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没有Mate 60的发布会,问界M7对得起“遥遥领先”吗?,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智行驾道
过去半个月,由华为 Mate 60 引发的话题让华为、余承东等刷爆了公众目光。9 月 12 日是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的前一天,原本外界预计这一天会是华为 Mate 60 的发布日,不少人也正期待华为与苹果上演一出 " 火星撞地球 "。9 月 12 日,余承东确实走上了发布会的演讲台,只是这一次的主角不是华为 Mate 60,而是新款问界 M7。
和过去华为的许多次发布会一样,余承东又喊出了 " 遥遥领先 ",但也正如过去问界的销量走势,技术上和言语上的 " 遥遥领先 " 似乎还没能帮助问界在市场上遥遥领先。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 " 价格战 " 激战正酣,这一次,问界 M7 真的能遥遥领先吗?
问界 M7 产品力 " 遥遥领先 "?
发布前,余承东就已经为新款问界 M7 反复宣传,在 8 月的成都车展上,他表示,该车型 " 新增投入了 1 个亿全新更新内外饰 "" 花了 5 个亿全新更新打造 "。高度量化的数字显示出余承东对新款问界 M7 寄予的厚望。
新款问界 M7 新增了五座车型,并且在总共 5 款车型中,有 3 款都是五座版,显然五座版将是今年的主打车型。
动力方面,新款问界 M7 提供两驱和四驱版本,其中四驱版零百加速 4.8s,CLTC 工况下满油满电综合续航 1300km,纯电续航 240km,馈电工况下百公里油耗 5.6L。
安全方面,新款问界 M7 强调主动安全感知,首发全向防碰撞系统,通过主动防御的智能安全策略尽可能降低事故率。
当然,华为过往在智能方面的强项也延续到了新款问界 M7 上。
新款问界 M7 将搭载鸿蒙座舱 3.0,新增超级桌面功能,支持在后排安装两个 HUAWEI Pad。
前不久发布的新款问界 M5 上的华为 ADS 2.0 也被搬到了新款问界 M7 上,其配备 1 个顶置激光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11 个高清视觉感知摄像头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等 27 个传感器,在道路、异形障碍物识别等方面拥有更高的准确率。
智能驾驶也是华为的强项,并且值得一提,新款问界 M7 将不依赖高精地图。余承东还表示,今年底新款问界 M7 高阶智能驾驶将覆盖全国。如果届时能够实现,华为在智能驾驶领網域的进度将大大超过其他车企,毫无疑问,也将更加巩固华为在智能驾驶领網域的优势地位。
售价方面,新款问界 M7 共 5 款车型:M7 Plus 五座后驱版 24.98 万元、M7 Plus 五座四驱版 28.48 万元、M7 Max 五座智驾版 30.98 万元;M7 Plus 六座后驱版 26.98 万元,M7 Max 六座智驾版 32.98 万元。25 万元 -33 万元的售价区间注定了新款问界 M7 将面临的竞争压力,这个价位有数月登顶销量第一的特斯拉 Model Y,也有比亚迪的常青树 " 唐 " 家族,更有新势力爆款理想 L7 和同样主打高阶智能驾驶的小鹏 G6,以及前不久刚刚发布的岚图 Free 和领克 08。新款问界 M7 想要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或许是意识到市场的 " 残酷 ",新款问界 M7 售价也经历了大幅调整。
问界降价求生存
今年以来,中国车市经历了多轮价格战,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抑或大众、丰田,没有哪家车企能 " 独善其身 ",对问界来说也不例外。
去年老款问界 M7 只有六座版,官方售价 31.98 万元起,而今年的六座版起售价为 26.98 万元,同一版本售价降了 5 万元。
如果只看起售价,降幅更大。新款问界 M7 的起售价为 24.98 万元(五座版),较老款问界 M7 的起售价大降 7 万元,降价幅度近 21.9%。
即便放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这个降价幅度可能也只有特斯拉能与之匹敌。
但问界显然没能达到特斯拉的销量级别,问界 M7 的大幅降价更像是 " 为求生存 " 下的不得已为之。
去年 8 月,问界销量 10045 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 5。且彼时问界 M7 刚刚在月底开始交付,也就是说,问界 M5 一款车型支撑了绝大部分销量。也是在这个月,问界创造了新势力单月交付破万的最快纪录——问界 M5 去年 3 月上市,8 月破万,只用了 5 个月。
但一年过去,去年 " 遥遥领先 " 的势头戛然而止。到了今年 8 月,即便新款问界 M5 已经上市交付,但问界销量依然下滑至 5018 辆,相比去年破万的月销量已经腰斩,在新势力中的销量排名也跌落至第十。
问界母公司赛力斯也在经受考验。根据赛力斯财报,今年上半年赛力斯营收 110.3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24 亿元下降 11.14%,净亏损 13.44 亿元。这已是赛力斯连续四年亏损。
更糟糕的情况可能来自问界内部,新款问界 M7 起售价大降 7 万元后,让它的同门师兄新款问界 M5,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
新款问界 M7 24.98 万元的售价,与两个月前上市的新款问界 M5 24.98 万元的起售价完全相同,并且两者主打卖点也多有重合,例如都是增程式动力,都是五座版,都支持华为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等。这意味着新款问界 M7 在和竞品互搏前,甚至得先经过一番 " 同门考验 "。
价位重叠带来的不仅是产品内耗,也会让用户无法直观理解产品线的区别,进而对品牌造成损伤。也是因为如此,车企对降价促销从来都谨而慎之。
但对问界来说,保住销量才保住了继续竞争的实力。
华为朋友圈扩大,但问界依然独特
2021 年,华为与赛力斯达成合作时,问界是华为首个深度参与合作的品牌,双方都还是各自的唯一。
但到了 2023 年,与华为合作的车企越来越多,长安、奇瑞、江淮、北汽蓝谷等成为了华为的座上宾,问界似乎已经不再特殊。
但另一方面,外界看到依然是余承东亲力亲为,主持了问界每一场新车发布会, " 遥遥领先 "也从华为手机被贴到了问界身上,华为官方账号也会直播问界发布会,年初甚至有华为门店 " 将问界车标换成华为车标 " 事件……所有这些,都还是问界专属。于是,外界看到华为标签最多的汽车品牌依然是问界。
对华为来说,问界的特殊性在于,华为依然需要一个销量担当。既是为了销售,也是为了打样——让其他潜在合作车企看到华为能够带来的价值。
去年问界连续多月破万的销量一度让华为非常接近打样成功,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即便是华为,也无法保证自己会一直赢下去。
今年 7 月,余承东与问界渠道商、供应商做了一次交流,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过去一年多问界的销量时,他坦言,"(问界)因为经验不足和阅历不够,走了一些弯路。"
现在,降价后的问界 M7 能不能重回正轨,将是关键一役。