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智能驾驶的“奇点”即将到来?,欢迎阅读。
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陈抒豪
作者 | 桑田
来自汽湃(GREATAUTO ) 的报道
2023 年的当下,自动驾驶的发展似乎进入了关键的十字路口。
研究机构 Navigant Research(去年被并购整合进 Guidehouse)每年都会发布一份自动驾驶排行榜,这份榜单也被视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之一。近年来,这份榜单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从 2017 年的百花齐放,如今这一领網域的竞争者队伍正在逐步萎缩。而这一技术的领跑者,从 2017 年时的通用、福特、雷诺 - 日产、戴姆勒,悄然变成了 Waymo、Mobileye 和百度。
除了前面提到的主机厂之外,丰田、本田、现代、PSA、大众、沃尔沃、宝马在 2017 年时还在这份榜单之上,而到了 2022 年,除了特斯拉,以及分别化身为 " 马甲 "Cruise 和 Motional 的通用和现代,大多数主机厂已经从这份榜单上消失。
在西方跨国巨头纷纷战略放弃自动驾驶的同时,中国的自动驾驶研究却呈现上升势头——百度已经从跟随者成为了领跑者,一大批初创科技企业也保持了竞争力。
与此同时,ChatGPT 所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潮,也在悄然影响着自动驾驶领網域。曾经被定义为会重塑汽车行业的智能驾驶在 ChatGPT 的光芒下,被再次放大。行业期待智能驾驶也能拥有一个 "ChatGPT 时刻 ",用 AI 这根魔法棒描绘未来出行的美好画卷。
愿景,何时能够成真?
近日,在与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同期举行的 2023 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元戎启行 CEO 周光给出了答案。
事实上,作为一家成立不到 5 年的科创公司,元戎启行已经成为中国自动驾驶领網域的现象级企业——在内卷的 " 生态环境 " 下,元戎启行率先拿下车企合作订单,冲入了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产业链。
元戎启行 CEO 周光
在 2023 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周光受邀发表主旨演讲,并在现场展示了元戎启行 DeepRoute-Driver 3.0 方案。这套方案是一套通用的智能驾驶方案,它不搭载高精度地图,没有区網域限制,性价比高,能够成为一项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重塑汽车行业的发展,让智能驾驶技术迎来 "ChatGPT 时刻 "。
对于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目前业内有一个粗略的共识,其成本下限不低于整车的 3%、而上限不高于 5% ——下限成本足以让智驾功能正常使用,而上限则是消费者愿意为这套系统支付的最高价码。按照这一标准,想要更高阶的智能化在 15 万至 20 万元的主流汽车市场得到应用,其成本需控制在 5000-10000 元左右。
这一成本范围,对于智驾企业而言并不轻松。。尽管激光雷达已经相比多年前的 " 一颗价格顶一辆 B 级车 " 有着大幅下降,但仍然耗资不菲。以飞凡 R7 为例,其采用的 Luminar 雷达单颗成本就达到 10000 元,这也难怪该车定价区间达到了 27.99-38.99 万。
即便是国产的高精度激光雷达,目前平均成本价也在 3000 元左右。而配备了激光雷达,对芯片的算力的要求也会增强,为了与之配套,芯片也需要额外的成本。Nvidia 的 Orin X 芯片目前单片价格 400 美元,同样约合人民币 3000 元。
而元戎启行基于 DeepRoute-Driver 3.0 方案推出的高阶智能驾驶产品 D-PRO 与辅助驾驶产品 D-AIR,不仅在技术上有着独到之处,更有着成本方面的明显优势—— D-PRO 的硬體成本为 1.4 万人民币,搭载一颗固态激光雷达,可进行全網域主动的智能驾驶。D-AIR 可以在高速路段进行点到点的智能驾驶,在城区拥有 L2+ 的辅助驾驶的功能,硬體成本只需 7000 元。D-PRO 与 D-AIR 共用一套技术框架,投入消费市场后,二者的数据能够互相反哺。
周光表示:" 能够打造 D-PRO 与 D-AIR 两款产品,离不开公司前瞻性的技术布局。我们不会陷入‘渐进式’与‘跨越式’的条条框框,而是通过技术实力去解决两条路径的缺点。因此,我们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开始优化技术降低方案的成本,并且坚持用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算法逻辑去赋能 L2++ 产品,与车企合作量产,走出属于自己的商业化道路。"
