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手机市场“千帆竞渡” iPhone 15将面临更大挑战?,欢迎阅读。
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张海妮
相较于前一日的普跌,9 月 14 日,A 股果链概念股纷纷上扬。截至当天收盘,大富科技 ( SZ300134,股价 11.39 元,市值 87.42 亿元 ) 涨超 11%,宏和科技 ( SH603256,股价 8.54 元,市值 75.37 亿元 ) 涨超 10%;信维通信 ( SZ300136,股价 17.98 元,市值 174 亿元 ) 等跟涨。
消息面上,日前苹果公司发布年度旗舰新机 iPhone 15 ( 智能手机名称 ) 系列,该系列在外观和硬體配置上进行了近几年最大幅度的更新。例如:第一次配备潜望式镜头,第一次采用 Type-C 接口 ( 一种接口外形标准 ) ,第一次使用 3nm ( 纳米 ) 制程的手机芯片,第一次搭配钛合金边框 ……
虽然有着诸多 " 第一次 " 的提升,但大众更期待苹果再出颠覆性产品,而非改善和微创新。IDC ( 国际数据公司 ) 认为,随着安卓厂商在旗舰产品上的投入不断加大,iPhone 15 系列无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极有可能改变过去几年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 ( 单价 600 美元以上 ) 一骑绝尘的局面。
14 日上午,华为 Mate 60 ( 智能手机名称 ) 发布会定档,华为正重拾 5G 这张 " 入场券 ",其先后开售的 Mate 60 Pro+、Mate X5 ( ( 智能手机型号 ) 折叠屏手机和 Mate 60 Pro 均已快速售罄;而荣耀、OPPO ( 公司名称 ) 、小米等各大安卓品牌则凭借 " 直板机 + 折叠屏 " 的双旗舰产品布局争夺高端市场。其中,折叠屏赛道是为数不多的成长性细分品类,也是考验手机厂商创新能力的关键。
IDC 指出," 由于过去几年国内安卓厂商坚持高端化发展方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供应链的深度合作,推出更多定制化和差异化的解决方案等,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上的份额呈现不断收窄的趋势。"
苹果、华为再次正面刚
近期,低迷的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手机外形或外观的改变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激发换机欲望。去年 iPhone14 的销售情况低于预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外观无任何改变,导致直观上感受不到手机的更换。今年,iPhone 15 全系搭配 " 灵动岛 " 设计,彻底告别了从 2017 年 iPhone X 系列开始使用的刘海屏设计。
影像方面,iPhone 1515 Plus 更新到 4800 万像素摄像头,且 iPhone15 Pro Max 独占潜望式长焦镜头。虽然对苹果手机来说,影像能力进行了较大的更新,但实际上,安卓旗舰手机的摄像头像素大多都在 5000 万以上,而潜望镜头更是在四五年前就开始使用,今年甚至已经下放到中端产品线。不过,苹果在芯片、互動、计算摄影等领網域的确具备引领行业的能力。
苹果新机发布后,像往年一样,网友依旧吐槽声一片,如 " 牙膏挤得没诚意 ";" 毫无新意 " 等等,但非常割裂的现象是,近年来 iPhone 销量却一路高歌猛进。不过,今年仅就国内市场来看,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
9 月 14 日上午 9 点,华为在官方多个社交账号发布消息,称将在 9 月 25 日下午 2:30 举行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据悉,会上,华为将发布其手机新品。此前,华为已发售 Mate60 Pro,随后还预售 Mate 60 Pro+ 和折叠屏 X5,华为提前 " 狙击 "iPhone15 系列已抢占部分消费者的心智。
Counterpoint Research ( 市场研究机构名称 ) 高级分析师 Ivan Lam ( 外国人名 ) 对记者称," 如果供应不出问题,Mate 60 Pro ( 整个生命周期 ) 销量至少会超 700 万台。" 而展望全年,TechInsights ( 半导体信息平台 ) 预计,华为智能手机整体今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 3500 万部,同比增长 36%,到 2023 年底,Mate 60 Pro 在中国的出货量预计将超过 100 万部。由此可见,带着 "5G 速度 " 回归的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力依然存在,这或将对苹果在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造成一定冲击。
