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广汽三菱正式停产、裁员,未来或借新能源重启,欢迎阅读。
7 月 13 日,一封《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以下简称 " 全员信 ")在网上流传。信中显示,广汽三菱产品受市场转型的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公司经营层和股东方慎重讨论,决定于 6 月进入临时停产阶段。
该封网传信件还提到,为了有序、平稳推进工作,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广汽三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将公布员工安置方案。
针对上述传闻,广汽集团相关人士回应称,目前,广汽三菱的股东三方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广汽三菱的困境早有端倪。近几年来,广汽三菱销量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 2019 年左右开始,广汽三菱的销量就已经进入了持续下跌的阶段。2019 年,广汽三菱年销量 13.3 万辆;2020 年直接断崖式下跌,年销量仅剩 7.5 万辆;2021 年进一步下探至 6.6 万辆;而在 2022 年,广汽三菱的销量直接跌至 3.36 万辆,甚至不及部分主流合资品牌一个月的销量。2023 年的第一季度,广汽三菱旗下所有产品的累计销量仅为 3969 辆,同比跌幅达到了 58%。
今年 4 月,广汽集团产销快报首次剔除了广汽三菱的产销数据,这也引发了外界对三菱汽车或退出中国市场的猜测。此后,尽管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夫一再澄清,目前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即便公司在华面临困难,长沙工厂将按计划于 6 月重启生产。
然而,于 7 月 13 日被曝光的 " 致员工信 " 表明,广汽三菱的这一复产计划已搁浅。据乘联会数据,今年 5 月,广汽三菱产销量均为 0;1-5 月,广汽三菱累计产量仅为 3367 辆,同比下滑 75%,累计销量为 8943 辆,同比下滑 25.1%。
据日经中文网消息,三菱汽车在 4 月 25 日宣布,在截至 2023 年 3 月的 2022 财年合并财报中,计入了 121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6.3 亿元)的营业外费用和 105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5.4 亿元)的特别损失。由于销售持续低迷,三菱汽车停止了在中国当地的新车生产,计入相关损失。
广汽三菱试图通过新能源转型摆脱困局。全员信中提到," 历史向前发展,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我们所处的汽车市场正在快速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在近几个月,公司经营层和股东方都做了最大的努力,有百般不舍,又万分无奈。但顺应趋势,抓住新能源转型的机遇,公司将迎来涅槃重生。"
然而,由于广汽三菱自身没有纯电平台,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广汽三菱不得已使用广汽埃安的纯电平台,去年 3 月份推出了第一款纯电 SUV 阿图柯,但今年第一季度,这款车的总销量只有 178 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新能源转型不力、车型单一等因素,广汽三菱可能会步广汽菲克等合资品牌的后尘,退出中国市场也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广汽三菱已经停产,但似乎并未就此放弃。今年 6 月 21 日,广汽集团董事会通过一则提供委托贷款议案,拟向广汽三菱提供 9.42 亿元委托贷款。早在去年 9 月,广汽集团也曾给予广汽三菱 10 亿元贷款,不过这次 " 输血 " 并未让广汽三菱扭转颓势。广汽三菱去年全年亏损近 20 亿元,到年底时资产负债率已经升至 98.33%,处于资不抵债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