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央企市值管理第一步:从在乎股价开始,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雅洁 从 1 月 24 日开始,中国铁建(601186.SH)董办工作人员的日程上,排满了接待各路投资方的计划。
中国铁建董办人士称,有时一天之内甚至迎来好几拨投资者,接待计划已经排到 2 月 2 日," 这是一年多以来,(投资人)热度最高的一次。"
1 月 24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明确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1 月 29 日,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激励和约束对等,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企业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同时对踩红线、越底线的违规事项加强惩戒,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传递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一份关于央企相关市值管理纳入考核的管理办法,有望择日下发。
市场也快速给出回应,持续一周,多只 " 中字头 " 股票涨停。以中国铁建为例,1 月 24 日以来的一周,公司股价从 7.15 元触及 9.29 元高点。这样的情况也曾出现在 2023 年 5 月 " 中特估 " 概念火热之时,但随着此后概念的降温,多只 " 中字头 " 公司股价逐渐回落。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认为,长期以来,央国企上市公司的估值存在严重的系统性低估问题,国有企业及国有金融企业总体经营还是稳健的,资产质量也不错,但估值方面却长期存在非理性的洼地,估值水平整体偏低。但对投资者而言,依然是某种题材的 " 炒作 ",这些概念、这些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还需要参考企业基本面、市场大势和估值环境、投资者风险偏好等多重因素。
从 2018 年年底开始,国务院国资委开始陆续释放信号,推动央企加强市值管理并推出试点,部分央企也开始建立市值管理体系。
从部分企业探索的路径来看,央企加强市值管理的第一步往往是从让央企负责人在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开始。部分加强市值管理的央企采取了由高层牵头建立市值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市值管理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等方式。
一位国资人士建议,下一步,相关央企需要把市值管理列入公司发展战略中,提前规划,通过战略控制手段、盈利模式、上市公司资源和资本市场偏好,在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规划中体现市值管理理念,为央企实现真正的市值管理奠定基础。同时,还可通过股权激励、回购等方式,规避股价操纵嫌疑。
王军建议应更加重视对市值和分红率的考核,以提高分红比例、寻找新的投资领網域进行新的业务转型、提升闲置资金利用效率等方式,扩展业务的成长性和盈利性,不断提升 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弥合利润与资产之间的增速差异。
在上述国资人士看来,市值管理并不仅仅关乎企业的股价和投资人的收益,也折射着国企改革与转型的真实成效,推动央企市值管理,亦是国资管理从管资产向管资本的真正转变表现,意义重大。
变化
前述中国铁建董办人士是上述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的参会者之一。这次会议后,他认为,接下来会将过程导向的思路也加入考核当中。结果和过程在考核中可能都会占一定的权重。但过程量化相对比较困难,还要等监管层出台更详细的操作细则。
过程与结果并重、激励与约束对等、量化考核这三点,将是国务院国资委下一步推进市值管理考核的方向。
地方国资委也在调整市值管理的考核指挥棒。上海市国资委已经公开表示,要开展上市公司高质量专项行动,实施一批资产重组、市场融资和股权转让等项目。建立市值管理绩效水平分析评价机制,探索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评优体系。
王军表示,央国企上市公司的估值整体偏低的原因之一是,对央企负责人的考核与企业的市值高低无关,企业领导人主要是在 " 一利五率 " 等方面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而没有直接的动力去关心股价、关心市值、关心投资者关系。因此,把上市公司的市值与对央国企负责人的考核关联起来,有利于促进企业负责人更加关注市场、关注投资者、关注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和地位。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活跃资本市场、改善投资者关系,也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其实,国务院国资委曾多次尝试推动央企加强市值管理。
2005 年,国务院国资委就在股改檔案中提出 " 在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进行业绩考核时,要考虑設定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值指标 "。这是监管层首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进行的一次破题。
2018 年年底,央企负责人会议要求 " 加强市值管理增加股东回报,坚持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 "。
2021 年,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做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2021 年投资者沟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央企要全面梳理上市公司投资者沟通工作情况,指导境内上市公司在 2020 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及时召开业绩说明会,帮助投资者更好了解上市公司情况,原则上要求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参加。
同年,国务院国资委曾在小范围内挑选过央企进行市值管理考核试点,不过,并未公开试点企业名单。
探索
中国铁建是较早探路市值管理的央企之一。
2019 年,中国铁建在内部成立了市值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总裁任组长,总会计师、董秘任副组长,相关成员分别来自董办、财务部、经营部、发展规划部、海外部等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整个小组共计十余人。
该小组自成立以来,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市值管理,对投资者关系管理、路演等多项事宜展开持续跟踪。从 2019 年开始,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就开始在年度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市值管理。
