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东风汽车打响新能源保卫战 陈昊督战纳米走上台前,欢迎阅读。
汽势 Auto-First| 张驰 发自成都
陈昊再次走入聚光灯下。
8 月 23 日,东风小型电动车品牌纳米在成都发布,阔别汽车营销一线 3 年多的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陈昊重新走入舞台中央。
在新能源变革、中国汽车行业重塑的十字路口,东风汽车集团太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了。对于在东风工作 31 年,具有丰富乘用车营销经验的陈昊,被东风公司委派分管东风品牌主流新能源转型,是为东风新能源保卫战的老将新用。
这是一场荣誉战,更是生死战。
陈昊表示,东风纳米是做强做优做大‘东风’品牌的重要一极。它将与东风风神、东风 e π 三大产品系列品牌一起,形成面向主流市场的‘东风’品牌,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聚力新能源跃迁发展。
目前东风公司构建了盖豪华、高端、主流、小型全领網域的新能源乘用车的格局。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尤峥分管 3 年前推出的高端品牌岚图和豪华越野品牌猛士。其余的主流及小型新能源领網域由陈昊挂帅。
面对主流市场的东风风神电动序列 e π 已于 4 月在上海车展发布,随着 8 月 23 日小型电动品牌纳米的发布,东风集团新能源转型的品牌矩阵完成和盘托出。
陈昊重新执掌东风重要的新能源板块,事实上在 6 月举行的 2023 重庆汽车论坛上就已显露端倪。当时他就提到东风的新能源品牌矩阵规划,同时他特别提到,东风坚持纯电动、混合动力、新能源等多种技术并举。在技术平台方面,东风已经打造了 M TECH 架构、量子架构、DSMA 架构,掌控电池系统管理、多合一电驱动总成、智能网联等关键核心技术,这些是东风公司乘用车转型的奠基石,更是后续产品的工具箱和武器库。
8 月 23 日晚,东风纳米品牌专属的东风量子架构 3 号平台,正式发布。
量子架构 3 号平台采用马赫 E" 十合一 " 电驱系统,全系搭载扁线电机,能耗低至百公里 11 千瓦时,CLTC 综合效率 89%,能效更胜一筹。
此外,量子架构 3 号平台还拥有同级唯一的轮毂电机、正在示范运营的固态电池,以及成熟可量产的超级快充技术。
东风纳米品牌的首款车型纳米 01 也在发布会亮相,该产品致力于成为国民纯电第一车,以极致体验为客户创造美好汽车生活。
纳米品牌,包括全新亮相的纳米 01 将有怎样的表现还有待市场检验。从现场平庸的外观来看,能为东风集团到来多少销量支撑也还是未知数。
今年初打响价格战第一枪的东风集团,对今年糟糕的业绩表现早有预期。1-7 月,东风集团累计销售汽车 110.89 万辆,市占率从 9.17% 下滑至 7.1%,其中乘用车销售 90.8 万辆,同比下滑 28.8%;商用车销售 20 万辆,同比增长 1.95%。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板块今年前 7 个月全行业分别增长 6.7% 和 15.9%,很显然,东风集团股份公司两大板块横向对比均已失去竞争力。
2023 年 1-7 月,东风集团乘用车领網域全面承压,合资板块中日系品牌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 1-7 月销量分别掉了近三成;自主機板块,去年刚烧热的东风风神,销量下滑近 40%,和本就销量基数较低的柳汽乘用车成为难兄难弟。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大背景下,东风乘用车板块不仅没有保持住原有优势,反而出现滑坡式下滑,这是素有二汽之称、中国汽车工业次子的东风公司所不能容忍的。
未来三年,东风公司将在自主新能源领網域投入 500 亿元,迭代推出 18 款自主乘用车新能源车型,投放 22 款商用车基础车型。2024 年将实现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 100% 电动化。到 2025 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 100 万辆,其中," 东风 " 品牌三大产品系列新能源突破 70 万辆。海外出口方面,东风自主品牌出口销量目标占比不低于 10%。
陈昊所负责的东风品牌三大产品序列,担纲了东风自主乘用车 70% 的销量重任。
不管怎样,陈昊和东风集团重新出发的仪式感已经有了,如何在东风集团技术储备下,打造出市场认可的产品才是关键。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但显然赢下来也极其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