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游戏经验:索尼:漫威,让爷来教你怎么拍“蜘蛛侠”电影吧!,欢迎阅读。
急急急,第三部怎么还没上
对当时的电影行业来说,于 2018 年年底上映的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无疑是一枚意料之外的重磅炸弹。
在它出现前,你很难想象一件事:原来超英电影还能这么拍——它用极度风格化的手绘漫画视效,带来了比真人特效电影更为刺激的感观冲击;六位画风和经历截然不同的蜘蛛侠,在影片中频繁碰撞出充满趣味的火花,也为粉丝们呈现了大量漫画彩蛋和经典致敬;尤其在如今饱受政治正确风气影响的欧美电影市场,能诞生一个不把视角聚焦于主角的肤色,专心讲好超级英雄传承与起源故事的剧本,这点同样难能可贵。
虽然此前已有三代真人蜘蛛侠登上过大荧幕,但对当时漫威漫画与电影宇宙的粉丝来说,《蜘蛛侠:平行宇宙》的出现,都从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大众对于超英电影的一些刻板印象。它前卫、潮流、有趣,且不那么落于俗套——虽然不同宇宙蜘蛛侠的故事,大抵都遵从相同的叙事模板,但电影还是将小黑蛛迈尔斯,塑造成了一个不那么传统的蜘蛛侠,并让我们对他后续的成长故事,充满了期待。
那么,为这样一部几乎已经触及当下动画电影制作水准上限的作品制作续集,自然不会是件容易的事——要知道,《蜘蛛侠:纵横宇宙》不光要延续甚至超越前作独特的视觉美术风格,同时还要在叙事与角色塑造上,围绕 " 多元宇宙 " 这个大家早已不再陌生的概念,交出一份不同于当下任何一部同题材超英作品的答卷。
好在,《蜘蛛侠:纵横宇宙》近乎完美地将这些期待变成了现实。你完全可以将本片视作一部全方位超越前作的艺术品。但之所以我要用 " 近乎完美 " 来形容它,是因为在深挖 " 蜘蛛宇宙 " 概念的同时,本片最终不得不将故事拆抽成上下两部放送的形式——这造成了它在观影体验上的遗憾。
对那些极度喜爱前作美术风格的观众来说,《蜘蛛侠:纵横宇宙》能在 140 分钟的观影时长里,又一次让你从头爽到尾。不夸张地说,本片再度捧回奥斯卡 " 最佳动画长片 " 奖,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
美漫高饱和色彩的运用、时不时在 3D 画面中插入的 2D 漫画粗线条符号和对话框、角色动作的抽帧处理,这些前作招牌的美术要素,在本片中都得到了完整保留。
在此基础上,你还能明显感受到《蜘蛛侠:纵横宇宙》在画面细节处理上的精益求精。角色的动作衔接变得更加顺滑自然,对表现不同蜘蛛侠的战斗风格,影片也很好地做到了差异化处理,该花哨的花哨,该有力量感的充满力量感。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分镜设计,让几乎每个画面单拿出来都能成为一张精美的桌面。
虽然这些并不能带给你初遇前作时,那种从 0 到 1 开创一种独特影像风格的惊艳,但得益于更多不同宇宙的蜘蛛侠的加入,影片得以呈现出更多样的视觉艺术风格,给观众带来更为极致的观影享受。
而这些多元化艺术风格本身,也从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不同蜘蛛侠的人生经历,进一步丰满了他们各自的人设。
以本片出场戏份较多的三位蜘蛛侠为例。
女蜘蛛格温所在的第 65 号宇宙,整体画面色彩采用了类似水彩画的撞色设计。虽然色彩种类相比迈尔斯所在的终极宇宙要单调不少,但电影巧妙地借用了冷暖色调的对立与融合,去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这种对视觉艺术的极致运用,支撑起了格温线作为本片另一条主要故事线的重要性。
而与格温宇宙这种偏柔美画风形成鲜明反差的,则是本片中因为画风和台词而让人过目难忘朋克蜘蛛侠。
和漫画中一样,朋克蜘蛛侠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反叛的个性。虽然影片并没有直接展现他所生活的宇宙,但他却是片中唯一出场自带漫画色背景板和摇滚音效的蜘蛛侠。当他和其他蜘蛛侠站在一起时,你一眼就能观察到他的不同。他的言行也处处充满了桀骜不驯,怼天怼地的同时,就连作为蜘蛛联盟首领的 2099 蜘蛛侠,也不被他放在眼里。影片后期,这位朋克蜘蛛侠更是会让感觉他就是酷到不讲道理。
最后一位来自第 928 号宇宙的 2099 蜘蛛侠——米格尔 · 奥哈拉,则几乎完全背弃了传统蜘蛛侠那种友好邻居的形象。他更冷酷、无情且偏执,作为本片中迈尔斯最主要的对手,他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派,但其思想的矛盾性,正如他所生活的未来纽约市——上层光鲜亮丽并井然有序,下层却充满黑暗和暴力。
这种更为深度的对于多元化角色的演绎,让采用多线叙事的《蜘蛛侠:纵横宇宙》,相比主线一串到底的《蜘蛛侠:平行宇宙》,更能为观众呈现一个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且规模宏大的 " 蜘蛛宇宙 " 故事,也得以引出本片的叙事核心——即对多元宇宙蜘蛛侠宿命论的讨论。
如果说,《蜘蛛侠:平行宇宙》的故事主题,是 " 怎样成为蜘蛛侠 ",那《蜘蛛侠:纵横宇宙》的故事,就是围绕 " 成为怎样的蜘蛛侠 " 所展开。
预告里说得很清楚,每一位蜘蛛侠的成长必将伴随着牺牲。迈尔斯虽然在《蜘蛛侠:平行宇宙》中失去了作为反派徘徊者的叔叔,但在 " 蜘蛛宇宙 " 的规则里,他最终还是得直面一次失去至亲的痛苦。救一人还是救世界,这是平等摆在每位多元宇宙蜘蛛侠命运道路上的电车难题。
而迈尔斯,究竟该不该成为那个破坏规则的人?
