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行长们慌了,房贷十年来首现负增长,银行利润还有最后一击,欢迎阅读。
图源:视觉中国
作者 | 肖望
编辑 | 陈弗也
出品 | 棱镜 · 腾讯小满工作室
" 银行再不降房贷利率,年底我就提前还贷。" 在谈及存量房贷利率是否会下调时,一位房贷客户向作者如此表态。
是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还是应对汹涌的提前还贷潮,正在成为银行行长们必须面对的选择题。而随着银行业 2023 年中报陆续披露,提前还贷潮的影响有了更确凿的证据。
银行行长们终于妥协了。8 月 31 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近 20 万亿利率高位站岗的房贷终于等来了政策东风。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将对银行业的利润产生直接冲击。而 2023 年中报显示,商业银行们已经告别躺赚的日子,净利润增速集体放缓,更有银行净利润开始同比出现大幅下滑。
银行 2023 年的中报里藏着哪些秘密?
按揭贷款十年来首现负增长
银行业过往最青睐的住房按揭贷款,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者统计了 17 家主要上市银行(6 家国有大行、9 家 A 股上市股份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的数据发现,上半年 17 家主要上市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较 2022 年末下降了 2271.14 亿元,其中四大国有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下降超过 2500 亿元。中国银行下降尤为明显,其房贷余额较 2022 年末下降了 922.22 亿元。
仅有邮储、浙商、中信、平安、华夏和光大等六家银行的按揭贷款余额正增长,其中邮储银行、浙商银行住房贷款余额分别增加 622.99 亿元、170.50 亿元,在银行业中靠前。
房贷余额下降,有部分房贷自然到期结清的缘故,但主要是居民购房需求不振、新增房贷规模有限,更重要的是居民提前还贷潮汹涌。
工商银行方面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发放量超过 5100 亿元,较去年同期还多发放 480 亿元,但工行住房贷款余额下降 576.01 亿元。农业银行数据也显示,该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达 4755 亿元,但房贷余额下降 294.83 亿元。
邮储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在业绩会上就指出,该行存量按揭贷款中刚需占比较多,超 9 成都是首套房,单笔的金额也比较小,平均仅 40 万元,所以提前还贷的压力比同业可能稍稍好一点,这支撑了房贷余额增长。但梁世栋也坦言,提前还款对邮储相对影响小一点,但实际上绝对量也比较大。
央行统计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38.6 万亿元,同比下降 0.7%。较 2022 年末余额下降 2000 亿元,尤其在今年第二季度,房贷余额较第一季度大降 3400 亿元。这是近十年来住房贷款规模首次负增长。
据央行统计数据,作者制图
在今年 7 月中旬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就指出,今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发放 3.5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发放超过 5100 亿元,对住房销售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但房贷余额还是减少,主要是因为理财收益率、房贷利率等价格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居民使用存款或者减少其他投资提前偿还存量贷款的现象大幅增加。
4000 万房贷客户有望受益
今年 1 月末,郑州在全国率先将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到 3.8%,即在当时 LPR ( Loan Prime Rate,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基准上减 50 个基点。随着今年 6 月 20 日 LPR 再降 10 个基点,郑州市新发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 3.7%。而 2020 年时这一利率一度达到 6.12%,购房居民心理落差不可谓不大。
不止是郑州,据新华社报道,截至 2 月 13 日,已有近 30 个城市调整了首套房贷利率,其中多个二线城市开始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为 3.8%(即 LPR 减 50 个基点)的政策。
房贷利率高位站岗,叠加投资渠道匮乏,越来越多居民选择提前还贷。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招行行长助理彭家文在业绩会上坦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背景是提前还贷的量比较大。
从银行经营来看,假设一笔金额 100 万元、期限 30 年、利率为 6% 的房贷,银行在未来 30 年间可以赚到 115.84 万元利息。假设可以转换为当前 3.7% 的利率,则银行未来赚到的利息总额为 65.7 万元,少赚逾 50 万元。但 6% 利率的房贷导致居民提前还款的概率加大,一旦居民提前还款,银行不仅失去未来 30 年的全部利息收入,而且存款规模也会相应下降,对银行的经营更为不利。
是下调利率少赚些利息,还是利率继续维持高位,但因为提前还贷可能赚不到利息?成为银行行长们必须面对的选择题。
农行副行长林立就表示,(调整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一方面有利于减轻部分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客户的财务成本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商业银行平滑提前还贷压力,有利于平稳经营。
林立表示,在有关政策方案明确之后,该行将抓紧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尽快完成合同文本的准备,加紧系统改造调整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做好组织实施。
