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2年走完友商9年的路,智己入局,智驾行业有了「质」的变化?,欢迎阅读。
本文字数:2528 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
效率是意志的一种形式,更是衡量成功的最大指标。在 8 月 16 日「IM AD DAY 智己汽车智能驾驶发布会 · 清华篇」之后,智己品牌在智驾领網域中摁下了倍速键。
2023 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动荡不安,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是,智能车市场渗透率将会呈大幅增长,同时,内卷也会更加严重。而 " 卷 " 的原因主要有其二,一是想保留市场份额,必须加入价值战,即便不能做到 " 人无我有 ",也务必达到 " 人有我优 "。其次,现阶段自动驾驶辅助的迭代水平依然是市场优胜劣汰的主要标准,下半场的竞争也将进入加速期,但反观各大主打智能化汽车产品的发展效率与迭代过程,技术发展显然已陷入瓶颈期,当颠覆式创新步履维艰,内卷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于用户角度而言,如今多数产品在辅助驾驶上营造的新鲜感已经不足,自动驾驶更是遥遥无期,那么我们到底离完全自动驾驶还有多远?智己汽车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8 月 16 日,智己汽车在清华科技园举办 "IM AD DAY 智己汽车智能驾驶发布会 · 清华篇 ",清华大学的两位校友—智己副 CTO/ 智己汽车智能驾驶首席科学家郭辉以及 Momenta CEO 曹旭东,携手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李升波教授,就 " 自动驾驶前的最后一战 " 主题,在技术路线、体验标准、发展趋势等多种角度做了分享与讨论。
今年来,城区高阶智能驾驶产品商业应用迎来了大规模落地,智己品牌也正式带来了具备去高精地图的城区 / 高速 NOA 功能,将于接下来的 9 月份进行公测,同时在发布会上,智己品牌也公布了 " 未来 3~5 年智驾产品落地路线图 ",正式宣布将于今年 10 月份正式开启 "IM AD 城市 NOA" 公测,与业内头部玩家齐头并进,值得注意的是,智己品牌作为新创品牌,于 2021 年发布的,成立至今仅为 2 年时间,这也就意味着智己汽车用 2 年时间,足以达成其它业内头部玩家长达 9 年的积累,而智己接下来要做的,则是在智驾效率上超越头部玩家。
从智己发布的发展线路图上看,未来 3~5 年内,智己汽车将开启智驾产品落地加速跑,实现去高精地图 NOA、城市 NOA、通勤模式等智驾产品的密集上线,2023 年 9 月份实现去高精地图 NOA 功能公测、2023 年 10 月份开启城市 NOA 功能公测、2023 年 12 月份实现 333 座城市高速 NOA 功能开通、预计 2024 年 " 通勤模式 " 迅速覆盖全国 100+ 城市、预计 2025 年,迈入 Door to Door(全场景通勤)新时代,快速进化的智己,在不断刷新业内 " 智驾产品最快量产 " 的落地纪录。
在发布会上,智己汽车智能驾驶首席科学家郭辉回顾了智己 2 年走完头部玩家 9 年智驾路的技术进化轨迹,并强调,智己的辅助驾驶水准已达到人类驾驶安全 3.2 倍的智驾产品用户体验。
笔者看来,辅助驾驶想要率先实现多种驾驶风格与功能难度并不大,只需要硬體规格到位,再配以激进的軟體程式即可,但要做到绝对的 " 稳 ",即为高安全性,并非易事,这不仅要求系统掌握大量用户真实驾驶场景中的数据,对于辅助驾驶冗余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实际行驶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现阶段 IM AD 的百万公里碰撞事故 0.6 次,远低于人类驾驶百万公里碰撞事故 1.9 次,而在安全类误制动频次科目上,智己做到了百万公里低于 1 次,更是优于行业头部 5 倍的标准。
在智驾性能体验上,智己品牌的交付标准同样严苛,配备业内唯二兼容 Xavier、orin n 两种高低算力的双智驾计算平台,架构适应能力更高效,算力需求降低 90%,模型运行效率则大幅提升 500%,力求全场景智驾驶安全、舒适、智能一样不落下,覆盖全量城市场景的智驾体验。无论是变道效率、行驶居中性能、行驶流畅性、行驶舒适性等 " 行车性能 ",亦是封闭路段的车位识别能力、泊车成功率、泊车流畅度等 " 泊车性能 ",均优于行业头部玩家水准。关于智驾功能的成熟度,智己品牌也公布出一组有力实测数据:智驾变道成功率高达 98%,每千公里的不舒适减速仅为 1.3 次,泊车成功率达到 97%;在任何领網域的智驾环节,这套 NOA 系统都展现出卓越都稳定性。其实未来的 L3 和 L4(完全自动驾驶)从功能上来说可能并不比 L2 更复杂,但可靠性上是质的飞跃。所以这次智己城市 NOA 在逻辑上,也是要更贴近全自动驾驶。
以往智己品牌在智能辅助驾驶业内并不算是熟面孔,敢于一步踏进深水区,不仅要有勇气,更需要技术优势与更高的用户体验标准。当下看来,这个品牌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完全自动驾驶的引领者。
同时,这次智己也再次联合 Momenta 公司,Momenta CEO 曹旭东详细解析 " 基于 DDOD、DDLD、D.L.P. 人工智能模型,IM AD 智能驾驶将实现完全数据驱动,并在未来的 3-5 年实现绝大多数场景的自动驾驶 "。
具体来看,DDOD 可以理解为智己版的「Occupancy Network 占用网络」,它采用厘米级网格,无需激光雷达的扫描,即可探测路面凸起物体等信息,对全方位障碍物感知能力更强。
则 DDLD 是基于数据驱动的道路环境感知算法方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建图,留下记忆路线,多重路面数据层层叠加,通过算力与生成专属智己自己的 " 高精地图 ",截止目前,DDLD 已拥有百万公里级的训练数据,这也是智己能摆脱高精度地图,实现通勤模式的核心技术。
再者是 DLP 基于深度学习的规划算法,DLP 有超强的深度学习能力,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训练算法,系统根据用户每天常走的路线,例如上下班通勤道路进行反复学习,并提前规划出最优路径与驾驶风格,实现更拟人化、更高效的智驾体验,将通勤效率与通勤安全二者兼顾到位。
在本次智驾发布会提及的这些新增功能与硬體装备,也会马上落地到即将在成都车展亮相的全新 LS6 车型上,全新 LS6 全系具备去高精地图的 NOA 能力,交付即搭载业内首创的 " 一键场景代驾 " 功能,亮相即落地,这就是 " 智己效率 "。
写在最后
除了抢当 " 国内智驾第一头号玩家 ",智己也正为技术出海做准备,据悉,智己 NOA 感知已完成欧洲本地化适应性训练,规划算法已适配当地环境及驾驶习惯。明年,随着智己汽车首款全球战略车型 LS6 出海,智己汽车也将打开国际端市场,以技术与标准的双重进化,让世界见证中国智驾的真正实力。看来自动驾驶前的最后一战,智己是势在必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