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什么是智驾第一梯队该有的样子,欢迎阅读。
导语
Introduction
智己知道,想要在市场拔得头筹,必须要强化自身在智能化领網域的市场号召力。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靳鹏辉
随着电动化赛道竞争的愈发激烈,更多关于诠释汽车行业未来的创新不断被提出和定义,如电池革新、纯电专属平台、智能座舱、自动驾驶、V2X 等概念,在市场上前赴后继地演绎着技术至上的筹码,如同奔流向前的浪潮,向前者无穷,后继者不绝。
而今年,城市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成为众车企在自动驾驶领網域竞争下更细分地奔赴。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城市 NOA 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实现点到点的导航辅助驾驶,用户只要在导航上设好目的地,车辆便可在无人接管的情况下全程辅助驾驶到达终点。
在使用场景上,这一接近 L3 级辅助驾驶的技术,能够轻松实现自动调节车速、自动变道超车、自动进出匝道等多项复杂使用的功能,非常契合汽车潜在消费人群的用车场景,成为消费者在购车时的重要考量。
因此,一众车企将其视为新能源赛道上的重要课题,更想借此为自己树立竞争优势,打造行业标签和定义未来智能汽车新风向。像外资的特斯拉,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传统车企的捷途等,都投身这一技术领網域,其中头部玩家小鹏更是孜孜不倦地耕耘了 9 年。
而上汽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车也深度参与了这一赛道,并且只用了两年时间,便追上头部玩家 9 年走过的路,不仅刷新业内智驾落地最快速度,与头部玩家同步迈入城市 NOA 时代,更是用自己的标准和底层核心技术来诠释 " 什么是智驾第一梯队该有的样子 "。
效率至上,决心为王
9 月开启 " 去高精地图 NOA" 公测、10 月开启 " 城市 NOA" 公测、12 月份实现 333 座城市高速 NOA 功能开通、2024 年 " 通勤模式 " 覆盖全国 100+ 城市、2025 年 IM AD 将迈入 Door to Door(全场景通勤)时代……
8 月 16 日,智己汽车在北京清华科技园召开了一场 " 智己智能驾驶发布会 · 清华篇 "。在活动上,智己汽车披露了旗下智能驾驶系统的技术细节,并宣布了其未来 3-5 年智驾产品路线图在智驾方面的规划,实现去高精地图 NOA、城市 NOA、通勤模式等智驾产品的密集上线。
我们都知道,四个月前智己汽车宣布 " 城市 NOA" 开启内测,彼时的智己汽车,还在蔚来和理想城市 NOA 开启内测的前奏里悄无声息,四个月后便一股腦地宣布了这一智驾领網域更多的技术落地和战略规划。
相关智驾技术的内测到公测进程,彰显出智己汽车在 2023 年内,不仅要完成高速 NOA 在国内的全覆盖,还要随同头部友商一同进入城市 NOA 时代的决心与实力。
而回顾智己汽车从 2021 年成立到如今,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
与此同时,对比友商相关智驾技术落地的速度来看,更加证明了智己正在不断刷新业内 " 智驾产品最快量产 " 的落地纪录。
就城市 NOA 而言,智己今年 4 月开始内测,10 月便开始在上海进行公测,同时到 2024 年去高精地图 10 城 / 通勤模式 100 城。
小鹏则是去年在在广州推出城市 CNGP(即城市 NOA)搭载在小鹏 P5 上,其进度是今年四季度突破 50 城,2024 年达到 200 城;理想于今年 6 月内测,二季度开启无图内测,四季度达成 100 城……可见,智己发展城市 NOA 的速度和规模已经赶超头部玩家们。
而在更遥远的 NOA 通勤模式、Door to door 全场景、L3 及以上的自动驾驶甚至人机共驾上,智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相比之下,智驾头部玩家们的发展轨迹则不那么明确。
这意味着,智己汽车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追上头部玩家 9 年智驾路,能够与友商们站在城市 NOA 市场的同一起跑线上,向着智驾新时代进发。
要知道,在这个 " 剩者为王 " 和坚持 " 长期主义 " 等企业发展观下的时代,依然有很多企业在各种新尝试中或缺乏发展的决心与敬畏之心,或受客观因素影响,它们大都选择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期发展的短视战略;也有企业因为技术缺失等跌出竞争圈儿,成为陪跑者。
