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消费者嘴巴“咸”不住,咸味零食怎么把握机会?,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FDL 数食主张,作者 | 芥末之父
食品界的味觉游戏,为何咸味从未缺席?
咸味,被誉为五味之首,在五味中发挥着领军的作用,它既是五味中最单纯又是最重要的一味。
清人章穆在《调疾饮食辨》中阐述:" 酸甘辛苦可有可无,咸则日用所不可缺;酸甘辛苦各自成味,咸则能滋五味。酸甘辛苦暂时俱佳,多食则厌,久食则病;病而不辍,其实则天。咸则终身食之不厌,不病。"
中国胃偏爱咸口,连休闲零食也不例外。
据智研咨询《2023 年中国休闲零食行业现状分析》,从我国休闲零食的细分市场来看,风味零食的市场占比最大,达到 38%,风味零食包含多种零食分类,其中占比较多的是肉类零食和咸味零食,分别为 10% 和 8%。
中国的咸味零食市场有点热闹,我们再来看看咸味在全球零食市场的发展。
DataM Intelligence《全球咸味零食市场 2023-2030 年》调研报告显示,全球咸味零食市场在 2022 年为 1882.4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2910.87 亿美元。在预测期间(2023-2030 年),市场正以 5.6%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全球咸味市场呈现持续性与规模化增长。
在食品工业化的时代,更是没有任何一种食品可以做到像咸味零食那样拥有丰富的风味。
随着消费者对咸味零食的喜爱日益显现,众多品牌也纷纷将咸味零食的创新开发提上日程,并试图在咸口之上探寻出更多独特的风味故事:咸口奶茶、腐乳酸奶、酱油冰淇淋……这些都是咸口零食跨类别后的灵感之作。
可以窥见,咸味零食的 " 扩张版图 " 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当然,在品牌释放这些灵感信号之后,也仍有一些食品开发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01 " 油盐不进 ":" 油 " 可不进," 盐 " 可不行
油和盐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不仅是烹饪的基本材料,也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物质。
尤其是食盐,生命体内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都离不开钠离子和氯离子参与。因此,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皆需摄入适量的盐分以维持生命活力。
另一方面,食盐在生活中的应用亦不可忽视。在过去尚未发明罐头和人工制冷技术之前,人们已深知盐具有防腐的功效,因而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盐成为了人类生活中的必备之物。
此外,菜肴的烹制也离不开盐,因为盐具有提味、解腻、去腥的作用,如果不放盐,原料的鲜香之味就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其他味道要增加适口感,也同样离不开盐,厨师们甚至在做甜味点心时都要加一点盐提味,故有 " 好厨一把盐 " 的说法。
盐最明显的特点为咸味。研究显示,舌头感知咸味的原理如下:味蕾上的味觉细胞主要有三类,感受咸味的类胶质细胞、感受甜苦鲜味的受体细胞以及感受酸的前突触细胞。当食盐(NaCl)在口中溶解时,唾液将其中的钠离子带入味蕾感受细胞,激活神经元并将信号传输至中枢,进而产生咸味感知。
图源:知乎
相关科学研究也证实,人们感知咸味时,约有 33% 受基因影响,而余下的 67% 则取决于生活方式。尤其在饮食习惯和文化逐渐趋同、融合的当下,遍布大街小巷的火锅、烧烤、卤味小吃、烘焙点心、休闲零食等具有传统特色的咸香美食,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丰富多样的味蕾体验,更是承载着无数创新与想象力。
在消费端,根据嘉吉联合 Decision Analysts 此前发布的零食消费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其中有 41%的受访者表示更偏爱咸味零食,有 38%的受访者则更偏爱甜食,有 21%的受访者更喜欢两者的混合,可以见得人们对咸味食品具有较高偏好。
善于趁 " 热 " 打铁的品牌们抓住机会,纷纷从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撷取创新灵感,通过产品跨界融合,针对不同细分领網域、不同消费场景打造出一系列极具风味特色的咸味零食,以满足消费者更多场景下的味蕾需求。
02 年轻人吃咸,吃的是流行与创新
" 口味越新颖,零食生产商就越有可能吸引新的消费者。" 市场研究机构英特尔公司的市场洞察总监玛西亚 · 莫格隆斯基(Marcia Mogelonsky)曾如是表示。
咸味零食的分享场景众多,其中家人、朋友是影响咸味零食购买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与此同时,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咸味零食购买的影响力亦日益凸显。
