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万钢:中国汽车产业要牢牢把握历史性战略机遇,欢迎阅读。
网通社快讯 9 月 2 日,第十九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以 " 高质量 · 新未来 " 为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向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发来贺信。
贺信中,万钢分享了四点期望:坚持创新驱动发、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持续完善标准体系、促进全球开放合作。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中国汽车产业要着眼世界前沿、国家战略、人民需求,紧盯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变革趋势,牢牢把握历史性战略机遇,深刻转变发展方式,深入调整产业结构,深度转换增长动能。
我希望与汽车行业各位同仁分享四点期望: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运用新的举措、新的模式,统筹传统汽车转型更新,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要加强基础研究,超前谋划高效安全的车用动力电池体系、新一代新能源底盘架构、" 车 - 人 - 路 - 云 " 融合的智能驾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瓶頸,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不断优化产业生态。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先优势,大力推动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和试验场地建设,加快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公共交通和物流领網域的全面电动化,加大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着力解决高寒地区气候适应性和用户里程焦虑问题,促进新能源汽车全上市场化。
三、持续完善标准体系。面向科技前沿趋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系统性谋划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科学制定路线图,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建全、完善。以标准为牵引,提升检测试验水平,有效引领产品和技术更新,探索国际低碳标准与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碳排放核算方法和基础数据的互通、互认与共享。
四、促进全球开放合作。要加快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深化新能源汽车领網域的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加强全球汽车产业多边和双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组织实施,以及碳排放管理、碳减排激励等领網域的合作对话与交流,共建低碳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循环体系。
十九年来,泰达汽车论坛为汽车产业各界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沟通交流平台,为推动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独特价值,是引领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希望与会嘉宾深入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共同助力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更新,为实现汽车交通领網域碳中和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图 / 文 网通社 卓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