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太平洋咖啡被传“卖身”背后:内地门店不足180家,华润支持不再?,欢迎阅读。
中新经纬 8 月 25 日电 ( 闫淑鑫 ) 近日,市场传闻华润创业有意将太平洋咖啡作价 3-5 亿元卖给手打柠檬茶品牌柠季,该消息引发业内关注。
针对上述消息,中新经纬向柠季方面求证,相关负责人表示暂无回应,但同时称柠季一直都有收购计划。华润创业新闻发言人则对外回应 " 不评论市场传闻 "。
卖身传闻是否为捕风捉影,尚未可知。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太平洋咖啡已风光不再。
曾比肩星巴克
太平洋咖啡算是中国咖啡市场的老玩家了。
太平洋咖啡于 1992 年在中国香港诞生,定位高端商务咖啡。2010 年,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创业作价 3.27 亿港元收购太平洋咖啡 80% 的股权,太平洋咖啡也因此成为华润集团旗下唯一咖啡连锁品牌。
据公开报道,彼时的太平洋咖啡在香港已可与星巴克抗衡。数据显示,2010 年,太平洋咖啡拥有超过 90 家门店,其中 83 间位于香港,是香港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
2011 年,太平洋咖啡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星巴克也成为其主要对手。华润创业方面曾提出开设千家门店的目标,以对抗星巴克。
当时,担任太平洋咖啡首席执行官的汤国江认为,相比星巴克,太平洋咖啡背靠华润万家,拥有更为便捷的政府关系、市场资源及物流配送等优势,可以帮助太平洋咖啡迅速提升在内地的市场占有率。
他称,太平洋咖啡填补了华润集团在零售产业链上的空白,受到股东的极大支持,华润集团强大的店铺、物流、客流等资源都将与太平洋咖啡共享。
早在 2010 年收购太平洋咖啡时,时任华润创业副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的黎汝雄也曾表示," 华润集团在内地已有 2000 多个超市零售点,未来新开太平洋咖啡店的选址会和零售点的位置相同,这有助控制租金成本。"
依托华润集团旗下的商业体、购物中心等,太平洋咖啡的确得以快速扩张。2012 年,太平洋咖啡在内地的门店数量突破 100 家。2015 年,太平洋咖啡门店总数达到 458 家,超过 Costa,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仅次于星巴克。
到了 2017 年底,太平洋门店总数超过 500 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 2.5%,位居行业第二。
汤国江此前曾表示," 按照华润的作风,一旦选准了一个行业,目标便是该行业的老大老二。"
关店收缩
但风光只是一时的。
近几年,随着国内咖啡品牌不断涌现,国外咖啡品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行业竞争加剧,太平洋咖啡的发展势头明显不如当初。
中新经纬查询窄门餐眼数据发现,自 2019 年起,太平洋咖啡新开出的门店数逐年减少,2019 年新开出 83 家门店,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太平洋咖啡的开店数为 43 家、44 家、29 家。
太平洋咖啡近年来开店情况。来源:窄门餐眼 App 截图
今年以来,在各咖啡品牌加速跑马圈地的时候,太平洋咖啡仅新开了 6 家门店。而同期,星巴克、瑞幸咖啡的开店数分别为 467 家、2253 家。去年刚成立的库迪咖啡,今年 7 月、8 月每月开出了超千家门店。
不仅扩张速度放缓,近两年,太平洋咖啡的门店总数也在不断缩减。
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 8 月 3 日,太平洋咖啡共有门店 309 家,其中处于开业中的有 265 家,另 44 家处于暂停营业状态。据悉,2020 年太平洋咖啡门店数是 443 家。也就是说,算上 2021 年以来新开的门店,不到三年时间,太平洋咖啡关闭了超 200 家门店。
如今的太平洋咖啡,已失守 " 行业第二 " 的位置。截至 2020 年,太平洋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仅为 1.7%,被星巴克 ( 36.4% ) 、瑞幸 ( 6.8% ) 、Costa ( 2.3% ) 甩在身后。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8 月 3 日,星巴克门店总数为 7319 家,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 10245 家。此外,库迪咖啡门店数量超过了 5000 家,Costa、Manner、Tims 天好咖啡、挪瓦咖啡则分别为 458 家、849 家、735 家、1216 家。
23 日,中新经纬以加盟意愿者身份致电太平洋咖啡官网电话,当被问及太平洋咖啡的现有门店规模时,相关工作人员并未透露具体数字,只是称 " 我们有的门店已经关闭了,有的在装修,反正我们在北京、上海、广东都有很多门店。"
提及关店的原因,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是公司做出的调整,具体其并不清楚。
一位太平洋咖啡广东公司前员工告诉中新经纬,近两年太平洋咖啡的确关闭了不少门店。至于太平洋咖啡内部此前是否就曾传出被收购的消息,她表示其在去年年底离职前还未听到相关传闻。
发展重心退回香港市场?
