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44万亿“宇宙行”新掌门人官宣!,欢迎阅读。
陈四清卸任工商银行党委书记,新任掌舵人将由原行长廖林接任。1 月 20 日,素有 " 宇宙第一行 " 之称的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下称 " 工商银行 ")官方微信号显示上述信息。
此番人事调整之后,工商银行将迎来廖林领导下的 " 一正四副 " 班子:包括一位待补位的行长,执行董事、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王景武,副行长张文武,副行长张伟武,副行长段红涛。
廖林出任工行党委书记
廖林现年 58 岁,其职业生涯起步于建行,有丰富的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在建行工作 30 年后调任工商银行副行长和首席风险官,仅一年后升任为工商银行行长,此次再次擢升为该行党委书记。2021 年 3 月,廖林作为新任行长谈及履职计划时态度诚恳,他表示 " 深感责任重大 ",将推进工商银行高质量发展、高质量风险管理、高质量转型。受访的工行、建行内部人士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廖讲政治,实干,专业清醒,有格局。"
廖林出生于 1966 年,毕业于广西农业大学,获西南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1989 年加入中国建设银行,曾任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副行长,宁夏分行行长,湖北分行行长,北京分行行长,中国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副行长。2019 年 11 月起历任工商银行副行长兼任首席风险官。2020 年 7 月起任工商银行执行董事,自 2021 年 3 月起任工商银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
2024 年 1 月 12 日,为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 " 五篇大文章 ",工商银行成立了科技金融中心。廖林在发布会上表示,工商银行将以科技金融中心成立为契机,持续迭代金融服务模式,打造 " 科创金融领军强行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切实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2023 年 12 月,廖林在《中国金融》发表名为《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文章称,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贷款利率方面,强化 LPR 定价、强化综合定价、强化精准定价,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2022 年 5 月 19 日,廖林在出席原银保监会例行发布会时称,要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坚决发挥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做好 " 加减乘除 " 法。其中 " 加法 " 是指保持投融资规模增长;" 减法 " 是指继续让利实体经济;" 乘法 " 是指实现投向精准直达;" 除法 " 是指免除多项费用,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陈四清到龄卸任
现年 64 岁的陈四清此番属于到龄卸任,其 2019 年 4 月起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2019 年 5 月起担任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此前深耕于中国银行。
公开资料显示,陈四清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获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注册会计师,高级经济师。1990 年加入中国银行,曾在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工作多年并外派中南银行香港分行任助理总经理。曾任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总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广东省分行行长,中国银行副行长、行长、副董事长、董事长。曾兼任中银航空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董事长。
2023 年 12 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陈四清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要从 " 服务 " 和 " 融入 " 两方面同时发力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服务 " 是指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融入,就是不断把自身做优做强,更好支撑金融强国建设。
在谈到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網域风险时,陈四清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工商银行坚持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存量风险化解和源头风险管控。对地方债务风险,坚持疏堵并举,落实国家一揽子化债方案,通过多种市场化方式,支持地方政府降低债务成本、缓释偿债风险,形成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针对房地产风险,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既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又大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等 " 三大工程 " 建设的支持力度,助推房地产向新模式转型。
2023 年三季报显示,工商银行资产总额为 44.48 万亿元,同比增加 12.47%;负债合计 40.81 万亿元,同比增加近 13%;营业总收入为 6512.68 亿元,同比下降 3.55%;净利润为 2686.73 亿元,同比上涨 0.79%。资产质量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3499.9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288.25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1.36%,比年初下降 0.02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 216.22%,比年初上升 6.75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