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理想城市NOA:现阶段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欢迎阅读。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News
作者:毓肥
终于!理想汽车城市 NOA 终于和我们见面了。
继小鹏和华为系之后,理想也跟上了 2023 年城市领航的大趋势,不过问题来了,「跟上、追上和反超」理想的第一版城市 NOA 到底在什么位置?
有关无图、NPN 先验网络、TIN 红绿灯网络等具体的技术原理,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很多分析了,今天的视频,我们就聚焦用户感知最强的两点:
理想城市 NOA,现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下面马上开始。
1. 首先,市区内特有的路况,理想城市 NOA 基本都能过。
我们对能过的定义,是城市领航可以自主完成场景,而不需要人机共驾,更不需要接管。
比如说环岛,环岛路况会同时涉及大曲率弯道、无保护左右转、弯道变道等等小场景。
这里我们这台 L9 表现得是相对顺畅的,没有多余的制动,争取路权的动作也相对干脆。
不过环岛内全程,L9 的速度都不高,全程控制在限速的 80%,其实当时路况算好的,但我们体感并没有很激进,主打一个安全顺滑。
2. 第二个场景是绕行。
绕行其实包括很多种,绕行也是城市路况我们经常遭遇,还是更容易判断城市领航是否好用的重要场景。
而理想城市 NOA 在面对不同绕行场景时,它的表现也都有区别,我们一个个分析。
首先,红绿灯简单绕行前方待转的车辆,L9 没问题。
真正上难度的是这里,施工路段极其缓慢左转的搅拌车。因为右边一直有车,同时系统发现搅拌车一直在动。所以最终没有超车变道,体感上还是相对保守的。
这并不是我们当天遇到的唯一一台搅拌车。在望京市区,我们遇到了跟理想官方 DEMO 几乎一样的情形,压双黄线绕行。
这台搅拌车是直接横在了路中间,除了临时跨越双黄线,我们没有任何方法过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 L9 处理得相当激进,我说的不是绕行本身,而是迅速抢占绕行车位,不给旁边的帕萨特任何机会。
另外,说到望京大家都知道的「公共停车场」,比如这里路边已经全是临停车辆,甚至把可行驶车道全占完了。城市 NOA 的选择是跨越实线,走唯一有空间的路。
其实有关灰色操作的讨论一直很热,面对这样的应急场景,你们觉得是应该让机器学会人类的圆滑,还是坚持机器严守规则,让人类接受或者共驾更好呢?
评论区讨论一波。
回到望京,我们继续聊绕行。
这里是另一个典型场景,红绿灯前绕行拥堵的车流,因为旁边的 Model Y 距离过近,L9 在距离右转车道很远的地方就接近刹停了,再往前探几步之后就完全刹停了。
我是等了超过 5 秒之后,再尝试轻点油门,然后它继续往前挪一点,再点再往前走,直到完全通过。
这种对 L9 这样较宽的大车很不友好的绕行场景,加入人机共驾的逻辑,我是认同的。
但建议理想在类似场景下加入 UI 和提示音的指示,告诉用户现在可以人机共驾了,像刚刚那种对横向识别和控制要求很高的场景。
还有一种就是乡间小路绕行路边临停,目前理想还是不会压路边走的,所以像这里我们就只能接管了。
说到接管,我们全程两次接管都非常特别。
第一个是面对临时施工的桩桶,L9 虽然识别到了,但是没有减速,我们是在最后一刻强行刹停。
产品经理解释说,因为我们需要变到最右去右转,所以可能是最后输出的决策逻辑出错了。
第二个比第一个还要惊险,我的视角看来已经跟撞上去没什么差别了,而 L9 其实一直有对前车做标红。但依然没有减速,最后只能是人工急刹。
到这里,我们就基本把理想城市 NOA 的表现聊清楚了。
产品经理说,它目前就像是刚出駕訓班的新手司机,我们实际体验下来的体感也比较符合这个说法。
它可以应对大部分城市基本场景,路况良好的情况下它有时表现还挺不错,不过由于起步比较晚,数据量和场景积累等等综合原因,理想现在这套系统,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继续打磨。
除了我们上面说的以外,还有一些突然的重刹;道路标线模糊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打灯直接变道,等等。
一句话总结,当前版本的理想城市 NOA,是实现了理想的从 0 到 1,踩上了 2023 的竞争节奏,但想要从 1 到 100,从踩上到追上,我们还要等待年底的正式推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