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李鬼券商的精准围猎:“券商App”成诈骗入口,有人被骗数十万,欢迎阅读。
" 勇闯股市第一个月被骗 5 万,另一位小伙伴被骗 20 多万。" 投资者王岩(化名)向贝壳财经记者讲述受骗经历时心有余悸。据其描述,不法分子假冒券商从业者通过伪造港版券商 App 实施诈骗,致使受害者放松警惕。
" 我被骗了 17 万,我都不敢告诉父母,儿子也基本不理我了。" 今年 52 岁的投资者李亮(化名)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一开始我根本不相信,但是他们给我发了证券公司的营业执照,经纪人的公示信息,交易员的办公场景,还跟我签了合同,我在长城证券官网上也查找确认对接的经纪人是券商在职人员,还有知名人士的背书,做得太真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此类新型证券诈骗已形成标准化作案链条: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投资者联系方式诱导加入群聊,继而吸引投资者下载仿冒交易平台(尤其是港版軟體),通过分享打新、分红、协商交易以及老学员赚钱的噱头诱导投资者转账。整个诈骗链条非常严密,老年人或是初入股市的小白是诈骗者重点 " 关注 " 对象。
业内人士警示,要注意甄别和核实券商的资质和真实性,要通过正规渠道下载券商的交易軟體,如官方网站或正规应用商店,避免使用不明来源的链接或二维码来下载,警惕向第三方账户或个人账户转账。
一、加密聊天軟體 " 洗腦 ",协商交易稳赚不赔诱导,有投资者被骗 27 万
券业 " 李鬼 " 现象频现。日前,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或家人被所谓的机构从业人员忽悠下载了假冒的国泰君安、东方财富、中信证券、银河证券、长城证券等 App,最终在打新或协商交易等噱头下进行转账,高则几十万积蓄血本无归。
" 我被骗 5 万,报警了,另一位小伙伴被骗 20 多万。" 投资者王岩称,自己是在社交軟體上被骗子盯上的。" 最开始是加入了拥有 30 多万粉丝网络大 V 创立的群聊,然后让加入内部群,这需要下载一款叫作‘暗信’的私密聊天軟體。"
网络大 V 建群截图。
" 群里天天都在推荐短线股票,好多老学员讲自己赚钱的经历,然后就给大家讲‘协商交易’。" 王岩说," 他们通过视频、直播课给我洗腦,说是有途径能买到协商交易的股票,可以分点份额给我们参与,然后给他 40% 的提成。"
网络大 V 吸引人的话术截图。
网络大 V 创建的群内忽悠截图。
随后王岩给贝壳财经记者发了让自己心动的直播视频链接,贝壳财经记者观看完其中的一个视频后发现,视频直播的老师自称 " 老蒋 ",在他口中的协商交易确实很诱人," 今天我会让团队尽全力拉个(湖北广电)涨停板,我们的目标湖北广电最终要做到 75%-1.5 倍的盈利。"
" 我们马上最后的建仓,一共 5800 万,今年协商交易项目我已经做了 4 个,这个做完今年就没有了,因为做多了会引起官方的注意,一年坚决不超过 5 个项目。" 老蒋声称,自己的短线能力至少能做到 90% 的盈利。
整体来看," 老蒋 " 会在视频中反复强调,要现金、要格局、要执行力,这样投资者才能跟上节奏 " 暴富 "。同时他还进行饥饿营销、画饼,号称要带 10 个人去调研上市公司,后续将和华峰集团尤小平和正泰集团南存辉等大佬合作部署大几亿的资管项目。
" 我就动心了,对方说协商交易需要往银河证券 HK(GALAXYHK)的 App 上充钱,但是往 App 中充钱需要联系客户经理,通过客户经理把钱转进去。" 在其讲述中,王岩也作出了质疑,但对方说是自己的香港账户,需要走公账充钱。
" 我给一名叫‘王海波’的人进行转账充值了 5 万多元,通过他来购买乐心医疗、湖北广电等协商交易股票。我在充值后不久就在网上刷到相关案例,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王岩表示。
投资者转账截图。
投资者应望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也是被同样的手段骗了,依然是下载 " 暗信 "" 银河证券 HK"App,随后分两天转账给三个个人账户和两个企业账户,共转账 27.8 万元。
" 一直有其他学员找我,给我分享赚钱案例,我已经发现自己被骗了,还有人来套路安抚让我继续充值,给我说自己第一次就赚了小几十万,我感觉她大概率是托。" 应望说。
王岩和应望将自己所添加的群及群内的成员对比发现,其中,多数人都是同样的网名、图案和话术," 战略先锋队群(350 多人)里的成员基本都是托,那个重要通知群里(700 多人)可能有真实的投资者,但是都加不了人。" 应望说。
王岩说,我发现自己被骗后跟其中一个人私聊让他注意别被骗了,结果很快我被拉黑踢出群聊了。一位在群里但未被骗的投资者称,当自己给群里的一位学员私聊质疑为何转账给私人时,自己很快就被禁言了。
二、仿冒交易平台,人员及办公场景真假难辨,投资者被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
" 谨防上当受骗,我还专门在企查查上找了公司(银河证券)的情况,也是在手机 App Store 里面下载的軟體,最后还是掉坑里了。" 王岩表示怎么也没想到对方是骗子假冒的机构。
银河证券 HK App 截图。
长城资产 App 截图。
" 他们做得太真了,我分辨不出来。"52 岁的投资者李亮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一开始我根本就不相信,但是他们给我发了证券公司的营业执照,经纪人的公示信息,交易员的办公场景,还跟我签了合同,我在长城证券官网上也查找确认和我对接的经纪人是券商在职人员,还有知名人士的背书,真的太真了。"