如今,95 后、00 后正在成为新一届的 " 消费担当 ",新鲜、奇特的口味是他们购买零食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咸味零食因其自带的猎奇性质,往往能够因不走寻常路而脱颖而出,提高出圈的可能。如咸味巧克力,酱油味冰淇淋,咸口酸奶等,这些看似奇葩的混搭口味产品,都以强势的姿态一上市就赚足眼球。
比如最近大火的电视剧《繁花》中,对于宝总带火的咸味食品 - 腐乳,繁花剧迷还意犹未尽,不断探寻类似产品,直到喝下腐乳酸奶才大呼过瘾。
这款由广合腐乳与酸奶罐罐联合推出的腐乳酸奶,通过在酸奶里加了腐乳,另外再搭配凤梨和大红袍萃取液,奇特的咸酸搭配让腐乳酸奶的热度持续升温,连酸奶罐罐的联合创始人黄启成都对如此高的热度表示十分意外。
图源:小红书 @酸奶罐罐
不仅腐乳味的酸奶受欢迎,当下以咸味灵感的跨界风味创新已成为酸奶赛道的一大特色。比如,一鸣真鲜奶吧推出的很有鸣 · 盐渍青梅酸奶和盐渍青梅大果粒酸奶,通过水果加盐致使酸奶变咸,主打 " 可盐可甜可酸 ",实现了销量 " 逆袭 "。
在这之前,茉酸奶也已尝试过 " 肉奶 " 混合大法,产品 " 板栗牛肉干酸奶奶昔 " 将内蒙古科尔沁黄牛肉制成风干牛肉,现场切丝,加入颗粒饱满的板栗,与浓醇的奶基底搅打成酸奶奶昔,同样引发社交平台一阵打卡传播。
图源:小红书
03 本土咸味疆土扩张,统治全球胃
事实上,咸味零食这一概念较为宽泛,涵盖了众多品类,如薯片、爆米花、坚果、肉类零食、混合咸味零食、大豆 / 扁豆基底零食、咸味苏打饼干、干奶酪零食等,这些产品均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咸口零食在国内市场快速增长,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凯爱瑞《2023 年芝士味咸味零食洞察报告》显示,薯片、坚果是食用场景最丰富的咸味零食,薯片多与娱乐性场景相关、坚果多与社交性和需要能量的场景相关。2023 年,英国薯片和咸味小吃市场估计价值 34.83 亿英镑;坚果价值 3.67 亿英镑;爆米花价值 1.44 亿英镑;肉类零食的价值为 6000 万英镑。
据 SNACMA 发布的最新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在咸味零食类别中," 薯片 " 品类占据最大细分市场份额。同时,在口味创新方面亦保持持续发展。
除了薯片,肉类零食也是咸味零食大军的一号重要成员。
根据 jerkybrands.com 的最新研究:零食形式的肉类消费量将达到 2012 年以来的最高峰。研究显示,肉类零食销售额在过去四年增长了 40%,从 2019 年约 35 亿美元增至 2022 年的 49 亿美元。其中包括肉类零食在内的咸味零食在下午(31%)和晚上(26%)最受欢迎。
在休闲零食中,坚果炒货凭借较高营养价值脱颖而出,发展势头稳中向好。经典不衰的主流风味椒盐、五香、蒜香、海苔等,都是深受年轻一代消费者认同的口味。
值得一提的是,五香(茴香、八角、桂皮、丁香、花椒)作为中国烹饪文化中的一大调料,正在被广泛运用在各类零食、烘焙等产品中,这类咸香口味深得咸口爱好者的心。
Trader Joe 推出一款由甜味和咸味成分组成的零食 Snacky Clusters,产品由海盐土豆片、咸味玉米片和椒盐味薯片等咸味元素组成,每一片产品的表面覆盖一层浓郁的牛奶巧克力,旨在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风味体验。
图源:trendhunter
Priyanka Chopra 从印度美食中汲取灵感,推出一款具有印度风情的爆米花零食。该产品以甜味和咸味为基础,并巧妙地融入了消费者熟悉的红辣椒、洋葱粉、大蒜粉、姜黄等香料,每一口都散发着辣味和咸味的风味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姜黄是印度地区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料,通常与豆蔻、香菜、丁香、藏红花和小茴香混合制成咖喱。
图源:wellandgood
04 嘴巴 " 咸 " 不住,然而身体 " 咸 " 不了
尽管无数消费者对咸味食品有着强烈的喜好,然而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频繁的外卖使得人们面临着高盐摄入的不健康饮食习惯,甚至形成一种 " 盐瘾 "。
相关研究发现,食盐量过多(>10 克 / 日),与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疾病,以及腦出血、中风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风味之外,由于受到健康大趋势影响,新一代消费者的养生意识逐渐更强,更加青睐健康、高营养成分的休闲零食,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主动选择减少盐分的摄入。
当健康成为主流意识,在不摒弃咸味的基础上,有些品牌开始另辟蹊径,从目标人群、销售渠道、产品定位、技术创新等维度出发,找寻新的业务方向,持续开发 " 低盐 " 的咸味产品。
目前,咸味食品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一方面是基于众多消费者对创新风味的迷恋,另一方面则是对味觉愉悦的追求,期待 " 无负罪感 " 的零食消费体验。