不过,调降存量房贷利率需要监管部门统一的指导方案。8 月 31 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下发通知,存量房贷利率如何下调终于有了具体的操作指引。
8 月 31 日以来,农行、工行、招行等多家银行回应,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正有序开展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准备工作。
《上海证 . 券报》援引接近监管的有关人士说法指出,据估算,本次调整涉及的客户可能超过 4000 万,涉及调整的贷款规模可能达 25 万亿元。以 100 万元、25 年期、原利率 5.1% 的存量房贷为例,假设房贷利率降至 4.3%,可节约借款人利息支出每年超 5000 元,显著增加消费能力。
不买基金、信托,偏爱定期存款和保险
银行 2023 年中报里,还藏着居民投资理财和储蓄转向的秘密。
近日,包括微光股份、先锋电子、安邦电气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购买的中融信托相关产品未能按时到期兑付,引发市场对信托产品风险的担忧。
不只是中融信托,近一年多来,多家信托机构的涉房信托产品兑付出现问题,这曾经高净值客户最爱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如今唯恐避之不及。
招行行长助理王颖在业绩会上提到,该行再次回检了所有的信托业务,未有任何底层资产涉及到相关的信托机构。
此外,资本市场大幅震荡,导致权益基金发行遭遇冰点,银行代销费用亦大受影响。招行披露,其上半年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 1526.06 亿元,同比下降 18.53%,代销基金收入同比下降 17.79%。
据招行 2023 年中报数据,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转向稳健保守,作者制图
北京一位 90 后投资者就对作者吐槽,前两年购买的多只股票型基金亏损幅度达到 40%,原本想挣点儿钱换房,如今已亏掉了一个卫生间。她直言,自己现在只爱银行大额存单,哪怕下一步利率跌到 2% 都要去存款。
投资者正大规模转向低风险的保险及定期存款产品。
招行彭家文指出,招行代理保险保费的收入同比增长 54.88%,一方面是客户风险偏好降低,保险配置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大家预计 3.5% 预定利率的产品会调整,所以加快了配置速度。
彭家文表示,当前在整个客户风险偏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包括理财净值的赎回、资本市场表现不好、权益类产品销售不佳等现象,都表现出客户的需求转向低风险的产品,而且某一个阶段存款就充当了这类低风险产品。
多家银行中报显示,存款规模仍在快速增加,且定期化趋势明显。
以工商银行为例,上半年该行定期存款增加 3.63 万亿元,增长 23.9%;活期存款减少 1760.50 亿元,下降 1.3%。其中,个人定期存款增加 1.57 万亿元,公司定期存款增加 2.06 万亿元。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在业绩会上表示,由于经济恢复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当前国内居民消费仍有待恢复,民间投资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工商企业生产资金和个人理财资金的存款化、定期化趋势还将保持一段时间。
存款利率再降,银行打响利润保卫战
曾经,银行被指 " 赚钱赚到不好意思 ",但今年开始,营收负增长乃至利润增速下滑成为商业银行的新常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 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 4.5 个百分点。
作者统计的 17 家主要上市银行中,上半年仅有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和浙商银行三家的营业收入呈小幅正增长,其他 14 家银行营收均同比下滑。而净利润方面,多家上市银行艰难维持住利润小幅正增长的 " 颜面 ",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及浦发银行净利润则同比下降,其中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大降 22.82%,令市场大跌眼镜。
浦发银行在中报中提到,营收、利润下降主要受 " 资产重定价、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影响 "。
据 WIND 数据,作者制图
利息净收入是银行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但受 LPR 不断下行、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居民存款定期化导致利息支出成本升高等原因影响,银行营收开始遭遇挑战。
农业银行中报就显示,其上半年信贷规模增长导致利息净收入增加 382.76 亿元,但利率变动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 480.32 亿元,由此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 97.56 亿元。
在瑞银大中华金融行业研究主管颜湄之看来,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将是最后一次对银行业息差较大的负面影响。对银行业息差的影响不超过 10 个 BP ( 即不超过 0.1%)。
颜湄之表示,在资产端,监管部门希望银行能给实体经济让利,贷款利率不断下降,考虑到对银行业利润的影响,负债端可能还会继续降低存款利率。
央行在 2023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专栏文章中指出,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新一轮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已经开始。
作者注意到,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官网已更新了最新的定期存款利率。以国有大行为例,自 9 月 1 日开始,1 年期、3 年期和 5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 10 个基点、25 个基点、25 个基点至 1.55%、2.2% 和 2.25%。
这意味着,假设一居民在银行 100 万元存 5 年,其每年的存款利息将再少 25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