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老年机,卷土重来,欢迎阅读。
抖音、小红书、各类社交軟體掌控了你的业余时间。
钉钉、飞书、企业微信掌控了你上班的时间。微信、支付宝掌控你的财务大权。
我们似乎不是生活在城市,而是生活在手机里。手机才是我们的亲密爱人、挚爱亲朋。
社交娱乐、移动办公、信息获取等功能深度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消费就是这么魔幻!
一面是各家厂商不断卷功能,一面是功能单一、无法安装社交軟體的 " 老年机 " 却在销售平台上悄然走红。据《光明日报》报道," 老年机 " 线下销售依然保有市场。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购买者中近半数竟然是年轻人,甚至有商家特意推出外观鲜艳的 " 老年机 ",部分年轻人还将其用作备用工作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使用 " 老年机 " 是一种 " 自我排毒 " 的方式。
一、卷土重来的 " 过时 " 电子单品
不论在陆家嘴的星巴克,还是在县城的霸王茶姬。
只要你打开各类推送的提示,信息便会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种类繁多的 APP 犹如堆积的 " 脂肪 ",弹出的信息更是让使用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操作中 " 找不到北 "。
信息过载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极大的疲惫感。
数字社交平台的蓬勃兴起,也为人们的交流沟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軟體,无论相隔多远,人们都能够轻松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或是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朋友。
然而,在这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虚拟社交网络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无形的社交压力,社交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年轻人的消费行为。不少年轻人为了在社交网络中不显得 " 掉队 ",往往会盲目跟风购买一些超出自己经济实力的消费产品。
在智能手机带来的信息洪流和社交压力面前,部分年轻人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智能手机所 " 束缚 ",于是,老年机以其简洁的功能和纯粹的使用体验,悄然走进了年轻人的视野,成为了他们摆脱信息过载和社交困扰的 " 救赎之光 "。
打开各大电商平台,搜索 " 老年机 ",会发现琳琅满目的产品呈现在眼前,这些老年机价格区间跨度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整体而言,相较于中高端智能手机,价格普遍较为亲民。
其中,百元左右的老年机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且销量数据颇为可观。以今年 6 月开售的诺基亚 3210 为例,首发后这款手机迅速售罄,后续的多轮开售也迅速被抢购一空。
在淘宝上,消费纪发现,以 " 年轻人按键手机 "" 年轻人老年机 "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不少产品的月销量还 " 说得过去 "。其中,购买者提到较多的关键词是:不影响学习、备用机、很实用等。
类似的评价也从侧面反映出年轻人对老年机的青睐并非偶然,透过 IDC 数据,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这一市场变化,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市场增速逐渐放缓,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1.3% 至 12.1 亿台,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3.2%,达到 11.7 亿部,创下 2013 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出货量。
而老年机及类似功能机的市场销量却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截至 2022 年底,全球老年手机出货量达到了约 1.2 亿部,同比增长 5%。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预计到 2027 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 1.8 亿部。在中国市场,老年手机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张,预计到 2025 年,中国老年手机销量将接近 8000 万台,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12% 左右。
本该被 " 淘汰 " 的老年机市场仿佛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 " 小阳春 ",而年轻人则成为了推动这一市场升温的新兴力量。
二、专为年轻人打造的 " 断网手机 "
" 买了这部老年机,终于可以摆脱各种信息轰炸了,感觉生活一下子安静了许多,我又重新找回了专注做事的状态。" 小音对消费纪这样说道," 因为觉得白天要工作,不能专心玩手机,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又报复性玩手机,一周下来,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都超过 14 个小时。自从买了不能上网的老年机,晚上直接把智能手机放得远远的,听着歌就睡着了。"
小音的烦恼也并不是个例,在《炒作机器》一书中,作者为社交媒体定义了三重属性:控制力强、虚假信息多与社交过度。显然,这是智能时代留给人们在方便快捷之外的额外问题。在海量信息与即时社交中,过载的连接让一部分人感到不堪重负,产生了社交倦怠情绪。
而老年机开始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这一现象其实非常容易理解。一部分产生了倦怠情绪的年轻人用老年机来对抗自己原有的数字生活,通过重新使用功能机来重获极简,减少自己对 " 屏 " 的依赖,寻找一种健康的数字生活方式。
