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利率1.75%!央行推出更新版结构性工具 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欢迎阅读。
财联社 4 月 7 日讯(记者 王宏)今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贷款额度 5000 亿元,利率 1.75%,明显低于最新 1 年期 LPR 的 3.45% 报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網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出台的结构性工具是原有的科技创新与设备更新结构工具的 " 更新版 "。工具利率与现有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利率一致,说明了货币政策引导结构优化的导向。预计央行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采取总量和结构工具灵活搭配,不排除后续结构工具根据五篇大文章及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创新等。
贷款利率 1.75% 明显低于 1 年期 LPR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5000 亿元,利率 1.75%,期限 1 年,可展期 2 次,每次展期期限 1 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 21 家金融机构。
央行表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设立将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網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 再贷款工具对象非常明确,一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另一类是重点领網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是对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接续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
利率方面,杨畅认为,再贷款工具利率 1.75%,相较于 1 年期 LPR 最新报价 3.45% 有明显降低,与现有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利率一致,充分说明了货币政策引导结构优化的导向。
" 此次推出的结构性工具是此前出台科技创新与设备更新结构工具的‘更新版’,与之前工具相比,在工具服务领網域有所变化,强调信贷资源向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網域数字化、绿色化的设备更新改造方面的支持 ",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后续结构性工具或可灵活调整创新
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参考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备选企业名单和项目清单,按照风险自担的原则,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贷款条件。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台账进行审核,对于在备选企业名单或项目清单内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 60% 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周茂华还表示,结构性工具优点较多,具有定向直达、激励相容等特点,有助于畅通政策传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特定领網域支持;同时,央行给予金融机构低成本资金,有助于激励金融机构放贷意愿,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也拓展了总量货币政策空间,提升政策实施质效等。结构工具要求银行采取专项账户管理,专款专用,便于监管部门对政策工具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对银行相关资金使用与投放形成一定 " 约束 "。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推出的再贷款工具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的要求,也是落实国内新一轮设备更新改造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助力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不久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人民银行就提出 " 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
" 复杂内外环境下,客观上要求央行灵活应对政策‘两难、多难’问题,预计央行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采取总量和结构工具灵活搭配,促进信贷资源均衡投放,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周茂华还认为,不排除后续结构工具根据五篇大文章及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