曾经的 " 行业第二 ",何以走到今天这一步?
" 太平洋咖啡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它的品牌调性支撑不起它价格带的定位。30 块钱的咖啡,大家有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很多选择。其次,它的场景也并不是非常有差异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
区别于其他咖啡店 " 第三空间 " 的定位,太平洋咖啡锁定商务人士,单杯售价多在 30 元左右,店面主要設定在了大型商场与高级写字楼下。但在这些消费场景里,太平洋咖啡并非唯一选择。比如在北京国贸商城,便聚集了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皮爷咖啡、Manner 等多家咖啡店。
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也向中新经纬表示,对于连锁咖啡品牌而言,想要持续发展,品牌力和高性价比是两大支撑要素,太平洋咖啡在这两方面的优势均不突出。
" 咖啡赛道已经进入了内卷化的节点,太平洋咖啡还坚守所谓的‘击中商务人士’的策略。如果太平洋咖啡想改变,将 300 多家门店同时整改更新的话难度太大了,所以它现在唯一可行的应该是降价。但其若想再重回之前的行业地位,从当前整个市场竞争情况来看,可以说几乎没有机会了。" 朱丹蓬称。
据中信报告研究部研报,在 20-30 元 / 杯价格带的市场中,参与者主要是平价精品咖啡,满足对咖啡品质有一定要求但对价格也相对敏感的消费者。
提及太平洋咖啡当前的经营情况,华润创业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媒体时表示,太平洋咖啡目前是香港市占率第二的咖啡品牌,在内地市场,太平洋咖啡前景广阔,拥有众多盈利能力优秀的直营门店。通过持续进行门店优化,目前太平洋咖啡的利润率显著提升,盈利能力稳步改善。
太平洋咖啡门店分布情况。来源:窄门餐眼 App 截图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太平洋咖啡的发展重心似乎又逐渐退回了香港市场。上述太平洋咖啡 309 家门店中,123 家位于香港,其次是广东省,一共 57 家,北京、上海等地的门店数量均已不足 20 家。除去香港、澳门 ( 7 家 ) ,太平洋咖啡在内地的门店数已仅剩 179 家。
数据显示,目前华润万家在全国的自营门店总数超过 3300 家;而截至 2022 年底,万象商业在营购物中心 86 座,其中重奢购物中心增至 11 座。
华润创业在官网上介绍,截至 2022 年 5 月,太平洋咖啡在香港共有 123 间门店,本地会员人数超过 20 万。" 十四五 " 期间,太平洋咖啡 ( 香港及海外 ) 将尝试建立多样化品牌和业态组合,形成轻餐饮平台,立志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轻餐饮品牌企业之一。
天眼查 App 显示,太平洋咖啡关联公司华润太平洋餐饮管理 ( 北京 ) 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3 月,法定代表人为刘岫军,注册资本约 1.5 亿人民币,由润平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分支机构信息显示,该公司拥有 190 余家分公司或门店,分布在北京、成都、西安、重庆等地,目前仅 20 余家为存续状态,其余均已注销。
23 日,针对太平洋咖啡的出售传闻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中新经纬多次致电太平洋咖啡及华润创业,截至发稿前未获得有效信息。 (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闫淑鑫:[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经纬 APP )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部門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李中元
作者:张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