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又来!印度再出新规限制大米出口,设定香米出口最低价!一切后果,能承受的起么?,欢迎阅读。
大米,是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食。然而,这种看似平常的粮食,却在近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据央视新闻,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大米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 40% 以上。然而,在今年夏季遭受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旱影响后,印度政府为了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控制通胀,在宣布对蒸谷米出口征收 20% 的关税仅两天后,8 月 27 日又再度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将印度香米的出口最低价设定为每吨 1200 美元。
这些措施不仅引发了印度国内外的恐慌性购买和囤货,也对全球的粮食供应和贸易秩序造成了冲击。在全球多地遭受极端气候影响,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印度大米出口禁令引发了全球粮荒危机,国际社会面临着粮食安全的严峻考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41157313406 (图文无关)
印度大米出口禁令的背景与动机
据环球时报,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大米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 40% 以上。然而,在今年夏季季风降雨低于平均水平导致大米总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印度政府为了确保国内市场有足够的大米供应,并缓解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于 7 月 20 日宣布禁止出口除巴斯马蒂香米以外的一切白米。这项禁令 " 立即生效 ",预计将覆盖印度大米出口的 75%-80% 。
印度政府的这一举措虽然会降低国内大米价格,却可能导致全球大米价格进一步走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3 年全球粮食产量将下降 1.2%,达到 28.6 亿吨。这主要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极端气候影响了多个主要粮食生产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例如,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收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在印度实施出口限制后,主要大米出口国米价因强劲的需求而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大米价格指数跃升至近 12 年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明年是印度总理莫迪连任之年,他需要面对来自反对党和民众的压力和挑战。在疫情、能源、物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印度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社会不满情绪高涨。为了稳定民心和选情,莫迪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食品价格,保障民生。限制大米出口是其中之一。印度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措施是为了 " 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
负面效应已显现
在印度国内,这些措施确实降低了大米价格,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受到了一些消费者和农民的欢迎。然而,这些措施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负面效应。
首先,这些措施损害了印度大米出口商的利益和竞争力。据财联社,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的主席 B.V. Krishna Rao 表示,这些措施导致了一些既有的合同需要重新磋商或者暂停执行,给出口商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其次,这些措施可能导致国内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大米库存积压和浪费。印度农业部长 Narendra Singh Tomar 表示,目前印度政府已经储备了约 5000 万吨的粮食,其中包括约 3000 万吨的大米。然而,由于储存条件和管理问题,印度每年有约 1 亿吨的粮食被浪费或者损坏。
在国外,这些措施加剧了全球粮食短缺和价格上涨的问题。在印度实施出口限制后,一些其他大米出口国可能会抓住机会,增加自己的出口量和市场份额。例如,在今年 7 月中旬,泰国宣布将向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提供 10 万吨低价大米。而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也在积极寻求扩大自己的大米出口市场。这些国家的行动可能会削弱印度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权和影响力,也可能会影响印度与其贸易伙伴国家的关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31446204130
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更重要的是,这些措施加剧了全球粮食不安全和饥饿问题,尤其是对一些贫穷和脆弱国家造成了严重打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2022 年有约 8.11 亿人遭受饥饿,比 2019 年增加了 1.81 亿人。
而在 2023 年,由于疫情、冲突、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有超过 1.5 亿人面临急需人道主义援助和保护的情况。而印度大米出口禁令正是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出台,对一些依赖其大米进口的国家造成了沉重打击。例如,在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等地区,大米是人们主要或者重要的主食之一。而在今年 7 月中旬,中巴经济走廊项目遭到恐怖袭击后,印度就宣布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对巴基斯坦施加经济制裁和政治打压的手段。
据新京报,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Joseph Glauber 表示,印度大米价格在过去 10 个月里已经飙升了 30%,数据分析公司 Gro Intelligence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印度占全球大米出货量的 40% 以上,出口禁令可能 " 有加剧高度依赖大米进口国家粮食不安全的风险 "。
另一方面,这些措施威胁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和物流效率,增加了贸易成本和风险。由于印度限制部分稻米的出口,使得相应的轮船运输、港口码头以及加工等设施不能得到有效运转,也使得过去从印度进口粮食的国家的供应链和物流效率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印度政府对蒸谷米征收 20% 的出口关税,并对印度香米设定 1200 美元 / 吨的出口最低价,使得一些既有的合同需要重新磋商或者暂停执行。这些变化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短期利益背后的长期风险
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印度政府的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虽然可能会给国内市场带来一些短期的利益,但也会给国内外市场带来一些长期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印度政府可能会面临国内外的舆论和压力。在印度国内,一些大米生产者和出口商可能会对政府的干预感到不满,认为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和竞争力。在国外,一些受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对印度政府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感到愤怒,认为这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和精神。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可能会对印度政府的不负责任和不人道感到谴责,认为这加剧了全球粮食不安全和饥饿问题。
其次,印度政府可能会面临国际市场的调整和竞争。在印度实施出口限制后,一些其他大米出口国可能会抓住机会,增加自己的出口量和市场份额。例如,在今年 7 月中旬,泰国宣布将向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提供 10 万吨低价大米。而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也在积极寻求扩大自己的大米出口市场。这些国家的行动可能会削弱印度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权和影响力,也可能会影响印度与其贸易伙伴国家的关系。
最后,印度政府可能会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印度政府需要应对疫情、能源、物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保障国内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应对明年大选前的政治压力和挑战。同时,印度政府也需要应对国际社会对其限制大米出口措施的反应和后果。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京报、环球时报、北京商报、财联社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