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鹏G9i新配置曝光、理想L系列交付一周年,推出限时补贴,欢迎阅读。
国内资讯
1. 网传小鹏 G9i 新配置,或于 9 月上市
2. 理想 L 系列交付一周年,推出限时补贴
3. 传小鹏老将纪宇回归,智能化体系或迎来调整
4. 比亚迪王朝 / 海洋 App 将于明日正式上线
国外资讯
1. 零跑慕尼黑车展:B11 亮相、发布全球化战略
2. 捷豹或于 2025 年推出纯电大型轿车
3. 电池供应商 Redwood 获超 10 亿美元融资
4. 福特将淘汰三款燃油车为电动化计划让路
网传小鹏 G9i 新配置,或于 9 月上市
今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称,小鹏销售为其提供了一份 G9i 的配置表,在内外饰配置、性能硬體配饰上皆有调整。
具体来看,外观上,G9i 新增星际绿、暗夜黑以及哑光星际绿三种颜色,其中哑光星际绿为限时选购。
内饰上,新增气宇灰配色,标配双 50W 风冷超级无线快充、NAPPA 真皮座椅、前排座椅靠背加热及通风、具备后排座椅加热功能的车型配备后排靠背加热。
在其他配置方面,G9i 新增 V2L 反向放电 3.3kW,部分车型可选装双腔空气悬架及电吸门。
同时,G9i 也取消了迎宾照地灯、前排座椅律动、后排座椅按摩、脚感电动尾门、行李箱遮阳板、5G 网络、丹拿音响等配置。
近日 G9i 的谍照频繁露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采用了灰白色内饰,多处皮质材料包裹,以普通杯架代替伸缩杯架、保留电吸门、配备双 50W 风冷无线充电面板。
今天新出配置信息部分与其有所重叠:电吸门、无线充电面板,同时,内饰颜色信息或也存在重叠。
有网友也疑似从销售人员处获得了 G9i 的上市信息。
根据聊天记录显示,该销售人员表示,「下个月初店里展车就到店了」。若消息属实,由此可以推测,G9i 或在 9 月份上市,10 月份交付。
理想 L 系列交付一周年,推出限时补贴
8 月 30 日,理想 L 系列交付一周年,累计交付 25 万辆新车,为庆祝这一时间节点,理想推出 1 万元的限时补贴。
限时补贴的具体信息如下:
2023 年 8 月 30 日 ( 含 ) 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 ( 含 ) ,新定购理想 L9、L8、L7 任一车型,通过合作保险机构购买车险即享保险补贴 1 万元。
与此同时,今天也是理想 L9 交付一周年,今天第 10 万辆理想 L9 也完成了正式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消息称,理想在多地推出最高 2.3 万元的优惠活动,而后理想官方回应称消息不实,地方补贴和零售促销政策均有地区限制条件。
在成都车展上,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也就此消息进一步作出回应,表示消息将各地政府的补贴叠加在了一起,使得总体呈现出一个较大额度的补贴,让消费者误以为大降价。
实际上,刘杰称,「目前大家看到的部分促销信息,是我们在将经营权下放之后,地方团队进行的短时间促销活动或者结合当地政府补贴的促销活动。」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 1-7 月,理想共交付超 17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145%。截至目前,理想的累计交付量已突破 45 万辆。
传小鹏老将纪宇回归,智能化体系或迎来调整
今日,36 氪旗下公众号 @启动 PowerOn 爆料称,小鹏汽车前互联网中心副总裁纪宇已低调地再次入职。
从内部系统来看,纪宇目前挂职在小鹏汽车总裁办的顾问办,其签名是「自动驾驶顾问」,直接向 CEO 何小鹏汇报。
目前,纪宇架构之下还没有任何团队,其在小鹏内部的真正职务也还不明晰。不过,消息人士透露,纪宇已经在协助小鹏北美团队和国内的对接工作。
纪宇 2016 年加入小鹏汽车后,出任副总裁、互联网中心负责人,带领团队研发了 Xmart OS 智能车载系统,随后于 2022 年离职。
有员工猜测,纪宇的回归,可能与小鹏汽车当下面临的内外部分化的情况有关。
小鹏智能化能力正值内外双供的重要关头,但在内部,小鹏智能化关键人物接连出走。
去年纪宇离职之后,小鹏智能座舱团队所在的互联网中心就处在持续的人事调整中,原小鹏座舱的骨干刘凡凡、赵恒艺等人也相继离开。
持续的人员变动,也造成小鹏本来相对领先的座舱和语音互動,难以支撑。
有内部人士透露,小鹏的智能化招牌之一——语音功能开始收到更多投诉,有些甚至直接递给了何小鹏。
在外部,小鹏先后与大众、小鹏合作,一方面要与大众合作开发基于 G9 平台车型、MONA 项目的第一款车型将于 2024 年开始量产,另一方面又要面对 G6 的产能爬坡问题。
小鹏的企业体量在一定程度上膨胀,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
此外,此前吴新宙离职之际,何小鹏在社交平台发了长文回应,透露将重构小鹏智能团队,将 AD、座舱、机器大腦、EEA,还有多个创新项目,整合为更强大的智能团队,并且增加智能规划和运营团队。整个大团队将由何小鹏亲自带领。
纪宇的回归或是小鹏重构智能团队的第一步。
比亚迪王朝 / 海洋 App 将于明日正式上线
8 月 30 日,比亚迪宣布,比亚迪汽车 App/ 小程式将于 8 月 31 日正式更新为比亚迪王朝 App/ 小程式和比亚迪海洋 App/ 小程式,后续两套系统独立运营。
也就是说,完成数据转移后,比亚迪王朝系列的车主与海洋系列的车主,将使用不同的 App/ 小程式,双方数据不互通。
