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SHEIN:距离上市还有多远?,欢迎阅读。
文| 林京
估值曾经一度高达千亿美元的跨境电商品牌 SHEIN(希音),最近因为上市进程、牵涉版权纠纷等事件,再度受到关注。
尽管 SHEIN 官方几度否认与上市有关的消息,但自 2023 年开始,其上市传闻就从未间断。据上游新闻此前报道,其赴美上市可能面临变数,SHEIN 采取多重战略举措,期望破局。
与此同时,SHEIN 还牵涉版权纠纷。最新的消息是,据澎湃新闻报道,1 月 16 日,优衣库母公司迅销有限公司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优衣库已于 2023 年 12 月 28 日向东京地方法院对包含希音(SHEIN)日本公司在内的零售品牌希音旗下三家实体提起诉讼,称希音销售的仿制品的形式与其自有产品 " 饺子包 "(圆形迷你单肩包)非常相似,要求三家公司立即停止销售仿制品,并赔偿公司遭受的损失。在此之前,多位艺术家、设计师也在社交平台上,质疑 SHEIN 侵权。对此,SHEIN 尚未对外进行公开回应。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SHEIN 的业绩持续增长。SHEIN 合作伙伴 Authentic Brands Group 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杰米 · 索尔特在 ICR 会议上的炉边谈话中透露,SHEIN 2023 年收入已逾 300 亿美元。
近两年,一向低调的 SHEIN,走到聚光灯下。迈过高速增长阶段之后,SHEIN 正通过平台化转型、开拓高端价格线产品,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空间。出海 " 四小龙 " 的崛起,让跨境电商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作为跨境电商头部玩家的 SHEIN 难以 " 躺平 ",其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加速扩张的一年
2023 年年底,SHEIN 上市的传闻再度传来。
11 月,据上海媒体报道,SHEIN 秘密赴美上市,目标估值在 900 亿美元,已邀请投资人参与路演,并已经完成交表。对于此次上市传闻,SHEIN 回应多家媒体采访时称,消息不实。
如果 SHEIN 上市,将是 2023 年全球最大规模的 IPO 之一。针对上市传闻,SHEIN 对外界的口径依旧是 " 暂无回应 "。
近年来,SHEIN 不断加速扩张,并推进国际化。一方面,SHEIN" 招兵买马 " 组建了一支具备国际化视野、懂资本的团队。
去年 10 月,SHEIN 宣布任命软银集团前 CEO 马塞洛 · 克劳尔担任副董事长。克劳尔曾是孙正义 " 左膀右臂 ",在软银期间,他颇为外界熟知的是,帮助软银投资的公司成功扭转困局。
唐伟的加入也备受关注,他曾在贝尔斯登亚洲公司担任董事长兼 CEO,促成了万达集团以 26 亿美元收购连锁影院 AMC。
SHEIN 也在推进国际化的布局。作为 2008 年在南京成立的一家跨境快时尚电商品牌,澎湃新闻 2023 年 11 月报道称,2022 年开始,SHEIN 扩大新加坡的团队规模,增加新加坡员工数量。
另一方面,SHEIN 开放平台化,由女装类目为核心,进一步拓展至全品类,也与亚马逊在北美市场开启正面竞争。
同时,SHEIN 还开启 " 买买买 " 模式。去年 8 月末,SHEIN 收购了美国服装品牌运营商 SPARC Group 1/3 的股权。SPARC Group 拥有多个服装品牌,包括快时尚女装 Forever 21、户外品牌 Nautica、中端男装品牌 Brook Brothers 等。
10 月末,SHEIN 又收购了英国时尚零售集团星狮集团 ( Frasers Group ) 旗下的快时尚品牌 Missguided 及其所有知识产权。
这两起收购皆是由唐伟操盘完成。通过收购,SHEIN 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线的丰富度,并弥补线下场景的短板。截止目前,SHEIN 已经与 Forever 21 的线下渠道展开合作,SHEIN 落地了第一场在 Forever21 店内开设的快闪店。
在进行了诸多业态尝试之后,SHEIN 还布局了二手服装交易。据 36 氪报道,SHEIN 将在欧洲推出 SHEIN Exchange,首先在法国和德国上线。
不难看出,过去一年,SHEIN 在不断加快探索新模式的步伐,以谋求新的增长空间。
" 小单快返 ":供应链红利的变化
同时,SHEIN 也在不断优化供应链,制定更加严格的质检、核价、奖惩制度。SHEIN 背后的供应商们,最能直接感知到这些变化。
" 小单快返 " 模式,是 SHEIN 的核心优势,即每款新品先生产几百件进行测款,再根据销售表现迅速调整产量。在极致的生产效率下,由价格便宜、款式多、上新快组成的 " 多快省 ",让 SHEIN 一路逆袭 ZARA、HM 等全球快时尚巨头。
据中金研报显示,SHEIN 一款新品从设计到成品只需要 7-15 天,SHEIN 每日上新 2000+,每周上新 2 万 +,每年上新 100 多万款;而 ZARA 每周上新 2 次,每年上新 1.2 万款。据此推算,SHEIN 的上新率是 ZARA 的百倍左右。
在 " 小单快返 " 模式之下,不少与 SHEIN 合作的工厂们赚得盆满钵满。不过,随着 SHEIN 的进一步发展,供应商们也开始呈现不同的状态。