当时,中国铁建推进市值管理的工作重点是挖掘企业内在价值,充分展示公司业绩及亮点,增进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同,推进公司市值水平与企业价值相匹配。
该小组设立之初,聚焦统筹推进市值管理全局性工作,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市值管理年度工作方案,落实市值管理阶段性重点工作。建立与投资者的定期和非定期沟通机制,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变化、资本市场动向,及公司业绩情况、资金需求、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再融资项目进展情况、资本市场重要舆情等进行分析研究。
中国铁建除了专项工作小组,还在内部率先推行了市值管理与领导人绩效挂钩试点。
2022 年国务院国资委下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后,中国铁建随之制定了相应的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和台账,并按照台账时间进度有序推进,2023 年,挑选了控股上市公司铁建重工(688425.SH),进行市值管理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试点。
推进考核时,考虑到是试点,权重不能太大,考核指标設定不能太复杂,最终中国铁建试点做法是选择了几家行业内可比上市公司,比较其市值波动情况,给予适当加分或扣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从股价表现看,铁建重工 2023 年一度有几个月涨幅明显。
在信息披露方面,考虑到中国铁建业务涉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中国铁建的年报按照两个行业披露要求进行编制。回应投资者关切,中国铁建及时披露包括子企业分拆上市、基础设施公募 REITs 等项目进展情况。公司还制订了《重大新得標项目与新签合同信息披露实施细则》,通过单独披露、汇总披露方式,方便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信息。在股东回报方面 , 中国铁建制定了《未来三年(2021 — 2023 年)股东回报规划》。
2022 年,该央企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8 元,拟分配利润 38 亿元。自 2008 年上市以来,公司连续 15 年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 355 亿元。
一位制造业央企相关负责人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投资者关系管理、股权激励、并购重组、股票回购、大股东增减持、股权再融资等资本运作手段,都是央企提升市值管理的路径。
上述央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已经将股份回购纳入公司市值管理的长效机制工具中。他认为,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在市场低迷期间出手护盘进行回购,在 " 牛市 " 逢高售出或进行增发,亦是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该央企会继续根据市场情况,按照市值管理的需要,择机适时实施,发挥股票回购作为市值管理的长效机制工具的灵活与机动性。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是推进央企市值管理的主要方面,只有完善这三点,才能确保实现阶段及持续性的市值管理。在他看来,市值管理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以解决产融结合问题为导向,以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一整套逻辑和方法。
难题
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 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 "。
但此后,数次资本市场的风波也让 " 市值管理 " 一词带有更为复杂的意味。证监会相关领导曾就 " 伪市值管理 " 现象表示,上市公司、相关机构、个人等利用资金、信息优势操纵股价,侵害投资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也要引起企业重视。
上述国资人士提醒,企业不能借市值管理操纵股价,尽管多部门下发的檔案数次点题市值管理,但仍缺乏市值管理方面的针对性檔案,操纵股价与上市公司正常经营的边界有待进一步界定。资本市场上一度出现过把股价管理当作市值管理的观点," 伪市值管理 " 由此而生。
不少央企在面临市值管理的要求时,仍有诸多困惑。
一家能源央企子企业人士表示,电力央企绝对市值规模较大,相对市值总体略低,受流通盘大、行业利润增长空间有限等影响,资本市场与电力央企上市公司互动活跃度不够。
一家建筑央企人士则表示,自己所在企业的市值管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目前,该企业的市值指标还没有被纳入领导层业绩考核指标中。大家的关注点,还是停留在价值创造、信息披露等工作为主,市值管理方面的工作机制仍不够完善,与资本市场互动也不多。
王军表示,部分央企还是缺乏相应的意识,因为指挥棒里并没有市值管理,所以并不重视资本市场投资者关系和企业形象的维护。相关主管部门、企业领导人本身,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并不到位,比如,一说起市值管理,有时候就觉得是要拉抬股价。还没开始探索研究和推动,就开始泼冷水。" 这也说明,这项工作确实有很多阻力,面临很多困难,在思想认识上,大家并没有统一,还是把市值管理作为一时之需和权宜之计,并没有当成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因此,这项工作肯定是任重道远。"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多数上市公司具有大股东持股占比较大,实际进入市场流通的股份占比较小的特点,虽然实施了股改,这一情况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目前,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持股率为 40% 左右,有些企业持股率高达近 90%。" 一股独大 " 一方面导致企业内部制衡机制较弱,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环节股价偏高,二级市场对投资者减持行为过于敏感。
前述中国铁建董办人士认为,市值管理相关绩效考核推进的最大难点在于,市值本身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考核将会权衡过程和结果,过程又该如何考核?
上述国资人士认为,下一步,央企市值管理应注重上市企业长期价值,引导市场主动投资,推动股价回归,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平衡。与投资者沟通过程中,也要提升沟通层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