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股价8连板后,我乐家居自曝股东“清仓式”减持,上交所火速出手,欢迎阅读。
股价 8 连板后,我乐家居自曝股东 " 清仓式 " 减持,上交所火速出手!
9 月 6 日,A 股开盘后不久 ,以全屋定制、整体橱柜为主营业务的南京我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我乐家居,603326.SH)再度涨停,取得 8 连板,报 16.13 元。
9 月 6 日晚间,我乐家居(SH 603326,收盘价:16.13 元,市值 50.89 亿元)发布异动公告,经公司与其他股东核实,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股东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 2244.04 万股,持股比例为 7.1124%。
截至 2023 年 9 月 6 日收盘,上述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数量降至 4200 股,持股比例为 0.0013%。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减持股份数量为 2244.04 万股,减持比例为 7.1124%,并买入 4200 股。公司正在积极与相关股东核实股份变动情况。
上交所火速做出回应,9 月 6 日就我乐家居股东涉嫌违规减持下发监管工作函。
对此,9 月 6 日我乐家居发布公告,收到监管工作函,股东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刘福娟、烟台埃维管业有限公司、西藏埃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烟台埃维商贸有限公司作为合计持股 5% 以上的股东,在持股比例变动达到 5% 时应当进行报告和公告,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至公告后 3 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股票。公司相关股东的减持行为已涉嫌违反规定。
要求公司明确列示相关股东于上述时间区间内的股份交易及持股比例变动明细 ; 同时,立即自查是否存在违反《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情形。
具体来看,根据我乐家居公告介绍,经公司与其他股东核实,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第三大股东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刘福娟、烟台埃维管业有限公司、西藏埃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烟台埃维商贸有限公司合计持有 22,440,408 股,持股比例为 7.1124%。截至 2023 年 9 月 6 日收盘,上述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数量降至 4,200 股,持股比例为 0.0013%。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减持股份数量为 22,440,408 股,减持比例为 7.1124%,并买入 4,200 股。
公司股票收盘价自 2023 年 8 月 28 日至 9 月 6 日连续十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10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情形。
公司股票自 2023 年 8 月 28 日至 9 月 6 日区间累计上涨幅度为 114.21%,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上涨幅度为 3.07%,公司股票短期涨幅严重高于上证指数,存在市场情绪过热的情形,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公司股票自 2023 年 8 月 28 日至 9 月 6 日区间累计换手率为 31.66%,9 月 6 日换手率为 14.69%,显著高于此前交易日。鉴于公司股票价格短期涨幅较大,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充分了解股票市场风险、公司披露的风险因素,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审慎决策、理性投资。
据了解,我乐家居成立于 2006 年,实际控制人为缪妍缇(NINA YANTI MIAO)和汪春俊,分别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汪春俊同时为南京瑞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南京开盛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缪妍缇女士与汪春俊为夫妻关系,两人均出生于 1968 年,现年 55 岁。
今年 1-6 月,我乐家居营业收入 7.36 亿元,同比增长 3.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986.3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8.26%,主要是经销业务和大宗业务收入较同期增加,同时上年比较基数相对较小综合所致。
" 史上力度最强、最严的减持新规 "!1700 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减持受限
8 月 27 日晚,证监会发布的《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表示,充分考虑市场关切,认真研究评估股份减持制度,就进一步规范相关方减持行为作出要求。新规从破发、破净和分红这三个维度对股东减持进行了严格限制,也被市场称为 " 史上力度最强、最严的减持新规 "。
根据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 30% 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
此次减持新规影响面有多大?据上海证券 . 报统计,倘若 " 减持新规 " 立即执行,剔除 2020 年 8 月 27 日后上市的公司,有 1708 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二级市场减持将受到限制。
视觉中国 -VCG111306805309
事实上,减持新规带来的资金增量不可小觑。据华泰证券测算,年初至今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共减持 3468 亿元,而新规下只能减持 2057 亿元,减少约 40% 的量,相当于引入年化增量资金约 2500 亿元。
但在短期的资金利好之外,减持新规所带来的改变绝不仅仅止步于此。在此之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利用减持规则套利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多年一毛不拔不分红的 " 铁公鸡 " 式上市公司,这一次减持新规出台,也意味着一面不分红另一面还想股价炒作、高位减持套现的大股东不再有割韭菜的机会。
据统计,剔除 2020 年后 IPO 企业,近三年零分红的企业达到 862 家,这些企业的实控人及控股股东也将受到二级市场减持的限制。此外,不少上市公司尽管股价未破发,但因连续三年未分红,其实控人及控股股东也将被减持新规限制。其中更是包括多家前期被市场爆炒的 AIGC 概念股。
多家公司大股东终止减持
据证券时报,减持新规从破发、破净、分红等方面,约束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近期,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了大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公告。
本次减持新规与之前的减持规定相比,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将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减持条件和上市公司分红和股价挂钩,而上市公司的分红能力以及公司股价又与公司的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密不可分。
东方证券研究指出,减持新规的底层的逻辑就是只有把公司经营好、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才有资格进行减持,某种意义上是建立了控股股东或实控人减持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更大程度保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利益的一致性,有助于建立更为良性的股市生态、推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据东方证券统计,此次新规实行之后,机械、电子、医药、基础化工、计算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主要是科技成长性板块受到减持限制的上市公司是最多的。但如果考虑到各行业市值差异较大的因素,受减持新规影响最大的行业是银行、房地产、钢铁、石油石化、商贸零售等周期性行业。但考虑到这些行业主要是国有控股股东,自身减持的意愿从历史上看本来就较低、且减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更多、流程可能也比较长,实际影响预计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
业内人士指出,监管进一步规范减持行为,长期有利于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但部分公司仍旧存在的 " 侥幸心理 " 不可取,应主动遵守新规,更加专注主业,注重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提高盈利水平和分红能力,推动公司经营更加稳健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