老实说,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主题。毕竟," 我命由我不由天 " 的说辞,早已在不止一部国内外电影里出现过。即便《蜘蛛侠:纵横宇宙》引入了不同蜘蛛侠的故事,但要想讨论好这个主题,其实并没有多少可发挥的空间。
所以,影片最终给出的答案也相当直白——主角就是要逆天改命,即便你派两百多个蜘蛛侠来阻止,也拦不住明明还只是初生牛犊的迈尔斯。
索尼大概自己也知道,这样的处理有些落于俗套,但却又没有办法——于是,他们很聪明地把本片预告中呈现的重点,放在了埋藏着无数彩蛋的蜘蛛联盟大军上。
这是一个足以令所有蜘蛛侠粉丝疯狂的决定。毕竟,没有什么是比在荧幕上找彩蛋和蜘蛛侠梗,更能让这些人兴奋的了。出自不同漫画、动画、游戏、电影,甚至玩具的两百多位蜘蛛侠,以平均每人不到两秒的出镜时间,在荧幕上高速刷新,有 2D、有 3D,还有真人,再加上诸如蜘蛛侠互指这样的名场景重现,以及对三代真人蜘蛛侠电影的致敬或嘲讽……谁还会顾得上研究迈尔斯独自一人单挑两百个蜘蛛侠这件事的合理性?
但即便抛开故事的老套设定不谈,影片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长里,确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可能引发争议的,就是它将一个完整叙事的故事,略显粗暴地拆抽成了上下两部去叙述。
我是在不知道这个事实的情况下去观影的。所以,从个人的主观意愿来说,我最初并不乐意接受这样的做法。
原因很简单,即便电影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必须被切分为上下部,但其实《蜘蛛侠:纵横宇宙》可以将其处理得更好。影片在一个大家本以为即将进入高潮的部分戛然而止,这直接导致了观众在观影体验上的割裂,同时也让一些角色和阵营,在本片中显得格外具有工具人属性。
而在之前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影片还用了近一个小时,去讲述主角迈尔斯与格温的家庭问题,这显然也是出于对影片拍摄上下两部的考虑。虽然最终两人都成功完成了角色的成长蜕变,但一来这个过程占据了影片较长的篇幅,一定程度上耽误了主线剧情的推进,导致整部电影前期节奏缓慢,后期又过于让人目不暇接;二来,也并不是所有观众,都乐于看到类似的美式家庭戏码,频繁在各类好莱坞大片中上演。相较于前作还算有新意的英雄老带新起源故事,这部《蜘蛛侠:纵横宇宙》在剧情上的看点,就显得有些老生常谈了。
除此之外,影片作为整个故事的上半部分,摊子铺得未免有些太大。除了双主角的家庭线外,男女主的情感线、反派 " 斑点 " 的阴谋线、蜘蛛小队的抗争线,这些额外的剧情分支,在本片中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甚至还因为结局的突然到来,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有头无尾。
虽然我可以理解,主创团队是想把更多悬念留在下一部,但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参照《复仇者联盟 3:无限战争》的结尾,让几条主要的故事线各自迎来它们的小高潮,先完整讲完第一阶段的故事,之后再留有足够的悬念给下一部电影。
当然,以上这些剧情上的小问题,并不足以动摇我对《蜘蛛侠:纵横宇宙》的整体评价。
我依旧认为,这是你在当下能看到的,制作最精良、视效最酷炫的动画电影和超英电影,并且很大概率没有之一。它的亮点已经足够突出,足以遮盖任何细小的不足。不管你是否了解影片中出现的那些让人眼花缭乱,极具艺术气息的美术视效,只要你走进电影院,你就一定能很自然地被它们吸引,然后在如同坐过山车般的风格转换和高密度的信息轰炸中,从开头爽到结尾。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因为它只是故事的上半部分,你可以不必太过追究故事的细节。毕竟,在下一部电影没有正式上映前,任何人都不知道它还有多少惊喜被隐藏着。既然前面两部作品都已经收获了业界和观众如此高的评价,那不妨再等一等——等到上下两部作品都问世后,再去深究它在各方面的表现,也许会更为恰当。
3DM评分:8.3
优点
进一步更新的视效表现和分镜设计
角色差异化相比前作更为明显,且与多元宇宙的概念结合较好
更宏大的叙事和更值得深挖的故事主题
海量彩蛋与致敬
不足
前期故事节奏较慢
上下部之间切割得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