而从智己汽车的长远战略部署来看,展现出了其将长期致力于城市 NOA 乃至大的智驾领網域这一赛道的决心和勇气;从两年时间达成的智驾成就来看,则体现出智己汽车在智驾发展上演绎出的 " 智己速度 "。
智己,变奏
如果发展的决心和速度是智己立身智驾领網域的优势,那么智己的标准和底层核心技术加持则是智己未来引领智驾的长远核心竞争力,也正是它们的赋能,为智己铺平了智驾的追赶之路。
作为最快进化者,智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 IM AD)具备更先进的算法,更快速的技术进化能力,更高效地架构开发能力和数据生产能力。
据 Momenta CEO 曹旭东介绍,IM AD 是唯二兼容 Xavier、Orin 两种高低算力的双智驾计算平台,架构适应能力更高效,算力需求降低 90%,模型运行效率则大幅提升 500%。
基于此,即使算力有限,智己也能实现全網域视觉融合,而仅凭 " 单激光雷达 + 单 Orin 芯片 " 方案,也能覆盖全量城市场景,以满足去高精地图 NOA 的需求。
同时,IM AD 算法具备更快速的技术进化能力。
早在 2021 年,智己就已实现 OneModel、BEV、Transformer 技术落地;2022 年搭载首车实现量产,奠定行业领先的技术基座;今年 4 月,智己汽车联合 Momenta 发布行业首个 D.L.P. 人工智能模型,解决了认知智能的卡脖子难题。
而即将于今年 9 月启动的 " 去高精地图 NOA" 公测,更是将逐步实现地图技术方案切换,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实现全程无断点的辅助驾驶体验。在此基础上,2024 年,IM AD 预计进入 Occupancy 占用网络的应用阶段,在绝大多数场景下实现自动驾驶。
更高效的架构、快速进化的算法与更高利用率的生成式数据构成的核心能力,将持续驱动 IM AD 智驾进化的加速跑。
在安全标准上,智己已实现人类驾驶安全 3.2 倍的智能驾驶。
实际行驶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现阶段 IM AD 的百万公里碰撞事故 0.6 次,远低于人类驾驶百万公里碰撞事故 1.9 次,为人机共驾的用户体验提供了扎扎实实的安全保障。IM AD 的安全类误制动频次百万公里低于 1 次,更是 5 倍优于行业头部标准。
性能体验上,IM AD 的交付标准同样严苛,无论是变道效率、行驶居中性能、行驶流畅性、行驶舒适性等 " 行车性能 ",还是车位识别能力、泊车成功率、泊车流畅度等 " 泊车性能 ",均超越了行业头部玩家水准;IM AD 变道成功率高达 98%,每千公里的不舒适减速仅为 1.3 次,泊车成功率达到 97%,成为全能王一样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智己旗下智能化的又一力作,即将于成都车展亮相的第三款车型智己 LS6,全系具备去高精地图的 NOA 能力,交付即搭载业内首创的 " 一键场景代驾 " 功能,基于 IM AD 智驾技术解决用户城市出行中确定性场景下的高频痛点。
另外,在中国智能纯电市场成为 " 红海 " 的事实基础上,出海探寻蓝海一片,是上汽集团乃至中国汽车出海的整体思路。而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智己的智驾出海也快人一步,按照智己的计划,其 IM AD 将在 2024 年正式出海。
而在出海之前,智己 IM AD 感知已完成欧洲本地化适应性训练,规划算法已适配当地环境及驾驶习惯,打造更贴近欧洲用户习惯的产品…… 2024 年,伴随着智己汽车首款全球战略车型 LS6 出海,智己将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以扩大中国品牌的海外影响力。
作为一家新兴品牌,智己在过去两年的发展轨迹大都以 " 稳健 " 著称,毕竟在这个行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市场包容度日益降低的如今," 稳健 " 涉及长远发展并非坏事,但这一发展思路也注定了智己无法短时间内冲到行业最前端。
而随着公开课的举办,智己的变奏愈发明显,从此前的稳健,到如今的冲劲儿十足,是智己在智驾技术领網域的优势给予的,也是市场竞争态势决定的。因为智己知道,想要在市场拔得头筹,必须要强化自身在智能化领網域的市场号召力。
这一场自动驾驶的关键之战,智己准备好了。
|李思佳|
反香菜联盟头目、公社一楼雅座长期霸占者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