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新一轮存款降息来袭,工行、中行领头调降,多家中小银行正加价抢客,欢迎阅读。
财联社 12 月 21 日讯(记者 梁柯志)临近年末,在不少银行谋划提前好采頭的时候,新一轮存款降息突然来袭。
12 月 21 日下午,工商银行 app 挂出《调整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相关说明》,称 " 为进一步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我行自 2023 年 12 月 22 日起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
工行称,本次挂牌利率调整主要涉及 3 个月、6 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其中,通知存款挂牌利率下调 0.2 个百分点,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挂牌利率下调 0.1 个百分点,3 个月、6 个月、一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 0.1 个百分点,两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 0.2 个百分点,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
此外,工行还宣布对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含大额存单)的最优惠利率水平作了优化,以反映市场利率形势的变化。
12 月 21 日,中国银行广州分行某网点负责人向财联社证实,已经接到上级通知,从 12 月 22 日起该行的存款利率将进一步下调,不过具体公告尚未发布。
据当地媒体报道,广州地区国有大行将于 12 月 22 日下调存款利率,1 年及以内、2 年、3 年、5 年期的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 10BP、20BP、25BP、25BP。这距离上一轮调降存款利率隔了 3 个多月,此轮降息幅度接近。
12 月 21 日,南粤银行、华兴银行等广州地区中小银行对财联社表示,暂时没有动作,但会密切关注市场的情况。
中小行逆势提高利率抢客,大行主动调息来降温?
11 月以来,银行机构密集开展好采頭的预备工作。
近日,广东多位银行支行人士对财联社表示,11 月已经开始明年好采頭的项目储备,除对公业务之外,存款、理财的考核也会比较重视,考核任务会重一些。
与往年中小银行延迟跟大行降息步伐不同,今年年末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不降反升。
如 11 月 1 日,广东鹤山珠江村镇银行宣布便将整存整取 1 年期执行利率从 2.1% 调整至 2.25%,上调 15 个基点;广西兴安民兴村镇银行自 11 月 21 日起,对 6 个月和 1 年期 2 款 " 县網域专属定期 " 存款利率分别上调 30 个基点和 15 个基点。
河南淮滨农商银行宣布,自 12 月 12 日起阶段性上调新开户个人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起存金额大于等于 1 万元的执行上调后利率。河南固始农商行等地方小银行都开始进行存款利率竞争。
前述中行网点负责人表示,频繁调整存款利率,对客户而言会影响到他们存款的行为。比如越来越多人会赶在存款利率下调之前,进行中长期存款,锁定利率。
银行息差依然受压
大行降低存款利率与净息差压力有关。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截至 2023 年上半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跌至 1.74%,比 2022 年底降低 17 个基点,比 2021 年末降低 34 个基点。
2023 年一季度与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跌至 1.74%,且已经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 年修订版)》中 1.8% 的值。
11 月,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银行应该保持合理利润,不能过高而挤占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也不能过低而损害银行本身的生存能力以及放贷能力。王剑团队经过测算,得到中国商业银行目前对应净息差的估计值,约为 1.69%。
换言之,截至 6 月末的净息差水平已经接近最低合估值。
11 月底,国泰君安分析师张宇认为,当前存款定价正处于下降通道,仍有较大的潜在改善空间。但结构方面,存款定期化的影响对冲了定价的下行。预计 2024 年各项存款降息政策的效果将加速显现,驱动银行负债成本率由升转降。
2024 年仍有多项因素压制资产收益率表现,包括: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LPR 调降的影响消化、化债落地以及对公贷款占比提升。综合考虑后,预计 2024 年资产收益率同比仍将下行 21bp 左右。
与此同时,12 月 21 日,杭州地区某城商行支行信贷人士对财联社表示,地方中小银行的利率议价能力较高,明年如经济环境进一步好转,贷款的市场利率可能轻微上升。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