减盐实际上是指减钠,盐是钠的主要来源。由于咸味是基础味道,如果将 " 咸味 " 想象成一张白纸,为了填补空白可以在白纸上融合进不同风味来降低盐分。
サッポロ一番減塩塩ラーメン一款低盐加风味的健康速食产品,其盐含量减少了 25%。据悉,产品的面条形状圆润,口感滑顺,柔韧有嚼劲,产品的汤料以鸡肉和猪肉的鲜美为基础,巧妙地将洋葱、大蒜、调味蔬菜和香料进行均衡搭配,从而降低了盐分的添加。
图源:sanyofoods.co.jp
当然,盐作为五味之首,既能激发味蕾,又具备防腐及遮掩其他异味的功能。尽管消费者普遍认识到 " 低盐 " 对健康有益,但仍有人担忧减盐后对影响产品风味体验。
事实上,在食品中减少盐分的过程并非易事。由于各种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会对味蕾产生各种影响。因此,在调整产品配方中某一成分的含量时,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口感变化,甚至引发截然不同的味觉体验。
因此,除了通过减少食物中钠的含量,减盐路上,还少不了技术流的支持——通过咸味与其它感官的互動作用一起减盐。
日本明治大学的 HomeiMiyashita7 实验室与饮料制造商合作研发出一款创新型 " 调味 " 筷子,该筷子的独特之处是可以在同样食盐的浓度下,增加食物的咸味。研究人员在招募 36 名志愿者参与的实验中得出结论 " 该装置可将低钠食物的咸味提高约 1.5 倍 "。
图源:麒麟控股
事实上,电味觉现象早在 1752 年便已为世人所知,微弱的电流刺激可以改变咸、酸、甜、苦等味觉体验。除了筷子之外,研究团队还研发了增咸的叉子、茶杯、碗等其他餐具。
图源:麒麟控股、知乎
嘉吉联合 Decision Analysts 发布的零食消费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在影响购物决策的因素中,消费者在选择咸味零食时,首要关注的属性包括:纯天然(占比 35%),低钠(占比 35%),高蛋白(占比 35%),全谷物制作(占比 32%)以及高纤维(占比 32%)。
而当家长为孩子购买咸味零食时,其主要考虑的属性为:纯天然(占比 54%),蛋白质含量(占比 53%),高蛋白质(占比 51%),全谷物制作(占比 51%),以及纤维含量(占比 45%)。
健康消费趋势下,这也就对零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特定需求方面,品牌如何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群体,确定产品定位,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
据了解,在小孩子的生长发育期间,日常摄入钠的含量与肾脏的溶质能力是成反比的,摄入的钠含量越高,肾脏溶解能力越差,为避免孩子在发育期间肾脏受到过多负担,奶酪博士推出低盐高钙(钙钠比高达 16)配方的 " 小圆奶酪 " 产品,旨在降低钠摄入量,保护小孩子的肾功能,更加符合宝宝的饮食需求。
图源:奶酪博士
数食主张
咸味市场持续升温,咸味作为相对新奇的零食口味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数食主张认为,除了融入各地风味这样具有特定指向的做法外,咸味零食还需要借助一些更创新的原料和工艺来进行赋能。
另一方面,市场对于高端烘焙食品和健康饮品也需求旺盛,巧用咸口元素,打造产品差异点,也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消费热情,为相对保守的咸味零食品类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盐的咸味从哪里来?是钠离子还是氯离子?| 知乎 @中科院物理所
2. 苏锡嘉:菜一般,盐很贵重,请小心品尝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3. 电味觉———限盐的新思路 | 中华高血压杂志
4. 引发大型 " 真香 " 现场,最近江浙沪开始流行咸酸奶!| 咖门
5.Savory Bacon-Infused Shakes : Sonic Peanut Butter Bacon Shake
6. 凯爱瑞发布 2023 年芝士味咸味零食洞察报告
7. 芝士正在统治年轻人的胃 | 价值星球 Planet
8. 狂飙的 " 鹌鹑蛋 ",成了劲仔、盐津铺子们的第二战场 |FBIF 食品饮料创新
9.Italian-Inspired Potato Chips : kettle cooked potato chips
10. 美国新一代肉类零食消费洞察:咸味肉类零食在下午和晚上最受欢迎 | 肉类消费研习社
11.Chip-Flavored Jerky Snacks : Jack Link's x Frito-Lay
12.Smoky Seafood Seasonings : dan o SEA soning
13.2023 年日本第 42 届食品 HIT 大赏重磅发布!|FDL 数食主张
14.Fine-Tuned Oat Milk Beverages : oat milk varieties
15.「奶酪博士」小圆奶酪更新上新,超级工厂建成后的 1 号新品!|FoodTalks
16. 百事、雀巢、卡夫亨氏……巨头们不约而同要减盐?食品行业 " 咸 " 不住了 !|Food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