瑞银证券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受华为新手机发售,以及 iPhone 15 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经综合评估,决定将 iPhone 15 系列新机的出货量由 8000 万 -9000 万台下调至 7800 万台。这也是第一家宣布下调 iPhone 15 出货量预期的专业机构。
也有分析师表示看好新 iPhone 系列。Wedbush 分析师 Dan Ives 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苹果在全球有 12 亿 iPhone 用户,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已经四年没有更新过他们的设备了。
定价策略方面,iPhone 15 系列整体定价高于华为 Mate 60 系列。IDC 表示 " 在中国整体经济大环境尚未明显改善,消费者在消费电子类产品购买预算依然紧缩的情况下,更高的产品价格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倾向。如果未来新品销售情况低于预期,苹果很有可能仍会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搅动手机市场格局
在苹果、华为争夺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的同时,其他品牌同样奋起直追。
IDC 数据显示,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在国内 600 美元以上手机市场份额已由 71.9% 跌至 65.4%。这与当前多家安卓厂商押注高端机不无关系,尤其是在苹果缺位的折叠赛道。
7 月 12 日,荣耀发布了闭合态仅为 9.90mm 的折叠屏旗舰 Magic V2,此前折叠屏手机闭合厚度通常在 1 厘米以上 ( 即 11 毫米通常为业内极限 ) ;8 月 14 日,小米发布折叠屏旗舰 MIX Fold 3,雷军在当日年度演讲中强调高端是小米的必由之路;8 月 29 日,OPPO 发布折叠屏 Find N3Flip;9 月 19 日,荣耀还将发布其首款外折屏手机 V Purse,号称厚度 " 不超过 9mm"。
折叠屏手机自 2019 年推出后,经过多年酝酿和探索,目前已度过概念阶段,并于 2022 年起进入 " 从 1 到 N" 的成长阶段。产品体验方面,厚重感是用户选择折叠屏的最大痛点和障碍,也是考验厂家技术能力的标尺,近年来,折叠屏手机重量呈下降趋势。记者注意到,2022 年之前的内折式手机普遍接近 300g ( 克 ) 的重量,2022 年折叠屏机普遍将重量控制在 260g 左右;今年折叠屏在轻薄上更加激进,华为 Mate X3 整机重量为 239g;荣耀 Magic V2 重量已降至 231g。
在进入爆发增长阶段后,不少机构预计折叠屏手机未来市场空间可观。Counterpoint 预测,2023 年中国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突破 500 万部,并有望将在 2024 年迎来爆发,达到 1000 万部;2025 年,中国折叠屏市场规模将达到 1700 万台。
折叠手机里藏着安卓手机厂商的野心。在荣耀 CEO ( 首席执行官 ) 赵明看来,荣耀折叠屏手机会打破直板和折叠旗舰的边界,真正的竞争对手只有苹果。" 折叠肯定是冲击价格在 6000+、7000+ 以上更高端的市场,过去国产厂家 ( 在高端市场 ) 里面成功的不是特别多,现在大家都有机会。"OPPO 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曾说道。
在出货量更大的直板机方面,华为国内的销量虽在快速恢复中,但其仍面临另外五家企业的激烈竞争。IDC 数据显示,2023 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份额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分别为 OPPO、vivo、荣耀、苹果、小米和华为 ( IDC 将后两者并列 ) 。
此外,当前华为在海外市场仍面临 " 谷歌授权困境 ",其在 2019 年出货量峰值曾达到约 2.4 亿部,虽然已从 " 伤筋动骨 " 的状态中走出,但未来也势必要经历漫长的回归。
针对华为回归将冲击行业的言论,IDC 认为,华为预计将首先在高端市场上向苹果发起冲击,等到新的芯片解决方案陆续在中低端产品线上使用,才会对其他国内安卓厂商造成更大影响。
谈及华为,荣耀 CEO 赵明曾表示:" 如果华为 5G 回归,最开心的就是荣耀。" 他还称,荣耀从华为独立出来之后,把过去存在的短板都补齐了,再次面对华为的荣耀,和在华为体系当中时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 随着华为回归以及其他国内安卓厂商建立高端产品节奏和品牌形象,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将会遭遇更大挑战。"IDC 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说道。当前,智能手机行业复苏回暖仍需时日,但行业未来或将迎来 " 千帆竞渡 " 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