李亮称自己是 2024 年 11 月被骗的,当时被要求下载了长城证券资产管理 App,中签了新股壹连科技(301631)的打新,2200 股合计需缴纳 16.06 万元," 他们让我分几次缴款,我的钱不够,都是东拼西凑还被忽悠贷款了。"
中签情况截图。
对方要求他将钱转给了一个名叫 " 安徽梓阳餐饮管理公司 " 的第三方账户以及杨桂英、赵继泉、周美英等几个私人账户。" 我当时也质疑为什么转给第三方账户,对方说怕我洗钱要转到他们推荐的账户才可以。"
投资者李亮的转账截图。
在被记者问及,整个过程是否有和家人沟通时,李亮称," 签了保密協定,对方一直在强调要保密,没与家里人沟通,目前我都不敢告诉父母,儿子也基本不理我了。"
李亮被要求签的保密協定。
三、券商 " 打假 ":年内 45 家券商发布打假声明,中小券商成不法分子假冒的 " 重灾区 "
贝壳财经记者潜伏反诈联盟社群观察到,该群每天都有新增的需要维权的投资者,目前群成员已经超百人。
事实上,在券业 " 李鬼 " 的背后,多家正规券商机构也展开 " 打假 " 行动。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已有光大资管、华鑫证券、财达证券、国元证券、川财证券、太平洋证券、广发证券等 45 家券商发布了逾 60 多条警惕假冒券商及工作人员开展非法证券活动的风险提示。
根据观察,中小券商成不法分子假冒的 " 重灾区 ",其中,湘财证券、华西证券、万联证券、华鑫证券等券商年内数次发布 " 打假声明 "。
券商打假声明截图。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在 " 李鬼 " 券商的骗局中,下载私密聊天軟體和假冒的券商 App(尤其是港版軟體)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前者是为了群聊引诱投资者下定决心跟投,后者则是为了真正收割投资者,一旦转入资金则步步加码,难以解脱。
首先,不法分子会假冒相关券商及员工的名义,发布极具欺骗性的虚假信息,诱导投资者通过 " 默往企业版 "" 一企聊 "" 财经社交 ""Yo 信 "" 暗信 " 等加密聊天軟體或是社交軟體、短视频平台加入某券商(假冒)群聊。
随后在群聊中诱骗投资者下载假冒軟體 APP,绝大多数是港版券商 App,同时通过 " 大宗折价交易 "" 买涨停板 "" 买黄金 ""OTC 场外交易 " 等宣传噱头诱骗投资者参与虚假投资。
紧接着,不少投资者轻信 " 稳赚不赔 " 等诱惑缴纳高额咨询服务费,或是通过所谓内部资管账户买卖股票(打板、打新、参与大宗交易等),账面浮盈诱人;随后提现受阻,被引导缴纳提现服务费;最终提现仍失败,工作人员及客服均消失。
四、分辨 " 李鬼 ":中证协定期公示非法假冒机构," 所有让转账到个人或商户账户的都要警惕 "
为了让投资者提高警惕,防范风险,中证协每年不定期发布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并持续更新。
2025 年以来中证协已经公布了两期,其中,公示机构的违规形式主要包括非法投资咨询、非法发行证券、非法证券交易,以及未取得相关证券期货业务资质的机构发布证券期货产品广告,这些广告本质上是实施非法荐股、虚假发行 " 原始股 "、非法配资等非法证券活动。
在今年的第二期内容中,非法仿冒证券机构网站、含有非法内容的网页有三个,包括牛策略、财盛证券、呱呱财经,非法场外配资平台包括永华证券、华林优配、恒汇证券、富牛证券、联华证券、配资天眼等。同时,游资论股、盈盈的笔记等多位博主发布的内容含有非法证券内容。
中证协公布内容截图。
德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尹传志提示,首先,投资者要注意甄别和核实券商的资质和真实性,投资者可以通过中证协官网查询券商的合法资质,也可以通过证监会网站、工商部门网站或者企查查、天眼查等軟體 App 进行查询确认;
其次,要通过正规渠道下载券商的交易軟體;第三,对于自称券商工作人员的人员身份也要注意甄别,投资者可以要求查看其资格证书或者可以索要其执业证号,并通过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在券商官网、中证协官网查询核实其身份信息,确认其真实性;最后,要警惕高额回报、低门槛投资、内幕消息、推股荐股等常见的诈骗手段,不要轻易相信任何可疑网站、陌生电话、手机短信、微信群或者 QQ 群发来的投资咨询信息、理财广告。
" 所有让转账到个人或商户账户的都要警惕。" 一位被骗 4 万元的投资者后续在总结中发现,自己被骗的过程实际有多个破绽,比如,收款方多是餐饮公司或个人;200 人群聊里 198 个是氛围组;晒单全是涨停板,从无亏损记录。
尹传志表示,对于机构来说,券商除了加强合规管理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之外,还建议要加强舆情监控和主动 " 打假 " 措施,广泛利用技术手段识别和阻止假冒行为,如果发现假冒行为或者收到相关举报投诉线索后立即发布澄清公告,及时向投资者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不少券商在声明中提醒投资者擦亮眼睛,切勿被不法分子所迷惑,做到 " 一看、二问、三查 ",守护自身财产安全。所谓 " 一看 " 是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 二问 " 是 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的金融机构,或者问询金融监管部门。" 三查 " 是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查金融产品是否合规,查金融广告是否违法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