强子 - 启动子互作图谱 " 以及 " 突变 - 功能图谱 " 构建
该研究工作从非编码 RNA 的角度上揭示了增强子 - 启动子配对选择特异性的原则,并将非编码风险变异与其分子功能联系了起来,为我们深入理解基因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先导项目和王宽诚教育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博士后梁良,副研究员曹唱唱、吉蕾,特别研究助理蔡兆奎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薛愿超研究员为唯一通讯作者。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若言和白志博参与了该项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还得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朱平教授和河南师范大学杨献光教授的帮助和指导。此外,生物物理所生物成像平台和实验动物平台也为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32
中国科大成功实现最大规模的 51 比特量子纠缠态制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袁骁合作,成功实现了 51 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次实现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的演示。该工作将各个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原先的 24 个大幅突破至 51 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异的可扩展性,对于多体量子纠缠研究、大规模量子算法实现以及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于 7 月 12 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最神秘也是最基础的性质之一,同时也是量子信息处理的核心资源,是量子计算加速效应的根本来源之一。多年以来,实现大规模的多量子比特纠缠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奋力追求的目标。自 1998 年人们首次利用核磁共振系统实现 3 比特 GHZ 态的制备开始,真多体纠缠态的制备成为包括光子、离子阱、NV 色心、中性原子及超导量子比特等各种物理系统规模化扩展的重要表征手段。其中,超导量子比特具有规模化拓展的优势,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科学家在超导量子比特多体纠缠制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自 2017 年起先后完成了 10 比特、12 比特、18 比特的真纠缠态制备,不断刷新超导量子计算领網域的纠缠比特数目纪录。
然而,更大规模的真纠缠态制备要求高连通性的量子系统、高保真的多比特量子门操作、以及高效准确的量子态保真度表征手段。高连通性保证了大规模量子态生成的可能性,避免了因缺陷和连通性不足限制量子态规模;通过高保真量子门才能够将量子比特连接起来形成高保真的多体量子纠缠态;而高效的量子态表征是克服随比特数指数级增长的量子态规模复杂度、进行量子态保真度准确估计的重要保证。这些要求对量子系统的性能、操控能力以及验证手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此前真纠缠比特的规模停留在约 20 个量子比特的水平。
图 1 量子真纠缠态比特数目的发展历史
研究团队在前期构建的 " 祖冲之二号 " 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并行多比特量子门的保真度提高到 99.05%、读取精度提高到 95.09%,并结合研究团队所提出的大规模量子态保真度验证判定方案,成功实现了 51 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最终 51 比特一维簇态保真度达到 0.637 ± 0.030,超过 0.5 纠缠判定阈值 13 个标准差。这一结果将各个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原先的 24 个大幅突破至 51 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异的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通过结合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开展了对于小规模的扰动平面码的本征能量的求解,首次实现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为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方案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安徽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等的资助。
图 2 利用 " 祖冲之二号 " 完成的 51 比特一维簇态制备的线路及量子态保真度结果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