凭借着 D-PRO 与 D-AIR 两款高性价比产品,成立不到 5 年的元戎启行,成为了行业内少数能够拿下车企定点合作的智能驾驶企业。在与车企的量产合作中,元戎启行的工程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适配量产生产线的能力、系统底层安全能力、泛化能力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在技术路线上,元戎启行进行了颠覆性的革新。在高速 NOA 阶段,高精地图成为推动辅助驾驶落地应用的关键工具,其道路标识、车道线和曲率等信息的精确呈现能够辅助汽车识别道路情况。
车企们一度纷纷寻求与图商合作,在高精地图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然而,曾经的 " 当红炸子鸡 " 高精地图在辅助驾驶功能进入城市场景后,却变成了阻碍智能驾驶落地应用的桎梏——高精度地图的采集与制作复杂,为保证地图的 " 鲜度 " 以满足智能驾驶的安全使用需求,地图需要频繁更新。采集工作量巨大,也导致高精度地图的价格是导航地图的数倍。这些缺点,事实上阻碍了城市辅助驾驶的发展。
元戎启行为此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DeepRoute-Driver 3.0 在系统框架上实现了对高精地图的解绑。成为行业第一个能落地实跑无高精度地图的点到点 NOA。元戎启行的解决方案能够仅依靠车身搭载的第三方导航地图及多种传感器就能感知到高精度地图所拥有的精细道路信息,包括车道线、交通信号灯、路标、提示牌等,并实现实时的精准定位和路径规划。
目前,元戎启行 D-PRO 正在深圳等十多个城市进行泛化测试。本月,元戎启行公开了 D-PRO 在深圳高快和主城区复杂路段的测试视频,它的表现让人惊讶。D-PRO 直面深圳 " 龙舟水 " 的暴雨天气,完成了近 20 公里的城区 NCA 自主行驶。在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依靠强大的感知系统,精准识别信号灯和车道线等各类道路信息;在繁忙十字路口与对向车辆博弈,精准完成识别岔道、长距离路口通行等高难度操作。
在城市晚高峰的拥堵路段,D-PRO 能主动找机会超车,为 " 恐堵患者 " 带来有 " 惊喜感 " 的驾趣体验;在车流人流复杂的交叉路口,D-PRO 能实时、精准感知周围的交通参与者,完成无保护左转等高难度动作。
对于科创公司与车企合作量产的历程,周光感言 :" 与车企签订量产合作后,我们不仅要时刻保证系统的适配性和稳定性,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工程化能力。我们的軟體系统与硬體套组都要经过车企一系列的严格的验证,包括我们适配量产产线的能力、系统底层安全能力、泛化的能力。"
周光认为,人机共驾的时代即将来临,如何建立智驾系统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非常重要。周光说:" 适当的边界感是必须的,我们需要让驾驶员明白什么时候该接管,什么时候可以智能驾驶。同时,我们也应该让驾驶员实时了解车辆所处位置、路况以及系统的驾驶决策。"
元戎启行量产时间表
百度曾经把自己的 Apollo 看作汽车智能化领網域的安卓,但谁能真正改变市场,目前来说尚未定论。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公司,无不为商业化发愁。小马智行有着不错的技术力,但太重的技术思维,反而使得商业化落地能力偏弱;文远知行虽然商业化能力相对较好,但分散精力于货运和巴士客运,使得其在乘用车终端依旧未能落地。业内共识是:2023 年到 2025 年将是智能电动车 " 淘汰赛 " 的重要視窗,也将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期。从研发到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越来越接近普通消费者的现实生活,而对于各路技术豪强来说,谁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据最新数据,元戎启行在全国累计的安全路测里程已超过 1000 万公里。预计在今年年内,元戎启行与车企合作打造的智能驾驶汽车,就将投入终端消费市场。D-PRO 和 D-AIR 投入市场后,或可以为中国市场带来一种全新的、充满惊喜感的智能驾驶体验,其前景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法律顾问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姜磊律师
官方网站
www.greatauto.cn
入驻媒体平台
汽车头条 | 趣头条 | 易车号 | 新浪新闻
百度百家号 | 汽车之家 | 腾讯企鹅号
车友头条 | 有车号 | 爱咖号
入驻视频平台
央视频号 | 哔哩哔哩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西瓜视频 | 爱奇艺 | 微视 APP | 抖音 APP | 快手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