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一汽-大众全新探岳L上市:燃油车智能化突围的战略实验,欢迎阅读。
2025 年 3 月 1 日,全新探岳 L 在山东泰安上市,新车定位 " 智能油车扛把子 ",官方指导价 20.79 万元起,全款购车价进一步下探至 17.69 万元。
一汽 - 大众推出全新探岳 L,是传统燃油车阵营在电动化浪潮中发起的一次反击。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42%、L2 级智驾功能成为用户购车核心考虑因素的当下,探岳 L 试图通过智能化技术突破与定价策略调整,重新定义燃油车的市场价值。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燃油车销量占比虽达 58%,但同比下滑 12%;与此同时,新能源车销量以 67% 的增速持续扩张,且智能化配置渗透率远超燃油车。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需求更新,使得燃油车在 " 功能机 " 与 " 智能机 " 的对比中逐渐失去优势。
面对这一变局,一汽 - 大众选择了一条双线并进的路径——在加速 ID. 系列纯电车型布局的同时,以探岳 L 为支点开启燃油车的智能化改造实验。
当下,燃油车带来的现金流仍是合资车企投资未来的最大保障,大众集团 2024 年在国内燃油车市场份额超过 21%,创 2005 年以来新高。此外,在充电设施尚未完善的三、四线城市燃油车仍是刚需,而智能化改造为这些燃油车赋予了新的价值。
探岳 L 的智能化更新,建立在一汽 - 大众提出的行业首个 " 燃油车三步走 " 战略之上。根据规划,一汽 - 大众将在 2025 年一季度实现核心高阶智驾功能覆盖 95% 的高速和 90% 的城市路段,2025 年第三季度进入智驾 2.0 阶段,高阶智驾功能覆盖范围提升至 100% 的高速和 95% 的城市路段,2026 年最终达成全场景高阶智驾覆盖。
一汽 - 大众这一智驾路线图的本质,是通过渐进式技术迭代弥补燃油车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的不足。传统燃油车的分布式 ECU 架构普遍存在算力分散、更新困难的问题,而探岳 L 选择以 " 硬體冗余 + 軟體分层 " 的方式破局。
例如,全新探岳 L 搭载的 IQ.Pilot 高阶智能辅助驾驶采用 "9V5R12U" 感知硬體(9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配合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的惯导双目摄像头,在现有平台上实现 L2+ 级功能;同时引入 OTA 更新和第三方技术整合,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这种策略既避免了电动化转型的激进投入,又为燃油车争取了技术平权的可能性。
从技术落地来看,全新探岳 L IQ. Pilot 智驾系统的 " 四大智驾兵器 " 直击用户痛点,其 80km/h 车速下稳定通过大曲率弯道、智能避让贴靠大车、拥堵路段自动应对加塞等功能聚焦中国复杂路况的高频场景,而超过 15 万公里实路测试和 1500 天的冗余验证,给人足够的安全感。
座舱层面,全新探岳 L 的 "5+X" 多屏互動系统通过 15 英寸 2K 中控屏、11.6 英寸副驾娱乐屏及 AR-HUD 的组合,打破燃油车座舱的生态封闭性。科大讯飞语音助手支持方言识别与 400 项控车指令,Harman Kardon 音响系统则借声学算法提升沉浸感。
通过技术平权,一汽 - 大众在以电动化主攻一、二线城市的同时,以智能燃油车覆盖下沉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这种渐进式创新,既是对现有产能与供应链的充分利用,也为电动化转型争取了时间視窗。
价格策略方面,全新探岳 L " 高配降价 " 的打法能吸引对品牌忠诚度高但预算敏感的保守型用户,并进一步巩固其在燃油车市场的阵线。
全新探岳 L 卡位 18 万— 25 万元价格带的存量市场,该价格带的燃油车市场份额虽然在下降,但相比其他价格带而言仍较为稳定,且利润不菲。探岳 L 推出的 17.69 万元全款购车一口价,和叠加总价值 5 万元的权益礼包,不仅在本田 CR-V、丰田 RAV4 等车型面前具有较大的优势,更已接近自主品牌混动车型的中高配车型价格。
不可忽视的是,眼下一汽 - 大众智能化燃油车的商业前景仍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改造成本较高,若无法通过规模化摊薄成本,企业的利润空间将大幅承压;其次是同级竞争加剧,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已推出搭载 NOA 功能的燃油车,且价格下探至 15 万元区间;再者,燃油车的用车成本高于电动汽车,全新探岳 L 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在 7L 上下,这一级别的混动车型油耗大多在 4L 左右。
在这场燃油车的变革实验中,一汽 - 大众的选择既是防御,亦是探索。全新探岳 L 的上市,也预示着传统车企的生存逻辑已从 " 捍卫旧阵地 " 向 " 开辟新战场 " 转变。目前探岳的月均销量在 1.6 万辆左右,而经过智能化更新的全新探岳 L 加入后可否拉高车型的总体销量,有待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