具体来看,王朝和海洋车主将前往不同的 App/ 小程式,共有车主及未进行车主认证的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原比亚迪汽车 App 用户若未更新,则仅支持王朝相关服务。
更新之后,原有的比亚迪汽车 App/ 小程式的账号,可登录两网 App/ 小程式,相应的积分、订单等数据也会根据车辆归属迁移至对应网络的 App/ 小程式。
据悉,这一举措旨在为不同的车型和客户提供更专属的服务和体验。
零跑慕尼黑车展:B11 亮相、发布全球化战略
今日,零跑汽车官宣,将在 9 月 4 日 开幕的慕尼黑车展亮相其全球化战略,基于 LEAP 3.0 架构的首款车型 B11 也将同步亮相。
据悉,B11 的定位为中大型 SUV,为零跑旗下首款全球化车型。新车将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配备激光雷达,预计采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同时,B11 将推出增程和纯电版本。
零跑尚未公布 B11 的具体配置。
然而,关于新车搭载 LPEE 3.0 架构,零跑在此前已进行发布,并将其命名为「四叶草」架构。
该架构将车辆的动力網域、座舱網域、车身網域、智驾網域进行集成,并采用了高通骁龙车载座舱芯片 + 恩智浦 S32G 網域控芯片进行控制。
零跑表示,即将推出的 LEAP3.0 架构,以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为依托,涵盖整车架构、智能电池、智能电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个核心版块,以多种解决方案满足零跑全系车型应用。
从官方 2023 年产品规划来看,零跑将会在今年推出 CTC 2.0(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并可兼容 800V 高压平台超级快充。
B11 或能够标配以上两款新技术。
在慕尼黑车展上,零跑或会公布关于 B11 的更多信息。
捷豹或于 2025 年推出纯电大型轿车
据 Autocar 报道,捷豹计划推出一款纯电大型电动轿车,以间接取代被搁置的纯电车 XJ。
据此前消息,捷豹将于 2025 年推出四座旅行车,随后继续推出两款豪华跨界车型进入市场。
这两款电动车中,其中一款是宾利 Bentayga 大小的旗舰 SUV,另一款则是在 XJ 车型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再设计的纯电车型。
这三款车都将搭载具有长轴距特色的 JEA 平台。
三款车型的定价在 10-12.5 万英镑之间,将配备四轮驱动、四轮转向及超快充能力,能够在 13 分钟内完成充电 10%-80% 的充电。
早期披露的消息显示,其每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 450 马力(约 335.56 千瓦),0-60 英里加速为 3-3.8s,最高时速可达 155 英里 / 小时,续航里程为 385-475 英里(619.6-764.4 公里)。
此外,新车将不再带有跳跃猫车标,而是将会采用新的字体标识。
电池供应商 Redwood 获超 10 亿美元融资
特斯拉前 CTO JB Straubel 创立的电池和电子垃圾回收初创公司 Redwood Materials 周二宣布,已完成一轮 10 亿美元融资,扩大在美国的业务。
经过此轮融资后,Redwood 的总股本将达到 20 亿美元。
该公司表示,将利用这笔资金继续建设产能,扩大美国国内的电池供应链,并向客户开放购买美国制造的电池材料,如锂、镍和钴。
Redwood 目前在内华达州拥有一家工厂,从 2022 年年底就开始生产阳极铜箔,预计 2023 年开始探索阴极材料的生产,目标是新原料和回收原料,每年生产 100 GWh 的超薄电池级铜箔和阴极活性材料,为 100 万辆电动车提供动力。
2023 年 2 月,Redwood 宣布获得来自美国政府的 20 亿美元(约合 145.8 亿人民币)贷款,用以帮助其实现内华达州工厂的生产目标。
此次 Redwood 获得的这笔资金,也将用于扩建内华达工厂,该工厂也是 Redwood 的总部。
2022 年 12 月,该公司还宣布将斥资 35 亿美元(约合 255.14 亿人民币),在南卡罗纳来州新建一座电池制造和回收工厂,每年将生产 100 GWh 的阴极和阳极组件。
Redwood 旨在 2030 年耗资 1500 亿美元(约合 10938.15 亿人民币),在当地创建一条传统电池生产步骤下,原本需要横跨 5 万英里原材料运输里程的供应链。
福特将淘汰三款燃油车为电动化计划「让路」
据外媒报道,福特将放弃三款燃油车产品,以推动公司的电动化进程。
这三款产品分别为 Escape、Edge 和 Transit Connect。
福特近期「断、舍、离」动作不止如此,7 月份,福特最后一辆 Fiesta 下线,正式结束其 47 年、八代的历史。
之所以选择停产 Fiesta,原因在于福特需要其为德国科隆工厂腾出生产空间以生产电动 SUV Explorer,该车型起售价低于 5 万美元,但仅在欧洲上市。
目前,尽管福特在美国已上市 F-150 Lightning、Mustang Mach-E 和 E-Transit 后,但其电动化进程仍存在障碍。
福特 CEO 吉姆 · 法利(Jim Farely)在福特第二季度财报上表示,「近期电动车推进速度将会比预期稍慢」,从而福特 2023 年售出 60 万辆新能源车型的目标的将推迟到 2024 年。
此外,Explorer 在欧洲的上市时间也推迟到 2024 年夏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