与供应商白路一样,一些供应商正在选择减少 SHEIN 的订单,甚至退出。白路与 SHEIN 合作五年,是 ODM(供应商自主设计开发并推款,按照订单供货)合作模式,他坦言,当下的困境则是:订单下滑、生意难做。
白路告诉 Tech 星球,订单下滑是受综合因素叠加影响,比如出海 " 四小龙 " 过去一年发展迅猛,订单自然会被稀释。
另一方面," 小单快返 " 模式,其实考验着供应商对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尤其对非广东番禹区的供应商来说,更是如此。白路介绍,以他所在的工厂为例,SHEIN 一般下单 100~200 件进行小批量生产测试,但他向上游原材料进货必须是 1 吨、2 吨起步,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款式未能打造成为爆款,便导致原材料库存积压难题。
还有更严的质检。在白路看来,SHEIN 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对优质供应商的筛选,只不过,现在的挑战在于,更加高质量要求的产品,与更加内卷的价格,让供应商的利润更加承压。
据白路介绍,SHEIN 有专门的核价部门,一方面,外部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SHEIN 也在加大在全国招商力度,随着供应商的不断增加,价格也更加内卷。
另外一名 SHEIN 的供应商杨阳,当下的烦恼则是,如何让工厂产能进一步跟上 SHEIN 的快节奏。" 一是,如果出现爆款,工厂会出现无法及时满足备货需求,像一些大码鞋履卖爆,但工厂已有的大码模具无法满足生产;二是,随着供应商增加,竞争更加激烈,现在可能测试 100 个款,大约能出现 10 个爆款,未成为爆款的产品,厂家要承担库存积压风险。"
此外,SHEIN 对效率的要求也更高。杨阳坦言,与 SHEIN 合作三年间,最初时间相对宽松,现在从打版设计到发货要五天完成,对鞋履类目的工厂而言,如今压力在不断增加。
随着 SHEIN 迈向全品类发展,一些新供应商也在涌入,抓住行业早期阶段的红利。一位美甲产品类目的厂商就表示,与 SHEIN 刚合作一年,目前订单量在不断上升,正成为工厂新的增长点。
SHEIN 的挑战
在 SHEIN 的发展过程中,极速增长的另一面,也面临更多挑战,譬如,设计版权纠纷、环境治理等方面。
快时尚的核心是 " 快 ",每天需要上新大量的款式。一位此前就职于 SHEIN 的设计师向 Tech 星球表示,一位设计师每月大约需要设计 80~100 件产品,工作量非常大,加班是常态。
在快速上新的过程中,SHEIN 也屡次牵涉抄袭纠纷,这在快时尚领網域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ZRAR、HM 也都曾经历。据 " 电商报 " 报道,根据公开记录,在过去四年中,SHEIN 在美国至少在 50 起联邦诉讼中被列为被告,指控商标或版权侵权。2022 年 7 月,SHEIN 就因抄袭被索赔超 1 亿美元。
一位 SHEIN 的供应商告诉 Tech 星球,以前就出现过爆卖的某款产品突然下架,原因是被短视频平台网红投诉设计侵权。据他透露,SHEIN 近两年也在大力完善知识产权相关能力建设,减轻侵权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SHEIN 自 2021 年启动了 "SHEIN X" 设计师孵化项目,SHEIN X 的设计师只需要负责创作,而制造、营销和销售交给 SHEIN 完成。设计师可以分享利润,并保留自己的创作所有权。
2023 年 9 月,SHEIN 再次宣布向 SHEIN X 设计师孵化器计划追加注资 5000 万美元,到 2028 年该计划的总投资将达到 1.05 亿美元。
另一方面的挑战则是 ESG(即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一个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难题。快时尚行业正在做出改变,譬如,ZARA、优衣库等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开始使用可降解面料和节能减排型制造工艺,以及更为环保的纸质包装。
SHEIN 目前也在完善 ESG 能力。去年,SHEIN 宣布将在 5 年内投入超 10 亿元(1.55 亿美元)持续推进其可持续发展战略 "evoluSHEIN" 中的支柱项目 " 平等赋能 "(Equitable Empowerment),用于支持包括设计师、供应商、女性与青年群体、弱势人群等在内的全球各社区发展。
针对供应商版权纠纷、污染环境两大问题,SHEIN 团队也曾公开进行回应。据 21 世纪商业评论,SHEIN 执行副董事长唐伟表示," 这不是公司擅长的领網域,但我们还是做了一些事情,比如二手交换,为客户提供面料选择等。" 此外,唐伟解释,SHEIN 已与 Queen of Raw 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行业过剩面料再生产。
SHEIN 曾用十年时间,悄然成长为跨境电商巨头,不同于过去翻倍式增加速度、估值神话,如今,SHEIN 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跨境电商市场竞争,寻求自身新的增长潜力,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扑朔迷离的上市传闻中,SHEIN 何时能 IPO 登陆资本市场,仍有待时间来揭晓答案。
(备注:除马塞洛 · 克劳尔、唐伟外,文中皆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