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陈昊等:汽车智能化趋势继续,高等级自动驾驶时代渐近,欢迎阅读。
中新经纬 7 月 18 日电 题:汽车智能化趋势继续,高等级自动驾驶时代渐近
作者 陈昊 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體行业分析师
李诗雯 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體行业分析师
彭虎 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體行业首席分析师
行业估值水平先落后升,汽车智能化彰显韧性
1 月份,特斯拉为促进销售率先宣布下调全车系售价,比亚迪、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也纷纷跟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启了降价潮;同时伴随排放标准更加严格的国六 b ( 国六排放标准 6b 阶段 ) 落地,部分不满足要求的燃油车也进入降价清库存阶段。乘联会调研显示,2023 上半年汽车折扣率总体呈现提升态势,降价预期使得需求侧观望情绪较浓。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 上半年国内汽车累计销量达 1323.9 万辆,同比增 9.8%,其中 4-5 月受低基数效应影响同比较高,5-6 月销量数据环比增长。
图 1 中国汽车销量情况
资料来源:中汽协,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市场表现来看,受需求预期不振以及车企降价降本等因素影响,前 5 个月汽车电子板块个股普遍调整,估值承压。5 月以来,伴随车市消费的环比恢复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新进展,高阶自动驾驶落地可期,推动板块估值向上修复。从数据来看,2023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渗透率 28.3%,1 月份受春节假期以及补贴政策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当月渗透率回落至 24.7%,但回升势头强劲,5 月渗透率重回 30% 以上,6 月保持向上势头。我们认为,购置补贴的退出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由 " 政策补贴驱动 " 迈向 " 内生竞争驱动 ",新阶段中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反映了汽车电动化趋势的高确定性。
图 2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与新能源渗透率增长情况
注:数据截至 2023 年 6 月
资料来源:中汽协,中金公司研究部
智能驾驶方面,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3 年 1-5 月标配 L2 ( 含 L2+ ) 级别 ADAS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 的乘用车累计渗透率突破 50%,这体现了 L2 作为性价比较高的智能驾驶方案,在具备了成熟的技术及市场条件下实现快速落地应用。智能座舱方面,基础功能渗透率达到较高水平,新兴功能有望多面开花。长期来看,智能座舱赛道的成长性将不再依赖于基础功能渗透率的提升,而需着眼于可打造差异化体验的新型智能应用、带动单车价值量的增长,如 HUD ( 抬头显示系统 ) 、智能车灯、数字钥匙、DMS ( 驾驶员监控系统 ) 等。
图 3 国内乘用车 L2 ( 含 L2+ ) ADAS 渗透率情况
注:数据截至 2023 年 5 月
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中金公司研究部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受整体车市低景气影响有限,市场景气波动中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依旧彰显韧性,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竞争阶段,车企经营战略、定价策略、智能化配置、盈利水平都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展望下半年,高阶智驾落地有望取得积极进展
主机厂基本布局 L2+ 车型,L2+ADAS 有望全面推广。L2+ADAS 是在 L2 自动驾驶法律框架内实现的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从佐思汽研对主机厂 ADAS 落地规划的梳理来看,2020 年以来各主机厂陆续推出 L2+ 车型,至 2022 年基本完成布局。根据高工智能汽车,5M23 L2+ 级别 ADAS 累计渗透率达 5.1%,94% 的车型售价在 20 万元以上,其中 35-40 万元价位的车型占比最大,目前高阶自动驾驶仍主要搭载于高級车型中。
以 L2+ADAS 典型功能 NOA ( Navigate on autopilot,导航辅助驾驶系统 ) 为例,NOA 可实现高速公路、城市等场景下的自动跟车、变道,技术难度较 L2 级别功能 ( 如 ACC 自适应巡航、LKA 车道保持 ) 更高。我们观察到 NOA 功能呈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是,由于高精度地图成本高昂,NOA 实现方式逐渐由 " 重地图、轻感知 " 转向 " 重感知、轻地图 ";二是,应用场景由高速延伸至城市,新势力头部车企均发布城市 NOA 方案。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5M23 国内乘用车标配 NOA 累计渗透率达 2.0%,2023 年以来渗透率提升明显。
图 4 国内各主机厂 ADAS 落地时间表
注:未来年度落地时间表来自车厂规划;L2.5 指具备打灯变道、高精度地图等功能的车型,L2.9 指具备高速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
资料来源:佐思汽研,高工智能汽车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 5 国内乘用车 NOA 标配渗透率
图 6 5M23 国内乘用车标配 NOA 车型价格分布
我们预判,2023 年 L2 整体渗透率仍将保持稳健增长。我们认为,技术的成熟有望推动 L2 ADAS 的普及和下沉,2022-2023 年市场环境的压力测试已足够彰显汽车智能化趋势的韧性,2023 年 L2 ADAS 渗透率提升的逻辑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国内 L3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制度环境逐步完善。2022 年 8 月正式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首次明确了交通违法及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推动国内 L3 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发展步入正轨。11 月,工信部、公安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 征求意见稿 ) 》,拟遴选 L3、L4 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准入试点,旨在完善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生产准入管理体系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2023 年 6 月,工信部明确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 L3 级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我们认为,此前自动驾驶责任主体不明确、权责划分不清晰是制约 L3 及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上述两大檔案的发布有望健全国内自动驾驶的管理框架,为 L3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奠定制度基础。
陈昊 SAC 执证编号:S0080520120009 SFC CE Ref:BQS925
李诗雯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70008 SFC CE Ref:BRG963
彭虎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20001 SFC CE Ref:BRE806
( 本文摘自中金公司研报《汽车电子 2023 下半年展望:高阶智驾迎跨越时刻,汽车电子遇发展良机》 ) ( 中新经纬 APP )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部門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实习生 郑淑怡
作者: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