这也可以理解为一部分年轻人的 " 数字戒断 ",没有社交軟體,没有大量内容,只是简单接打电话和按键打字,回归了手机最原始的简单与实用,让使用者更专注地将时间集中在现实生活上,通过削减电子数字产品对生活的掌控,合理使用,于人机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重新夺回对内容、对时间的主动权。
" 说起来这类手机是‘老年机’,但真正了解之后,还是有不少地方合年轻人口味的,至少在外观上不是只有黑白灰这种单调的颜色。" 小音对消费纪表示道。对此,消费纪在浏览 " 年轻人老年机 " 时也有所发现,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不少手机厂商和商家纷纷开始调整老年机的产品策略。
在外观设计上,推出了一系列色彩鲜艳、造型时尚的老年机产品,打破了传统老年机外观的沉闷。例如,一些老年机采用了流行的颜色设计,搭配简约不失时尚感的机身线条,使其在外观上更具吸引力。
在功能方面,除了保留基本的通话和短信功能外,还增加了一些实用的小功能,如手电筒、收音机、计算器等,以满足年轻人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此外,部分老年机还支持蓝牙功能,可以连接无线耳机或音箱,为年轻人提供更加便捷的音频体验。
事实上,除了 " 老年机 ",诸多特色 " 防沉迷 " 手机应运而生。小米生态链企业 " 多亲 " 推出的小屏全面屏与九宫格按键触屏机别具一格,基于 Android 系统,在保障通话、短信等基础功能之上,拓展了扫码、拍照、社交支付乃至游戏娱乐等功能,满足年轻人多样化需求。
海信的墨水屏阅读手机以其独特的护眼优势脱颖而出,虽有通讯、支付与音乐播放等附加功能,却因螢幕刷新率与色彩局限,使用场景受限,更专注于阅读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端老年手机还积极引入智能语音互動技术,如整合 Siri 或 Google Assistant,以语音指令简化操作流程,降低使用门槛,为不同需求群体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手机使用选择。
在这片 " 新蓝海 " 中,谁能够精准把握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谁就有望在老年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老年机 " 回潮 " 的多面效应
年轻人对老年机的青睐,无疑给消费市场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传统上,老年机市场主要面向老年消费者,产品定位较为单一,功能主要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通信需求为主。
随着年轻人这一新兴消费群体的加入,老年机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年轻人对老人机的需求更加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品质工艺、个性化定制等方面,这就促使老人机生产厂商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推出更多符合年轻人审美和使用习惯的产品。
这种消费市场格局的重塑,不仅为老人机生产厂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各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老人机行业向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仅仅是 " 年轻人爱上老手机 " 这一现象,也给整个手机行业敲响了警钟,引发了行业内关于手机功能与用户需求关系的深入思考。智能手机在追求功能极致化的过程中,是否忽略了用户对简单、专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过于复杂的功能和过多的信息推送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用户产生反感和疲惫。好在如今的手机厂商开始意识到,在功能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用户体验的平衡,一些智能手机厂商开始尝试在系统設定中增加 " 简易模式 " 或 " 专注模式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开启或关闭某些功能,以减少信息干扰,提高使用体验。
另一方面,隐私保护功能成为了手机厂商竞争的新焦点。随着消费者对隐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加强在隐私保护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隐私保护功能。
例如,华为手机的 " 隐私空间 " 功能,可以为用户创建一个独立的隐私空间,用户可以将重要的檔案、照片、应用程式等存储在隐私空间中,只有通过特定的指纹或密码才能进入,有效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
小米手机的 " 照明弹 " 功能,则可以实时监控应用程式的后台行为,一旦发现应用程式存在私自获取用户信息的行为,就会及时向用户发出提醒,让用户对手机应用的权限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在另一层面,年轻人对老年机的追捧,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的变化,更反映出消费心态与价值观的转变。
在过去,拥有一款高端智能手机往往代表着时尚、潮流和社会地位。然而,如今年轻人却开始主动选择功能简单的老人机,这种转变背后,体现了年轻人更加关注产品对自己生活的实际影响。
四、结束语
年轻人爱上老手机这一现象,看似是一种消费市场的 " 逆行 ",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年轻人对信息过载、社交沉迷、专注力缺失等问题的反思与应对,也体现了消费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心态与价值观的转变。
对于手机行业而言,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通过深入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变化,手机厂商、应用开发者等相关方可以调整产品策略,创新服务模式,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层面来看,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应积极树立正确的数字素养和消费观念,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消费纪,作者: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